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進化殺伐最新章節列表 > 三、時間與預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時間與預知

衛極的父親與其說是在給兒子講著某種自然規律,不如說是他已經陶醉在了自己對自然的想像之中。

父親對自然的感受如沐春風,兒子卻如聽天書。

“在太陽系的特定角度來看也一樣,所看到的這個位置有兩顆星球,就是地球與金烏雪域,其實這種巧合在宇宙中並不少見。”

衛極的父親依舊遠望著星空。今天的月亮彎成了一張細弓,但正因沒有了月光的爭輝,星空才顯得異常璀璨。

“只是在同一空間不同時間裡的兩顆星球,不但極其相似,還都存在著極其類似的環境與生命就不多見了。”

衛極不能理解父親在講什麼,而只能努力地聽下去。

“如果從時間上說,可以這樣比喻,金烏雪域是地球的未來,而地球是金烏雪域的過去,但這只是一個比喻,事實並不是這樣,因為兩者是獨立存在的個體。”

衛極的父親拾起一塊石頭在手裡掂著。

“再舉個通俗的例子,儘管不準確也不恰當。假設一個大廣場,a只在白天值班,b只在黑天值班,而攝像頭全天監控。

這樣的話,a所認知的廣場是繁華熱鬧的白天,b所認知的廣場卻是冷寂空曠的夜晚,而攝像頭所認知的廣場是同一個位置不同時間裡的變換。

這比喻和真實所不同的是,廣場上的白天黑是在同一條時間軸上,而現實中這兩個時間不在同一條時間軸上。”

“我似乎明白了一點點。”

父親沒理衛極,就像不需要他明白一樣,他繼續望著已是繁星密佈的天空,自言自語一樣接著講下去,似乎都不是在講給兒子聽一樣。

通常我們還有一個認知的錯誤,就是對過去與未來的認知錯誤。

‘時間的長河’這個比喻很恰當,我們就如同站在河中,時間就像流水,在我們身邊流過。

在這個時間的長河裡,其實我們哪也沒去,就只是站在這裡,流動的是時間,而不是我們。

過去是在下游,相反未來是在上游,我們常說‘回到過去’是一種錯誤,因為過去已經流走,在下游,如果非要這樣說的話,應該是‘追到過去’或是‘去到過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如果非要說到未來的話,那應該是‘回到未來’或是‘上到未來’因為未來是在上游。

未來是未知的,沒有發生的,即將到來的。

過去是已知的,已經發生的,已經過去的。

人們多年來總是一廂情願的想象著去未來改變現在,其實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既是過去,現在無時不在成為這過去,也就是我們所處時間的下游,已經流走了,你回到多遠的未來也是不可能改變已流走的過去,其實也就是所謂的現在。

所有的現在都是過去,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時間只有未來與過去,而沒有現在。

而去過去,去歷史,改變現在,那更是不可能,因為過去已經過去,且越來越遠,這就像,要去河水的下游去改變河水上游的情形一樣,更是南轅北轍。

如果你真的想改變現狀又真的可以到未來的話,那就只能是到一個比較遠的未來,來改變一個比較近的未來。

也就是到河水離我們一個比較遠的上游,來改變離我們比較近的上游。

其實這也是去一個比較遠的未知來改變一個比較近的未知,其實這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未來就是未知,如果可以改變的話,那未來就一定是已經既定好的,因為只有那樣的話,你才有可能去改變,而未來不可能是既定好的,也就是說,不可能是註定的,如果真是註定的話,一切將都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如果未來是既定好的才可以改變,而可以改變就又不是既定好的了,這就又成了一個悖論。

所以說,你無法用一個未知來證明另一個未知。

“未來不可以改變,過去不可能改變,現在又既是過去,那一切都是不可以改變的,是不是不可以改變就算是註定的呢?”衛極問,他似乎能理解了一點。

“未知不代表註定,不確定不代表註定,所以不可以說未知和不確定就是註定。”父親解釋。

“面對這種未知和不確定的不可改變,我們又能做什麼?”

“還是用時間長河來比喻,我們就站這長河中,時間在我們周圍流逝,我們所做的就是要讓時間經過我們時有所改變,我們也要想辦法儘可能長時間地站立在那裡,就像河水中的石頭,當然,也可能只像河水中的一粒砂。”

“如果未來是未知的和不確定的,也是不可以改變的,那預知是怎麼回事?事實證明,我真的可以預知一些事。”

“一個拳頭打向你,在拳頭沒有接觸到你時,你已經感覺到了拳頭,就是這個道理。你所預知的都是正在發生的,你只是提前看到了一定範圍內的物質執行的軌跡,但也很有限,且越遠就會越模糊,越遠變數越大。”

“假如我預知一個人會被車撞到,我設法讓他避開,沒被車撞到,那我的預知沒有發生,沒有發生,我又是怎麼預知到的呢?這是不是又是一個悖論?”

於是衛極的父親向衛極解釋。

“這並不矛盾,這就又回到了時間軸的問題,就像我們在‘時間的長河’裡一樣。

我們這條時間的長河,由無數的涓流組成,每一個人就是一絲細流,雖然我們同在一個空間,但我們的時間並不平衡,所以我們一生也許都無法相遇。

同樣我們所處的長河之外,也有無數並行的時間長河,這些長河之間永遠都不會相交,但卻依然會有很多暗道相連。

這也就像我們身邊的那些涓流,雖然你與那些時間的細流永遠無法交集,但同樣也有暗道相連,只要你去尋找,只要你有足夠的能量,就能與其相交。

回到你的問題,你的預知破壞了那個被車撞的註定,其實就是微調了那個人的時間軸,那個人的時間軸,或者說是整個命運,因此而改變。

這又如同你向河流中扔去了一個小石子,小石子肯定是改變了某一些的水流,甚至令本來同在一起奔流的水絲永遠分離,只是河水的總體並不會因此改變,你便也無法覺察。

但此時你再去預測的話,上一個預知就不見了,一切都是因為時間改變了,也就是時間軸改變了。

我們的宇宙,我們的世界,最終都是時間改變了一切。

預測也有錯的時候,那是因為某種因素的忽然出現改變了被預測物的時間軸,其實我們個體的小時間軸每時都在改變,這也就是常說的改變命運吧。

所以說,註定也是相對的。

人畢竟是人,有作為人的局限性,不可能每一個微小的因素都能感知到,你有預知能力,只是你所能感知到的因素比常人多而已。

但是,就如同你預知了太陽終將會熄滅,但是卻無法改變一樣,時間長河的大方向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至少是需要更大的力量去改變。

你想去改變那個人被車撞,你就需要比這件事更大的能量才能去改變。

你不想太陽熄滅,你就需要比太陽熄滅更大的能量去改變。

時間在改變一切,無時無刻,當然,時間是無意的,而只是萬物正好在時間之內而已。

與之抗衡的的,能改變時間的,就是比時間更大的能量。”

“我好像理解了一點。”

其實衛極沒理解。

衛極的父親收回遠眺星空的目光,又慈愛地看著衛極。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是想告訴你一件事。”

看著懵然無知的衛極,父親嘆了口氣,又耐心地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