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舌尖上的旅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0章 深鹿藍鯨,民宿相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0章 深鹿藍鯨,民宿相逢

清晨,林深鹿習慣性的晨跑。

目標依舊是山頂的那間民宿。

用林深鹿的話講,那個地方似乎對自己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

昨日回去後就對這個突然在篁嶺新開的民宿有些好奇。

要知道這個時間段很少還會有人投入到開民宿客棧這個行業去的。

真的不賺錢是重點問題。

而這個在牌匾上掛著大紅布的客棧總給林深鹿一種奇特的感覺。

今天再去看看吧。

今天的林深鹿起來的不算早。

而和他一起起床的還有安慕溪。

兩個人是準備今天去另一個隔壁的古村落看看的。

當然安慕溪並沒有選擇和林深鹿一起晨跑。

而是獨自留在五朵雲客棧等待林深鹿的回來。

本來林深鹿也沒想跑那麼遠。

但是卻不知為何鬼使神差的自己又一次來到了山頂。

這間不知名民宿的門口。

而這一次和上次不同的是,這一次的民宿大門是敞開的。

林深鹿倒是沒馬上進入這大門之中。

而是背對著大門,看著山下的一切景色。

時間點越來越好了。

秋天的美麗已經可以展現的淋漓盡致。

深秋之時有著縹緲雲霧和曬秋紅葉的婺源,才是中國最紅鄉村的代表。

每一幀畫面,都是一幅上佳的中國山水畫。

婺源的秋,總讓人意猶未盡, 浪漫朦朧的霧紗、古意盎然的民居,富有歷史的石徑、有人情味的廊橋,還有超脫自然的曬秋……

這一切真的是將婺源秋天描繪成一幅幅優美的鄉村田野畫卷,美得讓人無法拒絕。

在這裡,睜眼便是一抹鄉野秋色,開窗就是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推門就是秒殺京都的醉美紅楓......

一個能夠讓人,推窗花兒飄香,遠處是萬畝農田,門前有小溪流經。

在這個時刻,豔遇秋色。

……

林深鹿慢慢的走到了著古樸的大門口。

院子內是修剪的整整齊齊的花草。

一棵巨大的樹在院子中央生長的很是茂盛。

這個院子的植物太多了。

所以清晨的氧氣很足。

深呼吸了一下這裡的空氣,林深鹿不由得大為驚訝。

空氣太清新了。

若是住在這裡,一覺睡到自然醒,溪水流於山間,負氧離子爆棚,與世無爭,寧靜美好……

想不到這裡還有這樣的特色!

只可惜還沒開業,不然林深鹿很想過來嘗試一下。

這也算是邂逅婺源,尋覓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

林深鹿看的仔細,這院子內一共前後三棟徽派建築, 兩個是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而另一個當地民居代表的黃色夯土建築。

三棟建築由一個花草庭院連接起來, 庭院裡的盆栽繁雜但錯落有致,分割成了不同的空間。

傳統的徽派建築基本都是開小窗,而這裡的民宿似乎是選擇了開啟更多的屋頂空間,讓陽光可以穿透整間房,從屋頂直射進屋內的每個角落,由此開啟新的一天……

這些東西在林深鹿的眼中可以說一下子就能展露的優點。

遠離市區,這裡的天色,不會被高樓大廈遮擋,可以照進房間,躺在床上看盡日出日落天氣的變化……

……

林深鹿不知不覺的開始進入院子中進行參觀。

林深鹿自然是不知道這民宿的原主人是個多麼浪漫的人。

將這間民宿設計的改造的非常讓人喜歡。

林深鹿一邊走著一邊看著,這白天的院子內部。

抬頭望,屋頂的鏤空處,被設計成一個網紅玻璃浴缸,營造魚兒天上游的妙境。

有陽光的日子,粼粼水波對映在地面和牆面上,好不浪漫……

這個主人似乎很擅長把別人眼中沒用的老物件發揮它的閃光點,舊木刷漆、打磨後,再仔細雕刻出花紋……變身古色古香的裝飾品、吧檯等。

在林深鹿的嚴重,這是一個民宿,更是一個文化藝術空間, 每一處都是主人的小心思。

……

林深鹿從露臺古意的門頭走下去,可以通往民宿的登記大廳,整個民宿的大廳都被主人做成了公共區域,整體風格偏美式田園鄉村風,就像是田野裡洋氣的俱樂部。

交友談心的溫馨休閒區,酒吧、壁爐、兒童遊樂區,檯球桌等等一應俱全。

這些風格迥異的東西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讓這間民宿有自成一派的個性。

而二樓的超大露臺,視野最為開闊,是個可以在此舉辦田野間的燭光晚餐,密友party、小型團建……甚至是看一場戶外電影。

山色清流裡,時間像是被放慢,舒適和沉靜都會被延長。

似乎在夜晚來臨的時候,一把搖椅,一把蒲扇,點點繁星,就像回到了小時候,蒲扇拍流螢的時光……

林深鹿真的是越來越喜歡這間民宿。

不知不覺順著大廳向著樓上走去。

而且這幾間屋子的門都開著。

林深鹿各自看了幾眼,這裡的每間客房都擁有不同的設計風格,或是自帶閣樓的復式房,或是濃郁的泰式風格房,或是星河閃耀的星空房……

面向農田的房間,就會採用大面積的玻璃窗,這樣可以把風景攬入屋內,任楝樹和菩提樹的枝椏蔓延至陽臺,被取名思念金秋的客房,這個季節剛好能看見,窗外紅楓片片落下,這也是為雙眼留住這份秋日專屬的浪漫了。

還有剛才看到的那間岩石房,夯土園林般的感覺。

用彎曲的木頭,以錯落形式壘築在門口。

有的用長短不一的木板,圍合在鏡子四周。

也有的用當地特色的石磨做成既local又洋氣的效果。

……

真的是不得不說,這間房太讓人感覺奇特了。

林深鹿輕輕的摸著每一扇門,終於走到了最裡面的一間房門口。

而同樣這間房的門也是開著的。

屋子裡面似乎有些動靜?

林深鹿有些好奇的準備走過去。

而這時,突然一聲犬吠從林深鹿的耳邊傳來。

林深鹿頓時嚇了一跳。

臥槽!

哪來的狗子?

林深鹿只見一隻白色的比熊竄了出來站在自己前面,守護著那間房的房門。

“額……”

“奶茶,回來!”屋子內傳出一個女孩的聲音。

空靈且好聽。

林深鹿還覺得很熟悉!

是誰?

狗兒看了林深鹿一眼,跑了進去,而林深鹿也跟著上前一步,卻看到一個非常熟悉的身影正靠在椅子上看著一本書。

“海……海藍鯨?”林深鹿愣住了。

“嗯?是你?”海藍鯨奇怪的看著林深鹿,彷彿對林深鹿的到來沒有任何驚訝。

“你怎麼在這?”林深鹿奇怪的問著。

“這話應該我問你吧,這是我的客棧,你怎麼在這?”海藍鯨反問著。

……

上午九點左右,林深鹿神色古怪的回到五朵雲民宿門口,而安慕溪已經等候多時。

“今天怎麼跑了這麼久?”安慕溪還有些好奇。

這一早晨出去兩個多小時,林深鹿莫不是深山裡跑丟了?

“沒事,我們出發吧……”林深鹿神色有些尷尬。

……

今天兩個人要去的地方叫曉起村。

品茶聞樟,婺源曉起村。

曉起位於婺源東線遊覽的倒數第二站,是清代兩淮鹽務使江人鏡故里,始建於公元787年的曉起,是婺源文化生態旅遊一顆璀璨的明珠,曾被評為國家級農業生態示範村。

曉起村分為上曉起和下曉起,雖然只有上下一字之差,但是景緻卻截然不同。

時間不長林深鹿帶著安慕溪走入曉起村大門,下曉起除了一顆千年古樟外完全由純粹的商業街組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婺源是中國的有機綠茶之都,每一條商業街都少不了綠茶的身影。

除了綠茶之外,在婺源還有一種東西也是名聲在外,那邊是曉起皇菊。

上曉起村是中華茶文化第一村,在村莊的周圍,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和許多千年古樟樹,還有隱秘在竹林深處的徽派建築和古茶園。

曉起皇菊用傳統方式方法種植、管理、不用化肥和農藥,以及採用傳統的手工制作方法烘乾、加工,菊花被沸水沖泡後,立刻散發出秋天濃濃的花氣,是別的菊花沒有的芬芳,顏色也好看極了,金燦燦的正黃是如此的乾淨!

曉起皇菊泡開後,那皇菊足可以覆蓋杯底,泡上一朵便可以喝上許久。

而且林深鹿知道多喝菊花不僅有清熱祛風、明目解毒的功效,還能抑制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發揮良好的抗炎作用,增強人的體質,延年益壽。

當然除了皇菊,辣醬也是婺源商業街上常見的特產。

……

下曉起的標誌是一棵千年古樟,名為曉起神樟。

婺源當地盛產樟樹,傳說這棵神樟高大茂盛,樹齡已超過千年,已經成為下曉起村民具有圖騰性質的神物。

也傳說著繞著曉起神樟走上一圈來年一年不生病。

香樟樹對氯氣、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氣等有害氣體具有抗性,能驅蚊蠅,能耐短期水淹,是生產樟腦的主要原料。

材質上乘,是製造傢俱的好材料。

由於當地盛產樟樹,隨處可見當地人現場鋸樟木片,香味濃郁,可用來防蛀。

常見的樟樹有香樟和藥樟,聞一下香味刺鼻的就是香樟,味道特別淡的便是藥樟了。

而這個味道林深鹿還是非常喜歡的。

順手買了一些之後,林深鹿和安慕溪沿著小路走上10分鐘便來到了上曉起,上曉起褪去了下曉起商業化的外衣,彷彿一座世外桃源。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

這首古詩極為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上曉起村落的美麗山光水色。

曾有詩曰“明清徽建築,鬱郁古樹林,曲曲石板路,高高筆架山”,這首詩囊括了上曉起的景緻。

上曉起有九景分別是……

一條小河西水向東流。

二座橋洪家橋和葉家橋。

三幢第分別是大夫第,榮祿第,進士第。

四古依次是古村,古樹,古井,古路。

五幢明清建築。

六個溪堤……供婦女洗衣服。

七座山頭。

八水口八角亭。

九村中四面有多棵千年古樟。

一條小河西水向東流,說的就是這條河,如今被稱為曉溪。

當初村民在村口狹窄處建壩欄高水位,寓意著攔住水就是攬住財。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吧,曉起人將自己的期望都寄託於溪水當中。

曉溪兩岸雜花生樹,油菜皇菊遍地,徽派的粉牆黛瓦,構成一幅山村水鄉的美麗圖畫。

婺源在1949年之前歸AH管轄,屬於徽州地區,所以其建築風格與古徽州的民宅風格一脈相承。

上曉起依然保留著較多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其中最著名的是進士第、榮祿第、大夫第這樣的官宅,建築上的石雕、磚雕、木雕,雕工精細,形象生動,是古代雕刻藝術品的精品。

林深鹿雙目四望,這上曉起的遊客不多,站在古宅的天井之下,彷彿回到那個明清時代。

這婺源也是一個人才輩出之地,其中江人鏡一家最為突出,有一門三大夫,祖孫兩進士的佳話,江人鏡為清代道光年間舉人,後官至山西布政使賑災有功,任滿結餘20萬兩白銀,悉數留給地方政府,被山西人民傳為佳話,後調任揚州升為兩淮鹽運使,管理六省鹽務。

死後歸葬於曉起,其子為其打造私家祠堂江宗祠。

這也是一段佳話了。

上曉起古驛道上的曉和亭,是古代商人經過歇息的處所,過去這裡提供茶水缸為往來的商人提供茶水,因而也被稱之為茶亭,古時曾有五里一涼亭,十里一茶亭的說法,曉和亭就是這樣的茶亭。

曉和亭取曉理之睦之意,庭前楹柱上有一首藏頭聯——曉霧籠山營仙境,和風吹雨潤心田。

上曉起如今依然儲存著一條明清時期修建的驛道,這是古代AH通向婺源縣城的主要通道,皖南地區的茶葉、山貨就是透過這條驛道經婺源入鄱陽湖透過長江流向全國各地。

這條路如今依舊尚存,而且古風神韻依舊。

林深鹿很喜歡參觀這樣古風古氣的地方。

因為這裡有著文化有著歷史,有著悠久的故事。

林深鹿帶著安慕溪準備找個地方歇歇腳。

“鹿兒,你今天很不對啊。”安慕溪輕聲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