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靈性蒙古高原最新章節列表 > 四二三、萬事皆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二三、萬事皆空

四二三、萬事皆空

不一會兒,鐵蛋兒一身汗水回來。

“找到沒有?”鐵蛋兒媽問。

“找到了,不知道他咋就把手機掉銀行地上了?有人拾起來交給銀行的人,去就拿到了。”鐵蛋兒拿起蒲扇扇風,這天太熱了!

“哪麼個(怎麼)也是這個地方的人好,拾到東西都歸還,要是其他地方,拾見的還能給你?”鐵蛋兒媽感嘆。

“就是!這是個好地方!山清水秀的,人也好。就是這熱受不了!要是沒這麼熱就好了。”鐵蛋兒找了一條毛巾擦汗。

“也奇了怪了,手機會丟了?”鐵蛋兒自語。

“估計是顧老大也惦記這筆錢,看著老漢取錢、存錢的,心裡急躁,沒注意手機就丟了唄。不過還算他走時氣(幸運),丟了還又找回來。”鐵蛋兒媽說。

“我在想是不是海平回來,故意做出點動靜?”鐵蛋兒詭秘地問母親。

“我剛剛也跟山丹這麼說了,要不遲不丟早不丟,偏偏這個時候丟?”鐵蛋兒媽同意鐵蛋兒的想法。

山丹心裡其實也有這樣的疑惑,只是懶得想太多,怎麼樣現實都已經無法更改,一切都已是塵埃落定了。

昨晚的夢也讓山丹瞭解了:或許靈魂不死是真的。

那是一座非常輝宏的寺廟,青石鑄就的三個大拱門,三個門呈山字形連排在一起,中間的大拱門尤其宏偉,只有石拱大門洞卻沒有大門。

寺廟裡外都是人山人海。

她和顧海平兩個人坐在寺院之間相對人少、清淨一點兒的草地邊沿的石階上。

顧海平穿著軍裝長袖襯衣,和平時一樣整潔、精幹。

兩個人都低頭不語,都沉浸在痛苦、傷感中。

山丹緩一緩情緒,不使自己哭出來,她說道:“你的一生已經蓋棺定論,而你留下我,獨自一個人孤零零走完這孤苦、漫長的一生。”

顧海平沒有說話,他聽到山丹的話,明顯很難過,低垂著頭。

兩個人各自傷痛,過了一會兒,顧海平對山丹說:“你去參拜一下佛祖吧。”

於是,山丹起身去拜佛。

她走到寺院的中央,向著中間聳立的佛像跪拜下去,可能是因為距離遙遠,她始終沒看清楚寺院裡供奉的是哪一尊或者是哪幾尊佛,但是她還是虔誠地拜了拜。

就在她虔心拜佛時,她居然“看到”顧海平穿著喇嘛的衣裝出現在她背對的大門和佛像之間的廣場上。(這個在現實中不合理的現象,但在夢裡,山丹閉著眼虔誠拜佛時,她明明“看”到背後廣場上走過去的顧海平。)

顧海平穿著喇嘛絳紫色的外衣,裡面是一件金黃色的內衣,領口外漏的是十公分左右的金黃色,並且已經剃度,光滑的腦門上清晰地印著九顆“戒疤”。看著顧海平圓滿的腦袋,山丹心想:顧海平的腦袋不是不太圓的嗎?

看到顧海平走過來,山丹起身想迎上去,她想問明白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在夢中,山丹也是清楚地知道顧海平已經不在陽世。

可是,她轉身的瞬間,顧海平就不見了。

她急忙向著他行進的方向追去,人頭攢動,她找不到他。

走過廣場的東角門,她看到一個賣包子的鋪面,買了兩塊錢的包子拿在手上,她還是去找他。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她有些犯愁,這麼多人怎麼才能找到他?

突然間她聽到空中傳來一聲洪厚的聲音:把好各個出入口,不要讓人進來。

山丹明白其中的意思:佛祖要進行重要的法典儀式,而不讓一些閒散鬼魂進入。

這時候,她看到幾個巨大的拱門處,裡面是空朗朗的空地,門外面卻是擠滿了人。

她明白這些都是離去的人的靈魂,她卻沒有害怕,一心想要找到顧海平。

望著一邊黑壓壓的人群,一邊空無一人,山丹有些不知所措,她突然間記起來口袋裡有手機啊,打個電話給顧海平不就找到他了?她伸手摸到褲子口袋裡的手機,拿出來想打出去,手機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就是撥不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她意識到:他們已是陰陽相隔,手機這樣的通訊工具是接不通陰陽界的。她一心疲憊,無可奈何,醒來。

黑夜裡,樓下的工地一夜都在施工,澆注水泥。每天都是嘈雜的環境,工地的強光燈把沒有窗簾的客廳照得如同白晝。但是她的睡眠倒是從未受到影響,一直都是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很多人都在失眠、都在無法入睡,而她卻一直都在半睡半醒的迷糊中。

她一個人在黑暗中分析剛剛的夢境,看來是他來告訴她:他已入佛門,要她放心吧。

不多時,另一個夢境出現:顧海平穿著她為他買的水洗磨毛的牛仔半袖、卡冰色的休閒褲,三個一模一樣的顧海平站在她的床尾,手裡拿著三個用綠色粽葉包裹好的信封,他沒有說話,只是把三個信封塞到她的枕頭下。

她又一次醒來,想:什麼意思呢?

“三”?三魂六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精氣神三物?

難道是他要來告訴她:“三”這個神奇的數字的含義?還是開示她人有著三魂六魄?還是人之魂魄有著精氣神三物組成?

否則三個人形、三個信封是什麼意思?

放入她的枕下是要安撫她的精氣神、三魂六魄?

那麼,綠色粽葉一樣的東西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是真正的信封?難道是要崇尚自然?順其自然之意?

以他對她的瞭解、以她對他的瞭解,以及他生前所做的研究,她覺得今天的夢絕非僅僅是夢,它一定是他想告訴她什麼。

她在夜半時分無法入睡了,想起他翹著無名指揮揮手的樣子;想起他告訴她《心經》裡: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想起他趾高氣揚地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樣子……

想起他講的慧能祖師的故事:當五祖弘忍大師想找一個可以傳承衣缽之人時,神秀大師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透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

而慧能大師看了神秀大師的畿子之後寫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一種出世的態度。

顧海平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的神情,山丹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說明他還是有著慧根、佛緣的。如今的夢或許他只是想告訴她:萬事皆空、順其自然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