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靈性蒙古高原最新章節列表 > 三六一、不給人添麻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六一、不給人添麻煩

三六一、不給人添麻煩

好不容易熬過第一夜,老太太病情沒有惡化。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鐵蛋兒媽就起來了,昨天累了一天,夜裡老太太沒有動靜,還算睡了個安穩覺,今早起來感覺沒有那麼乏累了。

她起來到遠處的荊棘林方便方便,深秋的草原,清晨是涼颼颼的風,氣溫只有幾度而已,已經讓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深秋已至,嚴冬也就不遠了。蒙古高原的寒冬是得到零下三十度的低溫。所以所有草原上的小動物都會隨著季節的轉換而準備過冬的糧食。草原鼠、花栗鼠早早起來就開始積極收集草籽兒,深秋的蒙古高原真是草籽兒成熟、飽滿的時候,它們一趟趟搬回它們的“糧倉”裡,儲存起來,好一個冬天都不用再出來在冰天雪地地找東西吃。

大雁一排排整齊的隊伍也叫著淒厲的“guagua”聲,毫不留戀地向南飛去。在蒙古高原秋天收穫之際,它們都來分得一杯羹,接下來的寒冬它們將回到溫暖的南方越冬。

小倉鼠也急急忙忙儲存食物,不過這個小家夥是個“健忘”的傢伙,常常找不到自己的“糧倉”,然而這完全不影響它儲存食物的積極性,它會在自己的領地範圍內儘可能多地構建“糧倉”,以至於就是忘記這個還有那個不是?反正一個冬天它們也會安然度過。這個小家夥還是個“近視眼”,離開自己的洞穴爬出地面就幾乎看不到什麼,也或許是它常常不記得自己“糧倉”在哪兒的原因。畢竟,看不到周圍的環境,便只好跟著感覺走。

就是你把它抓起來放在手裡,它也不懂得緊張、害怕,它會抽抽著自己的小鼻子,到處嗅,一副不慌不忙、閒庭信步之感,憨態十足,十分可愛。

蒙古高原的娃娃們,小時候都玩過倉鼠,在草地裡玩耍,你不小心就會碰到一隻迷迷糊糊、軟乎乎、灰不溜秋的小東西在摸索著前進。你蹲下身,它就會站立起來到處嗅嗅,“看看”是什麼情況。抓起來放在手心擺弄一番,自然會放它一條生路。

昨天從家出門走得急,也忙忙亂亂一天,此刻,鐵蛋兒媽才發現自己只穿了一件薄外衣,感覺有些冷,腳步匆匆往回走。

迎頭碰到走出來的十娃,鐵蛋兒媽問:“昨兒晚上媽沒事兒哇?”

“沒事兒,老早就醒了,咿咿呀呀地叫了半天了,你去看看。”十娃急匆匆趕往荊棘林深處,邊走邊回頭說道。

鐵蛋兒媽回到母親的院落,牛羊擠滿了整個院子,她拿一根棍子趕開擠在路徑上的畜生,進得門來。

屋裡是一股濃重的糜臭味,她急忙打開門,通風換氣。

小勇大夫睡眼惺忪地爬起來:“大姐,你這麼早啊?”

“哦,你也早!”鐵蛋兒媽上炕拉開窗簾,開啟窗戶,“這得讓這空氣換一換,病人也得呼吸點兒新鮮空氣的。”

“老太太凌晨就開始‘聲喚’,叫得人心難過!不過看起來,今天老太太的狀態是恢復不少啊。我再掛一瓶藥水,你們看著,我得找個地方補補覺去。”小勇大夫起身伸伸懶腰說道。

“好,你先補一覺,我們做早飯,做好再叫你吃。”鐵蛋兒媽坐在母親身旁,檢視母親的身體情況,老太太的眼睛有些神氣,能含含糊糊說上幾個字,看到鐵蛋兒媽看她:“呃……餓……了……”

“想吃飯了?”鐵蛋兒媽猜道。

“唔……唔……”老太太輕輕點頭。

“好!我馬上做啊,你等等我。”鐵蛋兒媽推醒睡在一旁的五閨女:“你去十娃那廂幫媽煮一碗大小米兩米粥,稍微加點鹽,再加點紅糖。”

“哦。”五閨女揉一揉乾澀的眼睛爬起來,隨即“哎喲喲!”又躺下去。

“咋了?”鐵蛋兒媽問。

“咋了?你還問?還不是你那個寶貝鐵蛋兒踢得?!”五閨女呲牙咧嘴地扶著腰身慢慢爬起來。

“你……”鐵蛋兒媽咽回後面的話,沒出聲。

五閨女艱難地起身、下地,鐵蛋兒媽看著確實有些吃力的五閨女的動作,走過去想扶她一把,被五閨女甩手拒絕了、

她便不吱聲,回頭開始張羅早飯的事兒。

五閨女強撐這走出大門,小勇大夫跪在大炕上,看著五閨女步履蹣跚的樣子,低聲和鐵蛋兒媽說:“看來昨兒鐵蛋兒是真打了五閨女,我看得出那是個鞋印子,不過這個傢伙是該打,我也故意不給她藥吃,叫她受受苦,這種人看著就叫人生氣。”

“唉!一個家吵吵鬧鬧有啥意思?我鐵蛋兒那是個厚道娃,居然也能跟一個長輩動了手,我都不知道該說啥?老沒老的樣,小沒小的樣。”鐵蛋兒媽一邊掏大灶裡的煤灰,一邊嘆氣道。

“這也能理解,你們都姑息她、照顧她,捨不得打她、罵她,這可不一定是對她好。倒是鐵蛋兒這一頓打,可能會給她一些教訓,她要是不愣,也該懂得些是非曲直,知道做人不能太精。”小勇大夫說道。

“不管她有沒有錯,或者有多大的錯,就是殺人放火、天大的錯,怎麼說也輪不到你一個小輩動手,這是沒有人看見,就是五閨女這麼說,也沒有人相信,但是道理還是要講得呀!兒大不由娘,我也不敢說鐵蛋兒啥,娃大了,說不得了。”鐵蛋兒還是明白地知道鐵蛋兒確實動了手,並且還下手很重,這件事在她看來是不合規矩的,但她為了維護鐵蛋兒的名聲,也為了維護好不容易得來的片刻平靜,她只好說了違心的話。

她知道,一旦承認鐵蛋兒打了五閨女,五閨女就會鬧個天翻地覆,到頭來不管誰對誰錯,都會所有人不得安神,所以,雖然心中對五閨女有些愧意,她寧可自己多多付出來彌補她,也不願意鬧得雞犬不寧。

從小家裡兄弟姐妹多,父母都是暴脾氣,人家是三天、五天、大吵、小吵,他們家事天天吵,就是打架也是常常發生的事兒,不是兄弟姐妹打架,就是父母打架,要不就是那個娃娃捱揍,在她的記憶中,就出來沒有過安神的日子,所以,一看到這黑壓壓的一對兄弟姐妹,她就頭痛。

這些長大了的兄弟姐妹哥哥都有自己的脾氣,偏偏有一些不做事還窮理多,講今比古沒完沒了,動不動就是抬槓、吵架,說不定啥時候就動手。

每次到母親家,她都是打當天,早晨早早出門步行十幾裡路,到母親家時,太陽剛剛出山,她就開始漿洗縫補一愣家務,匆匆忙起來。一天緊緊湊湊忙下來,大抵也差不多做完了,拍拍身上的塵土,轉身回家,她不願意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多接觸,他們動不動就嗆著來的說話處世方式她不喜歡。

她也不敢多勞駕鐵蛋兒,鐵蛋兒對他的舅舅姨姨們早有看法,也很少搭理,對母親不時去照看姥姥也有些看法,常常覺得母親也已經年紀不小,這樣奔波他是不支援的,他覺得其他人也應該像母親那樣孝敬姥姥,如果他們不那麼做,他就心裡不痛快。所以他及時知道母親步行十幾裡路,而已不願意用摩托車送一送她,一次來表示他對母親做法的不支援。

鐵蛋兒媽心裡也知道鐵蛋兒的想法,她自己明白,她的兄弟姐妹不會像她這樣的,她也沒權利要求別人,她始終認為,她作為父母的娃不管別人怎麼做,她都應該做好自己該做好的。一如她從不要求兄弟姐妹來對父母好,也從不要求鐵蛋兒送送自己,雖然知道摩托車不到十分鐘的路程,而隨著年紀的增長,她從以前四十分鍾的路程變成一個多小時才能走到,她也從不要求鐵蛋兒幫忙。

她常常說:“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山丹有時候覺得母親見外、生分,慢慢地她也理解了她:母親是一輩子都堅強、獨立、任勞任怨的,寧可自己吃苦受累,也絕不麻煩別人,即使是她的兒女。就是老年了,她也從不給娃娃們添麻煩。

那還是山丹上大學的第二年,暑假裡,因為顧海平在濟南掛職學習,她打算趁暑假時間去看看他,於是寫信給母親說明此事。

而當時,母親正是身體出了一些問題時候,作為醫學院的女兒,母親沒有告訴她,託人捎話說同意山丹到濟南去,家裡一切都好,不用掛記。

後來因為顧海平又到異地開會,山丹去濟南的旅程沒有成行,她放假回到了江岸草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到家才發現母親身體特別不好,整個人都是萎靡的,蠟黃的臉。

問及母親,母親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是因為絕經,出血量大而導致身體虧空。

山丹回家時,母親的出血已經止住,只是之前的大量出血導致她的身體十分虛弱。

山丹哭起來,她很愧疚,也怪怨母親不告訴她。

母親說:“沒什麼,這是個正常的過程,每個女人都要經歷的,只是我的來得兇一些,過了就好了,又不是病。”

多少年了,一直出門在外的山丹接到的都是母親“一切都好”的電話,成為告訴過她任何不好。

一次妹妹打電話偷偷告訴山丹母親病了,頭面部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疙瘩,頭痛欲裂,連覺都睡不好,母親不讓大家告訴山丹,怕遠在他鄉的山丹著急。

可是母親永遠不記得山丹是個醫生,她只記得山丹是她的女兒,聽到她生病一定會著急,她忘卻了山丹可以給她合理的治療建議。

直到到醫院就診確診是“布氏杆菌病”才放下心來。母親才允許二蓮告訴山丹,也還一再叮囑要說得輕一些,不要讓山丹擔憂。

沒有哪一對父母不盼望這遠遊的孩子回家的,但是鐵蛋兒媽常常告訴山丹:“我們老兩口挺好的,你不用回來,路費盤纏的,一路上又受罪,能不回來就不要回來了。”

山丹知道母親的擔憂,一個鄉下老太太,聽說飛機能從天上掉下來,每次山丹坐飛機回家,母親都是萬般擔心,唯恐飛機不好好飛掉下來。

就像鐵蛋兒姥姥常常靠在大炕的窗臺上聽著飛機從天空飛過時,就會想:“也不知道山丹在不在這架飛機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