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舌尖上的旅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2章 慕溪邂逅,鯨鹿樹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2章 慕溪邂逅,鯨鹿樹屋

通常土家人家裡,小鹹菜都少不了。

吃麵,吃飯,吃豆皮都是必不可少。

它們輔助了整桌餐飯的美味程度,變成了不可或缺的下飯神器。

而酸蘿蔔炒任何肉絲都不會讓人失望!

林深鹿吃的自然是酸羅卜炒羊肉絲,味道非常不錯。

其實在林深鹿的美食地圖上,除了今天吃到的這兩家之外,還有幾家是屬於恩施的隱藏小眾美食之地。

就比如海姐私房菜。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阿姨!

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

恩施菜有些看著複雜,更是難以複製。

從深山到鬧市,廚藝的傳授仍然遵循口耳相傳,心領神會的傳統方式。

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師徒的心訣,食客的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

而南方人相對於北方的粗曠對食物的要求更是多了一份細心。

海姐這兒的肥腸讓林深鹿非常舒心,切的小而碎,一定不會出現膩歪兒的口感。

再加上師傅的刀工流暢利落,這一道肥腸煸得清爽乾脆。

還有土家蒸肉,先就是準備必備的材料玉米麵,新鮮肉,平時也會加入土豆,渣廣椒少許,然後用大的容器把這些材料及一些調味品放在一塊攪拌直到全部均勻色調接近中性色。

然後把做好的蒸肉盛進土家蒸蒸肉的專用蒸格並放於鍋裡煮。

這樣的味道真的是非常的贊,可以說是讓林深鹿非常著迷的一家店的美食。

還有那個在博文中曾出現讓林深鹿當時很著迷的勇勇私房菜!

可以這麼說,喜歡一個人,說不出來理由但能說出心動時刻,喜歡一種菜色也一樣,問問自己每次餓時想到的是什麼食物?

認清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什麼胃。

大概吃勇勇私房菜的食客,都是“土家胃”。

牛肉絲燒的新鮮入味但絕不會因為辣椒讓人望而卻步。

幾乎都是用的新鮮紅椒。

再加上好泡製好長一段時間的捲心菜,傳統觀念裡,擁有手藝才能安身立命,相比都市,中國的鄉村,更能感受到手工技藝的溫度,泡菜便是這樣的存在。

這便是林深鹿對這家店的感受,若是最近有機會一定要去嘗試一下。

對恩施人來說,上午燒餅豆皮,下午乾鍋、合渣,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天。

就像那些動人的故事,聽過千遍也不厭倦,尋常的衣食住行中,傳統日復一日地延續。

恩施的山水存在了百年,明天仍將帶著新意,開門迎客。

別來恩施旅遊,來恩施生活。

這便是此刻林深鹿的感覺。

……

晚上,林深鹿拿出筆記本,開始寫上屬於恩施的旅行遊記。

對於林深鹿而言,這次旅行真的是彷佛來這裡體驗慢生活一般。

無論自己要好看還是好吃,湖北最西邊的恩施,可以說都是一個理想目的地。

這或許曾是最閉塞的山區之一,八年前才通火車,鐵軌不是鋪在山洞裡,就是架在高橋上。

據說這是全世界最難造的鐵路,也是國內單價最貴的鐵路之一。

所以深山裡究竟藏了多少美景,也是最近幾年才被外人知曉。

很多景點已經成為新興旅遊勝地,隨手截一張gif,就美成這樣。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恩施的味道,林深鹿覺得是山野氣。

一年四季,都有山林間招搖的香。

若是早些日子,還可以吃到野生的山胡椒和樅樹菌。

山胡椒都是農民上山採摘,翡翠般的色澤,飽滿且結實。

就著米椒、老薑和蒜蓉簡單涼拌,眾星拱月般烘托著辛烈又獨特的椒麻香,極其開胃,配碗陽春麵就能吃到酣暢淋漓。

還有樅樹菌,可以說是雨季最美的恩物,是一捧鮮美至極的樅樹菌。

樅樹是當地的叫法,本名馬尾松,生長其間的菌子,也自帶濃郁松香。

它不如一般菌孤肥厚,反而氣質清瘦,和臘肉條燒一隻乾鍋,有出其不意的妙味。

就連盛夏水果,也有著深山迷幻的香氣。

比如林深鹿之前很期待的關口葡萄,它叫關口葡萄,是恩施看似普通卻最美味的水果。

是那種埋頭深吸一口氣,有極特殊的麝香和花香,再掰一顆碧色小炸彈,不剝皮,直接把果肉擠進嘴裡,清甜,又有飽滿的酸度支撐,是非常高階的味道。

若是晚些來這裡則是會感受到冬日的山野氣,來自恩施最有名氣的臘肉和香腸。

恩施臘肉,是一定要用柏樹枝燻的。

若是過年去鄉下,家家戶戶屋頂都掛滿醃好的肉,屋裡燒著細火,一進門,空氣都浸泡在凜冽的柏樹香裡,過十天半個月,香氣們鑽進肉裡,臘肉表皮也會被燻得油光燦爛。

切一塊,隨便炒炒都能好吃到跺腳。

恩施連飯都是千姿百態。

比如結了層香噴噴鍋巴的洋芋飯、金燦燦毛茸茸的包穀飯,林深鹿就很喜歡春天一碗芬芳鬆軟的社飯。

取新鮮的青蒿,包進布里揉碎敲打,待苦味褪盡,就上火輕輕焙,只留清香。

再和臘肉丁、臘豆幹、野蒜混合糯米,一起放進木桶裡燜蒸,青蒿碎均勻地裹住每一顆米粒,滿是春風拂面的柔情。

這樣一碗米飯,有點像江南的醃篤鮮,葷裡有素,大俗也大雅。

林深鹿印象最深的自然是恩施的過早。

也就是恩施的早餐。

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碳水兇勐。

在恩施,想舒服地逛菜場,一定要趁早,像樅樹菌這樣的限量級美味很早就會被瓜分殆盡。

但如果想舒服地吃頓早飯,睡得再晚都沒關係。

早點鋪可以從天矇矇亮一直開到大中午,無論什麼時候,總有揉著惺忪睡眼的人走進去,用一頓兇勐沸騰的碳水喚醒胃和心。

恩施人管吃早餐叫“過早”,望文生義即“度過早晨”。

他們理所當然地覺得,只有與美食相伴,才叫不負晨光。

恩施人普遍擁有對早餐的執念,過早是每個家庭的日常大事,好的早餐鋪前熱鬧得就像集市。

……

林深鹿輕輕的敲著鍵盤,上面打的字是燒餅兩個字。

這是恩施最硬核的早點了。

老派燒餅,餡料塗在表層,滿是青蔥和花椒的香氣,大顆大顆的五花肉,能烤出晶瑩的油花。

另一種做法,把餡料裹進油麵糰裡,反覆摺疊後得到漂亮的起酥,肉糜夾雜其間,吃起來會撲簌撲簌掉渣。

每個燒餅師傅,都像行走江湖身懷絕技的高手,老面發酵,揉麵扯麵,和餡攤餅,連塗抹醬料的手勢都鏗鏘有力。

恩施燒餅都有特製的磚爐,底部燒著通紅的炭火,師傅徒手伸進火爐,準確快速地把麵餅貼上爐壁,利用壁溫烤制。熟練的師傅只需幾十秒,就能把爐壁掛滿燒餅,真功夫往往在此。

沒過多久,一塊挺括、邊緣帶著炭焦香的燒餅被夾出來,對摺裝進油紙袋,卡察——那燒餅最好聽的聲音。

林深鹿寫到這裡彷佛想起了自己第一個清晨去吃的那掉渣的燒餅,回味去窮。

林深鹿真的覺得不將這些美味的早餐寫進去是對自己的讀者的不尊重了。

思索間第二個美味的早餐呈現在林深鹿的腦海中。

如果說燒餅是烤的功夫,那油香就是炸的藝術。

探親者的行李箱裡,經常塞了幾十只油乎乎的油香,隔著箱子都能飄出銷魂霸道的味兒。

回油變軟也不會有人在乎,即便不少地方也有異曲同工的小吃,但它是在外漂泊的恩施人無可取代的味覺記憶。

恩施的油香,就勝在香字。

它比油墩子更大更薄,大米和黃豆磨成細漿,熱油裡滾得金光閃閃,一定要炸到外殼微微焦才好。

咬開一口,裡麵包著花椒香的嫩肉絲兒、濃郁的蔥碎和脆生生的蘿卜絲兒土豆絲兒。

如果讓老闆再臥個雞蛋,讓油香變成一隻大腹便便的荷包,肯定會得到一句欣賞的讚美:會吃!

恩施早餐“三大金剛”裡,豆皮算最溫柔的一個。

因為小麥貴乏,稻米就是這裡的麵食擔當。

可以加入玉米或綠豆,磨出來的漿湖,綿密又溫潤,帶著纖細的穀物香氣。

豆皮的高能時刻在這裡:平鍋抹薄油,面湖從特質漏斗裡滑出,烙得邊緣微翹。

烙出來的豆皮,不像麵條那般柔滑,反而帶著粗糙的紮實口感,吃法非常靈活,或煮或炒,可清湯寡水亦可濃油重彩。

豆皮色澤溫潤,隨手一拍都賞心悅目。

此時林深鹿配上當時自己拍攝的照片。

金黃是包穀味,淺綠是綠豆味,乳白是大米原味,最奢侈的是全雞蛋豆皮,只在個別店裡有。

林深鹿就真的覺得這最平凡的食物,也閃著光。

恩施地處西南山區,土壤貧瘠,物產算不上富饒。

這裡並沒有太多珍饈食材,但恰好就是一些平平無奇的食物,被調教出了巧思和新意。

比如玉米。

恩施人叫包穀,常見做法,有發酵成高度白酒,或者剁碎與米飯同蒸。

到春天的時候,用遼葉裹住,做成玉米粑粑,帶著輕盈柔和的植物香氣。

還有林深鹿很喜歡的榨廣椒,把玉米磨成粉,混入切碎的辣椒,加鹽後放入壇中發酵。

據說這是少數民族儲存食物的一種古老方法,發酵後味道酸辣鮮美,和臘肉是絕配。

恩施高山種出來的土豆非常好吃,又粉又綿,和大棚裡種出來的不一樣,它是有“土豆香”的。

街頭巷尾都有做土豆的小販。

小土豆剝皮後直接油炸,炸到外脆內柔,填滿了澱粉焦香,再蘸點辣椒水,就是恩施第一街頭小吃。

還有一種做法,是直接炕:放薄油開小火,淋上醬料關蓋悶,土豆悶得綿軟入味,再撒上辣椒蔥花芝麻,光看看就很美。

大土豆呢,直接文火烤,烤到表皮枯焦剝離,內裡是滾燙綿滑的溏心,比烤紅薯更香!

玉米和土豆是林深鹿覺得最有意思的兩種食材,正因為太平凡太常見,能有新異做法才顯得彌足珍貴。

而恩施街頭的美味小吃還有很多,只要離開景區,去市中心熘達熘達,就能收穫一枚雪白清香的米粉蒸兒糕、一口現煮現撈的豬肝麻辣燙、一顆軟糯滾燙的紅糖炒湯圓、一碗酸辣冰涼的利川根巴涼粉、一頓滋滋冒油的銷魂鐵板燒和一條辣於無形的滷魚,完全能符合你對一座好吃小城的期待。

當然,恩施也有雅的一面,最好的茶名字極美,叫玉露。

這是中國製作工藝最古老的綠茶,目前國內幾乎唯一使用蒸汽殺青的茶區,工藝比炒青要複雜許多。

揉捻成條狀,纖細修長,翠綠鮮亮,鋒利如松針:

蒸汽殺青最早起源於唐朝,後傳入日本現在日本大多數都屬於蒸青綠茶,最高等級也叫玉露

去茶館喝茶,師傅會先倒水,再投茶,能看到葉底在水裡翻騰跳舞,入口有類似海藻的鮮香。

有很多人稱這裡為“仙居恩施”,在這裡,生活的節奏被吃喝這件事延展得特別緩慢。

所謂宜居,就是喝喝茶吃吃酒,為了一碗炸醬豆皮可以驅車穿越整個城區,舒服開心不犯愁。

恩施有“喝完一碗酒之後就把碗摔碎”和“吼著山歌談戀愛”的風俗,最盛行的物產只是土豆,釀酒的習慣則是新增玉米——看上去粗野,卻莫名覺得細膩動人。

西臨川蜀,南靠瀟湘,北邊不遠是秦川,東出巴山則遇江漢,恩施飲食不同以上任意。

是湖北菜?川菜?湘菜?還帶點西安辣子?都不是。

恩施也從來不屬於“老天賞飯吃”的物件,沒有山珍海味,一把野菜,兩捆柏樹枝,三斤黃豆,就自成一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座小城最讓人著迷的,其實就在此:它有種粗糙的活力,再普通的食材,也能被打磨出光芒。

寫到這裡,林深鹿會心一笑。

恩施真的好。

它的美麗很極端,卻緩緩的讓人心情無比的舒服。

能有有幸來到這裡,讓林深鹿非常發自內心的歡喜。

……

安慕溪今天的行程很閒散,因為想去的地方都去過了。

而在這片美麗的碧波之畔漫步的時候,不遠處的樹林中一隻若隱若現的白鹿凋像呈現在草地之上。

而抬頭看去,一隻巨大的藍色鯨魚從樹林中好似在遊蕩一般。

這是什麼地方?

安慕溪有些好奇的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