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三國當主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8章 上都和漢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8章 上都和漢城

發生在去年冬天,歷時三個多月的遼東戰役落下帷幕,其戰役過程和戰果,也伴隨著春風吹拂神州大地,在中原,在大江南北,都在傳播著這場神奇的戰役。

“真是古怪,數方勢力參戰,數十萬軍隊互相廝殺。最終結果竟會是參戰各方無一例外的大敗,且敗得很慘!敗得翻不了身?古怪,真是古怪極了!”

“有鬼,一定有鬼!”

“鬼你個頭,鄭羽大人是天上神仙下凡,能撒豆成兵,所以公孫度敗了,烏桓聯軍敗了,鮮卑聯軍敗,高句麗敗了,……”說話的人口沫四濺。

“瞎扯,你當是太平要術,是黃巾軍的張角?鄭羽大人是天下英雄,連董卓部下的呂布都敗給他,知道呂布是誰嗎?天下第一猛將也!”

“第一個屁,都敗了還第一?”

“算了不扯這事,找個懂軍事的武將問問就清楚了,倒是聽說鄭羽大人打下江山,自己不當皇帝,卻讓兩個老婆當女王,真是的,也不知鄭羽大人對著女王陛下時,會不會下跪,可男人給女人下跪,這可是違背了三綱五常啊。”

……

這些話題先是從官府中傳出,接著就在民間交頭接耳,很快就傳遍一府十三州,到後來,連鄭羽殺入關中大戰董卓這些舊事,也拉出來議論紛紛,到最後,鄭羽就成神了。百姓們都說,鄭大人有如神助,是漢人保護神,否則這些強悍的鮮卑人和烏桓人怎會被滅族?

老百姓的傳言很快就沒譜了,可官府內,特別是軍內懂行的人,也對這場戰役說不清楚,畢竟,參戰方打來打去,最後都大敗了,而鄭家軍是唯一勝利者,可竟並未參與作戰,這讓人難以理解。整個戰役期間,他只是在坐山觀虎鬥,卻觀出個北方大一統。

“半年間,整個大漢北部邊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且即將建立的烏桓國竟是由鄭羽妻妾當女王,這,這,這,這讓大家更是不解了。”某將領感嘆說。

這個年代可是男尊女卑,卻是女人當國王?好奇,百姓無比好奇,全國上下都好奇!都在傳誦!加上漢室朝廷在接獲劉虞戰報後,對此戰大加歌頌傳揚,又對烏桓國建立派出特使祝賀,故而,連新建的烏桓國、高句麗國,以及宋姬和李姬這兩個女王的名字,都已是人人皆知了。

接下來,百姓們開始嚮往鄭羽治下的王道樂土,都在考慮遷移關東墾荒之事,而田疇已讓人向全國百姓釋出,稱關外萬里山河,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鼓勵漢人百姓前往定居和開墾,能開墾多少土地,都永久屬於個人所有。

這項政策對當時百姓而言,其吸引力是巨大的。加上其後頒佈的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及安定的政治和生存環境,對中原百姓產生極大吸力,新一波移民潮開始出現。與歷史上總是向南大遷徙不同,此番卻是漢人百姓大規模向北遷移。

在此後三年間,至少超過三百多萬百姓遷居關外。有此一條,足以讓鄭羽流芳百世了。為此,鄭羽和他的部屬們都是欣喜不已。

再說,此一定乾坤之偉大戰役,帶給各方震撼是強烈的,中原交戰的諸侯各方不約而同放下武器,駐足觀望。連正在青州剿匪的公孫瓚也暫時停下戰事,轉入休整。

各地諸侯又聽說烏桓要立國,趕忙紛紛派出使者參與盛典,一者是衝著劉虞大人的位高權重和仁德愛民;二者是給足鄭羽這後起之秀面子,三則是探聽一下烏桓和高句麗的虛實。其中鄭家軍的真實戰力更為大家所關注。

故而,這段時間不斷有人前往柳城,為此,田疇專門成立接待處負責安排各地賀客的食宿和行程。鄭羽依然清閒,這些事他做不來,手下也不讓他做,美其名曰,主公現在身份不同,要自重,一定要自重啊!

鄭羽是好動的人,也是不甘寂寞的人,幸好這柳城來了兩個同類人,讓他並不寂寞,此時,他正與曹操和劉備在河邊釣魚,鄭羽拿著釣竿的鉤子是直的。

曹操打趣說:“嘯雲拿著肯定姜太公的那把釣竿,可惜,半天釣不上魚來,到時釣個大美人,呵呵,呵呵。”說完,就開心大笑起來。

“嘯雲,你家蘇婉都督正朝你走來了,可能是有事,咱們也結束釣魚,這活兒不是咱們現在這年紀幹的,等老了,玄德陪大人來釣魚如何?”劉備的話顯得無奈,他並不喜歡釣魚,卻被鄭羽和曹操綁架著前來這河邊。

鄭羽回頭看,見蘇婉、蔡琰和劉倩正向這邊走來,曹操感嘆聲說:“嘯雲真是天之驕子啊,這事業美人都讓嘯雲老弟佔盡了。”說完,他也收起釣竿。

三女走過來,與曹劉打聲招呼後,蘇婉就拉住鄭羽胳膊說:“走吧,反正你也沒其他事,今日陪劉大人和蔡大人去為新王都選址。”曹劉一聽要為新王都選址,頓時興致大增,提出也要去看看。

回到王宮,劉虞和蔡邕已在等候,上了馬車在親兵護衛下向南進發。這事最先是田疇提議,他說現在的王宮比都督府還不如,根本無法舉行慶典,故而,只能安排在王宮前的大廣場來搞。

為此,蔡邕提議在柳城以南三十裡處建一個更大王宮,名稱為上都城;同時,在原遼東郡城建高句麗新都城,名稱叫漢城。劉虞大人也極為贊同。

當時這個提議一出來,鄭羽都目瞪口呆了,心說,這後世瀋陽不知還有沒有?而韓國的漢城又不知該叫什麼?但他只是遲疑片刻,並沒任何反對,內心中覺得叫漢城也好聽,漢人之都城也。

一個時辰後,眾人來到一座山峰下,上山是一條羊腸小道,鄭羽趕忙扶著蔡邕登山,可老人家卻說:“我還沒老!”甩開膀子就獨自登山,行到半山處,無奈說:“不服老不行啊!”

登上山頂向南看去,見三面環山,谷中一馬平川,一條大河繞著這片草原,景色秀麗。蔡邕指著這條大河說:“這條河呈環狀,水流平緩清澈,此處必是分水寶地,定都此處,可保北面邊境數百上千內再無戰火,是吉祥之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虞用手比劃著,許久才說:“此處確是個好地方,風水極佳,建設都城可保北國千年安寧,再者,與柳城之間距離也近,到時會有大批百姓遷居於此,安置數百萬人都沒問題。”說完,與蔡邕兩人低聲交談,並不斷指著遠處說著些專業詞彙,總之,這些鄭羽不懂,他也懶得聽。

對這些山水之事,鄭羽不懂,曹操不屑於懂,劉備倒是不置可否。

此時曹劉兩人躲在樹蔭下神聊,曹操小聲對劉備說:“若不是嘯雲徹底消滅了烏桓、東部鮮卑,這裡風水再好也無用,實力才是硬道理。現在,鮮卑各部都在躲避嘯雲的軍隊呢,整個北方真是安寧了。”

劉備想到遼東戰局,不由感嘆說:“玄德到現在還沒搞明白,為啥會是這種結局?烏桓聯軍等於是被趕到馬訾水以東,今後有公孫度阻擋著,是別想回來了。鮮卑兩部被嘯雲抄了老巢,將兩個部族人馬悉數南遷與烏桓、漢人融合。剩下的鮮卑聯軍在遼東戰場折損過半,又被向西趕走數千裡,今後是絕對不敢東顧的。高句麗被鄭羽吞併,扶余、挹婁和沃沮三國則是直接被滅國,如此一來,大漢北方真是再無外敵了。”

曹操也是讚歎不已,“嘯雲此戰不僅是天下名聞,且將流芳百世。只要有鄭羽永鎮北方,這北方就是安定的。也怪,人家打下江山都是自己來做皇帝,可嘯雲卻將兩個娘子推出當女王,真是異類了。”

劉備聽罷笑出聲來,“還有一個呢,蘇婉現在是幽州女都督,真是天下奇聞,女子竟都超過男子了。”

“女人能幹者不少,不可小視之。”

鄭羽並不知曹劉正在議論他,此時,跟在劉虞和蔡邕身後走來走去,他對這些事既不懂也不感興趣,但卻要裝出謙恭模樣,身邊兩人都是他敬重的人,一個是當世大儒又是岳父,他的話當然要聽;另一個是頂頭上司又是姐夫,位高權重,他的話更是要聽。

故而,他只能裝孫子,讓他得意的是,他現在裝孫子的本領很高了,心說,這就是高情商啊。

劉蔡兩人不時回頭問他意見,鄭羽只好“嗯嗯”、“是是”的說。很快的,兩人就知鄭羽不感興趣,但選都城茲事體大,故而,他們還是認真勘察,整整在山頂上呆了半日,才開始下山。

“蔡大人,兩個都城的名稱取得極好,一個上都,一個漢城,都極有意義,是否就這麼定了?”劉虞邊走邊問,先是問蔡邕,接著又轉頭看著跟在身後的鄭羽。

蔡邕也回頭看著鄭羽,“要不我回去再想想,或許和大家商議一番再定?”

鄭羽卻說:“你們兩位大人覺得好,那一定就是最好的,我看可以定了。就是上都和漢城!”如此,都城名稱就算是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組成兩個籌備處負責建設。

反正這些是蔡邕和田疇事,鄭羽不想參與。他這是典型的“不知為不知”了。

下山的路有些陡峭,曹操主動過去攙扶劉虞大人,而鄭羽則扶住蔡邕手臂行走,沒行幾步,乾脆背上蔡邕,而曹操主動背起劉虞,飛也似下山而去。

回到薊城已是天色很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