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舌尖上的旅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1章 從前從前,有人愛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1章 從前從前,有人愛你

林深鹿的電話響了幾聲,被海藍鯨結束通話了。

嗯,失聯了。

林深鹿笑而不語。

搖著頭將電話放在一旁。

這個海藍鯨還學會玩失蹤了。

不過林深鹿還是給海藍鯨發了訊息。

告訴她自己找她的原因。

只要海藍鯨看到肯定會聯絡自己的。

反正自己明天的飛機,這是改變不了的。

今晚依舊是住在大理的鯨鹿客棧。

林深鹿有些無聊。

這幾天歇著也夠了,應該做點不一樣的事情,讓自己放鬆一下。

這大理若是讓自己還記憶深刻的話,那一定是那大理古城的那個小酒吧。

海盜的歌。

那個自己去過好幾次還撿了葉曜晨的地方。

那裡貌似還有個姑娘叫做盧嶼……對自己還不錯呢。

林深鹿決定今晚去酒吧喝幾杯, 然後早點回來睡覺,這樣明天就可以直接出發了。

出門打車直接向著大理古城而去。

古城還是那個熟悉的古城,只不過多了一份更加深刻的回憶。

這裡的每一個角落貌似自己都曾去過。

這裡很熟悉,熟悉的讓林深鹿加快的了步伐。

很快,那更加熟悉的酒吧海盜的歌到了。

讓林深鹿意外的確是視窗不在坐著那個畫著煙燻妝的姑娘。

而是換了一個各自高高的男生在彈吉他。

“您好,我問一下那個畫著煙燻妝的盧嶼呢?”林深鹿走到吧檯點了一打啤酒問道。

“哦,你說盧姐啊,上個月就走了,不在這了……嗯?我看你很眼熟啊。”調酒小哥好奇的說著。

林深鹿笑而不語,轉身找到了一個座位開始聽歌。

有些人並不是一直在哪等著你,錯過了就再也不會遇見。

林深鹿靠坐在沙發上喝著一瓶啤酒,然後點開手機,找到盧嶼的微信。

林深鹿猶豫了一下,直接刪除掉了。

清除掉一段記憶。

讓過去過去吧。

再見了,曾經記憶中的那個煙燻鱸魚。

希望你一切都好。

……

前面新來的男歌手正抱著吉他唱著一首民謠。

還不錯,男歌手的嗓音很好聽。

這是一首林深鹿很喜歡的歌。

這是周杰倫的晴天。

林深鹿閉上眼睛輕輕的聆聽著,甚至跟著一起哼起來。

“故事的小黃花

從出生那年就飄著

童年的盪鞦韆

隨記憶一直晃到現在

Re So So Si Do Si La

So La Si Si Si Si La Si La So

吹著前奏望著天空

我想起花瓣試著掉落

為你翹課的那一天

花落的那一天

教室的那一間

我怎麼看不見

消失的下雨天

我好想再淋一遍

沒想到失去的勇氣我還留著

好想再問一遍

你會等待還是離開

颳風這天我試過握著你手

但偏偏雨漸漸大到我看你不見

還要多久我才能在你身邊

等到放晴的那天也許我會比較好一點

從前從前有個人愛你很久

但偏偏風漸漸把距離吹得好遠

好不容易又能再多愛一天

但故事的最後你好像還是說了拜拜……”

林深鹿最喜歡的一句歌詞就是,從前從前,有個人愛你很久……但偏偏風漸漸把距離吹得好遠……

這大概是一種很傷感的情緒。

也大概很能代表林深鹿的心情。

故事的最後,喝一杯酒,然後和一切說拜拜。

……

次日天明。

林深鹿帶著所有行囊去了機場。

一直到今天的天亮,林深鹿也沒收到海藍鯨的回覆訊息。

林深鹿知道,大機率這丫頭是自己先去了。

從篁嶺旅行之後,這丫頭就喜歡玩這個路數。

單獨行動……

給自己驚喜。

但是一般情況下不都是自己才是那個驚喜的創造者麼?

或許這就是林深鹿從沒有反感海藍鯨的原因……因為這個丫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和自己很像很像……

……

林深鹿是個美食家。

嗯, 雖然自己挺不務正業的。

但是到每個地方之前,肯定是已經將這些地方的美食摸索的非常清晰。

就像是接下來要到達的恩施, 其實就是個非常不錯的美食之地

地處鄂西武陵大山裡的恩施,東接武漢,西接重慶,南邊靠近貴州、湖南,在飲食方面,既有湖北菜的豪放本味,又有川渝的麻、湖南的辣、貴州的酸,加上土家族的獨特風味,最終成就獨一無二的恩施風味。

林深鹿知道的傳說這恩施洋芋就有一千種吃法。

土豆,恩施人更愛稱它為洋芋。

洋芋之於恩施人,就像牛肉之於潮汕人,雞之於廣東人,兔頭之於四川人,下不了當地人的餐桌。

“早上金蘋果,中午馬爾科,晚上洋芋坨坨打湯喝”這是在恩施很流傳的一段話,其中的金蘋果、馬爾科都是當地土豆的品種,可謂是最精髓的總結了。

恩施人愛吃洋芋,不僅是因為本地的洋芋和外地不同, 更在於吃法多樣。

洋芋絲絲、洋芋片片、洋芋坨坨、洋芋粑粑……比英國人的薯格、薯條要豐富得多。

林深鹿對這洋芋絲絲很感興趣, 據說這味道可酸可脆,洋芋片片小火炕得糯糯的,軟綿噴香,如果是大火過鍋一炒,便又是另一種香脆的口感了。

坨坨要燉到爛才夠味,和四季豆一起放在高壓鍋裡面燜是夏秋之際,最常見的家常做法。

洋芋切片過水曬乾,就是土家人自制的薯片了,過油一炸,蓬鬆爽口。

洋芋打碎,澱粉沉底用水漂白曬乾,便是冬天,一家人愛吃的臘肉炒粑粑。

而最令人難忘的,還數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炕洋芋。

炕,是煎、炒、燜、燒之外的另一種烹飪手法。

一把柴火,一口平鍋,少許油,一點鹽和辣椒,就能做出一道焦黃的炕土豆。

撒一點調味粉,扔一把蔥花,一碗土豆就可以出鍋了!

吃的時候自加一勺老闆的酸蘿蔔丁,這才算是吃出了炕洋芋的靈魂。

炕洋芋還可以升級,把洋芋炕得差不多後,將瀝過水的米飯蓋在上面,小火燜到土豆和飯都炕出焦黃的鍋巴,開啟鍋蓋就餓能聽到滋啦的聲音,洋芋飯也就可以出鍋了。

將土豆和米飯壓碎成土豆泥,是不需要任何菜都可以吃上兩碗的神仙組合。

……

還有這恩施的過早文化,是從一碗豆皮開始的。

在過早文化上,恩施和武漢同源。

恩施人的過早,通常就是從一碗豆皮兒開始的,有著“油香酥、燒餅脆、豆皮兒管飽還不貴”的過早老三樣說法。

而此豆皮兒和武漢豆皮,完全不是一回事。

恩施豆皮兒是將米或者玉米等粗糧磨成粉,在鍋中一圈一圈炕出來的類似麵條一樣的主食。

熱湯熱面,加一勺店家秘製的澆頭,滿足地、麻熘兒地開啟新一天。

豆皮好吃,還在於澆頭。

每個過早店都會有數十個鐵盆,裝著炒好的各色澆頭,酸菜肉絲、肥腸、雞雜算是出座率最高的。

除了豆皮,包面、蛋皮在早餐中也有一席之地。

包面是比餛飩還小的當地餛飩,皮大肚小是它的特色,一口一個剛剛好。

而蛋皮,顧名思義,就是用雞蛋攤成的皮。

蛋皮煮後,口感順熘,雞蛋味十足。

澆頭必少不了一快子涼酸菜,不僅能去除雞蛋的些許腥味,酸菜的脆口和蛋皮的軟滑,對沖得嚴絲合縫。

當然還有一種美食叫格格。

這格格和江西的蒸肉算是一派,算是早餐中,最格格不入的了。

此格格當然不是清朝公主,但其內容相對於其他早餐來說,可謂是宮廷膳食了。

碗口大小的蒸籠,一籠一賣,牛肉格格、羊肉格格、豬肉格格、肥腸格格、排骨格格……

一起床就遊離在各大肉食中,也只有恩施人能做到了。

當然,為解這一口膩,能喝酒的當地人還得來二兩當地自制的包穀酒。

每一籠格格,都帶一點綠,那點睛之筆,便是香菜!

嗯,對於沒有香菜基因的朋友,請一定要提前給店家說不加香菜!

好吃的東西還有油香兒。

油香兒又稱“油餡兒”,大米和黃豆面湖打底,鋪上內陷,再澆上一層面湖,放在滾燙的油鍋裡炸至金黃便可出鍋了。

一口下去,外焦內軟,土豆絲、肉絲的香氣隨著熱氣流竄到舌尖,是忍著燙都停不下嘴的燙嘴小吃。

本地人對油香兒的熱愛,早已不侷限於早餐,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各家有各家的調餡兒秘籍,吃到啥味都算是驚喜。不踩雷的如土豆,肉絲,讓人驚豔的如糟辣椒,雞蛋、皮蛋……

總之,想吃的時候都能吃到。

當地的土家族對於美食有自己的見解,就像是傳說中土家族的披薩:土家醬香餅。

土家掉渣餅出名,但在恩施,土家醬香餅更受歡迎。

醬香餅相對於掉渣餅來說,更加入味。

層層的麵皮間包含著醬香,表層再撒上一把芝麻,入口先脆後軟,辣中帶甜。趁熱吃剛剛好~

而如果到了恩施來鳳,一定也少不了一碗油茶湯。

“家無油茶湯,頓頓都不香”彰顯了來鳳人對油茶湯的鍾愛。

茶葉在熱油中炒至蠟黃後,加水並加入蔥、姜、蒜、胡椒粉等天然左料,等燒開後,倒入碗中,此時再加入花生米、炒米花等即可享用。

湯中不僅有茶葉的清香甘甜,還有胡椒的辣和花生米的香,喝完一碗,整個人都通透了起來。

一般還會配有小食——餈粑,蒸熟或油炸的餈粑沾糖,軟糯不沾牙,是和油茶的黃金CP。

邊角料成就的美味恩施限定菜……合渣。

製作豆腐或豆漿剩下的“豆腐渣”,煮開加入青菜末,做成的合渣,在恩施人眼中,是下飯神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加鹽及其他任何調料的合渣,湯中留有豆漿的微甜,又有渣和菜等乾貨,喝上幾碗即可飽腹。

升級版的合渣,是在出鍋後,澆上炒好的肉末辣椒油,肉香和辣味不僅增香,還提色。

豪華版的合渣,還會在剛出鍋是酒打入一個生雞蛋,攪拌成蛋花合渣後,再澆上肉末辣椒油。

口味偏重的,還好一口酸合渣,將合渣放置變酸後再吃。

舀一勺合渣淋在米飯上,湯汁不要多,把飯和合渣攪拌好,便可以瘋狂吸入了。

只要有一道合渣在桌,再挑剔的嘴,也能幹上二碗米飯。

而說起合渣就要說它的黃金組合:榨廣椒。

會吃的恩施人,在吃合渣的時候,總會燒上一道臘肉炒榨廣椒。

榨廣椒也是一道能長期儲存的美食,阿將包穀打碎至顆粒狀,拌上打碎的紅辣椒,加點鹽和其他調料,便裝進泡菜缸裡密封起來。

過上3-5個月後,玉米碎就開始變得很軟,壇中還有些汁水,放在鍋中烘焙至幹,加入炒出油的臘肉,油汁浸入榨廣椒,瞬間有了光澤,一勺合渣,配上一勺榨廣椒的紅白組合,不僅色澤勾人食慾,榨廣椒的辣和合渣的清澹找到了完美的黃金分割,用恩施話說,那就是一個傢伙仨好吃得下不的臺子!

……

嗯,林深鹿想了想,記憶中恩施應該還有泡菜,雖然泡菜不是恩施獨有,但這味就是與眾不同。

恩施的泡菜在酸味上雖和湘西接近,但更加脆口。

外觀色澤上也比較出眾,一罐好的泡菜,它的泡菜汁是鮮血一般的紅,可以直接喝~而撈出來的泡菜也是粉紅色,吃起來非常脆口。

“三日不吃酸和辣,心裡就象貓兒抓”,對於恩施人來說,泡菜的位置也不可撼動!

泡菜在恩施的餐桌上,可以是韓國泡菜一樣的小菜存在,一疊一疊,免費續加。

也是炒菜及燒乾鍋中必不可少的一樣。

如今泡菜文化,不僅存在於餐桌上,也成為了一種街頭零食,萬物皆可泡。

寬粉、土豆、蕨菜、豆製品等,好幾十樣擺在攤位上,如同吃北方的拌菜一樣,自選稱重。

最後林深鹿還想吃的大概就是臘味了。

中國的臘味,從南到北,廣式到川式,都大有不同。

而到了恩施,醃製的鮮肉,在柴火上煙燻數月,離火太近或者太遠,火大還是火小,都很講究。

直到變得色澤油黃透亮,便算是儲存成功了,這樣家家戶戶每年殺的年豬也可以撐過接下來的一年了。

燉臘豬蹄,是恩施人待客的最高規格。

燻好的臘肉,不僅有一股肉香,還有一股柴火香。

切片炒菜晶瑩透亮,入口流油但不是鮮肉的膩;臘排骨、豬蹄等帶骨的,慢火燉湯,湯底自成奶白色,有著比普通骨湯更濃郁絲滑的口感,肉香也是普通鮮肉不能比的。

當然,臘味不侷限於豬肉。魚、香腸、兔肉、鴨肉、豬肝……總之一切肉類,都可以被土家族人“臘”起來。

想到這裡林深鹿已經開始有些流口水了。

迫不及待的登機,就為了去那恩施好好的開開胃,吃上那一口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