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靈性蒙古高原最新章節列表 > 七十一、破落的鄉間火車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七十一、破落的鄉間火車站

七十一、破落的鄉間火車站

山丹為這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著了迷。

紅的番茄、綠的黃瓜、紫的茄子......爬滿藤架的四季豆,還有一片南瓜黃花的海洋,這一切都那麼井然有序,蓬蓬勃勃。

在這樣的環境裡,坐下來看看瓜綠桃紅,看看蜜蜂蝴蝶飛舞,看看一朵花慢慢結苞、慢慢開放、慢慢凋謝,然後一個小小的瓜果便生了出來,看著它們慢慢長大,心中那一份收穫的喜悅該是怎樣的充裕?這該是怎樣的一種愜意的生活?

她用好奇的眼睛打量著這個農家小院,真的是井井有條,生機盎然。

顧海平看到山丹的欣喜很是欣慰,這一次冒然帶她回來沒有讓她失望。

回到屋裡,山丹看到顧媽媽正在換下一件破舊的半袖衫,在閨女手忙腳亂的幫忙下,正在換一件新衣服。

山丹再一次感到來訪的唐突。

人家沒有任何準備自己就上門了。心裡忽然有了一種不悅或者叫後悔。

人說送上門的買賣那就不叫買賣。

雖說自己不是自告奮勇前來,畢竟還是沒有足夠的矜持,對方的父母會不會看輕了自己?

顧海平一再向山丹保證他的父母不會看輕她,但山丹還是覺得此行或許對日後的相處多少會有所影響。

畢竟鄉下多少年的鄉俗就是這樣啊,雖說他們讀了書,考了大學。但他們怎麼改變得了鄉下這根深蒂固的鄉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鄉下人對禮儀的要求不是太過嚴苛,但大姑娘主動上門會掉了身份。這在山丹的草原是明白的道理。

如今因為深愛著顧海平,便順了他的意。她只希望顧海平的父母可以理解他們的感情而不看輕她的行為。也希望顧海平的父母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樣慈愛。

接下來是秋收的季節,顧海平家只有四五畝地,都在房院的前後,最遠的也不過二里地。

那是八十年代,農轉非時,顧海平的父親把幾個孩子都轉成了城鎮戶口,只保留了顧海平母親的農村戶口,一個人便只有四五畝地種了。

農改非後,顧老師家個個孩子都是城鎮戶口,曾經羨慕了村裡的一批人。但孩子們卻沒有了土地,但也沒有工作,成了沒有土地的農民,沒有飯碗的市民。

所以日子便一直緊巴巴地過。全靠顧老師一點微薄的工資度日。雖然顧海平曾經幫家裡掙了幾年錢,但也是杯水車薪,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顧老師家的莊稼全部收穫都靠手工,有一畝地的小麥,一畝地的土豆,兩畝地的莜麥和豌豆。

全靠手工收回家也不是件容易事。

一家幾口每天早出晚歸,累得腰酸背痛。

山丹也可以幫一些忙,本來可以幫很多忙,但她為了不被人看輕還是選擇性地幫一些忙,怕被人家以為太過上杆子倒貼,所以還是比較拿捏。這對一向直爽、幹練的山丹簡直是一種折磨。

顧海平每天參加秋收,挖土豆、裝袋、用手推車推回家,再放在土豆窖裡。

一天下來,對沒有在農田幹過什麼活兒的顧海平來說真是吃不消。全身痠痛,山丹會避開家裡人幫他按摩一下。

山丹每天在家幫弄弄飯,也不幫全部做好,只說自己不會做。偶爾去地裡幫幫忙,也是輕來輕去的一點點。

好在顧海平比較體貼和理解,兩人之間也沒有生出什麼嫌隙。

還沒有秋收完地裡的莊稼,山丹就到了開學時間。

兩人返回學校的前一天,顧老師拿出00塊錢要給山丹,山丹死活不肯收,顧海平只好自己拿著。

兩人擠上像熱帶魚罐頭一樣的火車開始了返校的路。

那一天,兩人都早早起了床,顧媽媽幫做好了荷包蛋掛麵,兩人匆匆吃了一點,就開始往火車站趕。

縣城的火車站像個高山小哨所一樣,孤零零地立在鐵道旁,用一堵牆隔開了和縣區的距離,進站的人們透過一個大鐵門旁邊的小門進入,大鐵門上用一根粗大的鏽跡斑斑的鐵鏈子加一把牛頭大鎖一直鎖著,長年累月的風霜已經把鐵鏈子和鎖侵蝕的面目全非。

可以看出小站的蕭條。

售票室和值班室都在那所斑駁的白灰外牆的小站裡,隔著一扇汙了吧泅的玻璃窗,售票員有氣無力地應付著三三兩兩來買票的人。

也有零星幾個來詢問時刻的,售票員一副極不耐煩的表情。好在問詢的人大多是鄉下的農民,已經習慣了被人呼來喝去,尤其是被那些自認為是城裡人的小鎮上的工作人員,他們自以為的優越感給了這些淳樸的農民以更加強烈的壓迫感。使他們本來幾經風霜彎曲了的背更駝了。

他們每一張被蒙古高原的強烈陽光曬得古銅色的臉上透著的是滿滿的卑微。

雖然聽到的是呵斥和唾棄,但他們卑微的臉上始終掛著憨憨的笑容,那份包容或者說麻木已經深入了他們卑微的靈魂。

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像塗著一層多年積垢的塵土,看不出任何其他表情。

候車室是一間大約0平米的屋子,放著幾張早已分不清油漆顏色的木頭椅子。

在吱呀作響的破舊椅子上,或坐或躺著幾個無精打采的幾個候車的人,身邊是大包小包的編織袋。

在那個秋高氣爽,空氣清新的蒙古高原的早上,山丹和顧海平似乎走到了一個非洲的貧民窟,一派蕭瑟、頹廢的景象。

令人感受不到一絲絲活力。

山丹被這樣死氣沉沉的氛圍所感染,心中充滿了鬱悶。

顧海平說:“這是剛解放時候修的鐵路,開始時是唯一和呼市、包頭連線的道路,那時特別繁榮,有很多人靠火車生活。這裡出了名的燒雞就是靠火車出名的。”

看著山丹一臉的不屑,顧海平繼續說道:“你不信?不過自從公路修通,有了班車,這條鐵路就慢慢蕭條了起來。人們選擇更加快捷方便的汽車,而不再等著按時按點的火車了。經過這裡的都是慢車,每一個小站都會停靠,比班車慢了很多,並且都是窮人在坐,而且會特別擁擠。”

“那你幹嘛要選擇坐火車呢?”山丹有些不快。

“你不是沒坐過火車嗎?我想給你坐一次看看。”顧海平說。

“唉,在我的想象中,那飛馳的火車疾駛而過,代表著進步和速度。如今看這景象,令我對火車的美好嚮往和想象都毀滅了。火車怎麼可以是如此的破爛不堪和落後蕭條?你啊!”山丹有一些失落。

顧海平說:“火車是代表了進步和速度,但不是每一列火車都代表啊!這裡的火車恰恰代表了時過境遷之後的蕭條,你要不願意坐火車,要不我們去坐班車吧?”

“算了,來都來了就坐火車吧,火車不是還便宜呢?省了錢也算心理平衡了。”山丹故作瀟灑地說笑了一句。

其實山丹一直不喜歡人多、熱鬧、吵雜、喧囂的環境,她是個安靜的人,也喜歡安靜的環境和生活。

小時候,村裡過年辦大秧歌,小孩子、年輕人、甚至老人家都上場扭上一扭,唯獨山丹對此不感興趣。她不參加甚至連看都不看,那份沒有任何美感的吵鬧雖然紅火,但它不是山丹所喜歡的。

兩人買好票,走到鐵道旁等待火車的到來。

雖然火車只在這個小站停靠分鐘,還是有很多小鎮上的女人沿鐵道邊端著籮筐、推著獨輪的小推車,上面是茶雞蛋、油條、玉米棒子、紅薯……等等小吃。

山丹和顧海平站在旁邊看著各色人群在蠢蠢欲動,聽到火車汽笛的聲音,便看到遠處一列綠皮火車慢慢駛入小站……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