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彌天大話之愛愛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不可思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不可思議

第五十八章不可思議

宋義在拒絕胡格拉再次踏入藍色公寓後,腦子裡突然冒出這樣一個念頭:我要開創一種新的油畫流派,即將行為藝術融入天台山寫實,稱為行為天台派油畫。

現在最重要的行為就是無論如何要見到唐詩詩。在回天台的路上,他又給唐詩詩發微信,令他興奮的是,這次唐詩詩不但回覆他,還約他去青石峰見面。

這就是靈感的神奇的力量吧!一旦將生活變化創作,一切阻礙都被摧毀。這些日子以後,唐詩詩之所以不理睬他,就是他一走神想找胡格拉。胡格拉,你是藝術的死對頭,等我成為一代宗師,一定要把原來那些畫贖回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激情加速度,宋義那輛北京吉普像烈馬狂奔……

唐詩詩打完電話,心仍很糾結。明天見到宋義,能說服他嗎?如果他還是固執己見,那該怎麼辦?

夜,山上下了濛濛細雨,屋裡顯得更寂靜。

唐詩詩和師姑在禪房裡靜坐。

空寂中,師姑突然開口說:“唐家姑娘,你走神了……”

“我沒有哇,我什麼都沒想。”唐詩詩睜開眼說。

師姑說:“你的心魔逃不過我的意念。起來吧,去彈彈琴,放鬆一下。屋外的雨為你伴奏……”

“聽師姑的……”唐詩詩起身去琴房。

琴房只有六七平方大,一支琵琶,一把椅,牆上一幅雨打芭蕉圖,簡單而有質感。

唐詩詩從小就學過琵琶。住到山上後,經師姑的點撥,對彈琴有了進一步的領會,音律隨心而訴,與自然合二為一,技藝為次。

唐詩詩選擇學琵琶,是因為天台山不僅是旅遊勝地,而且是全國聞名的“琵琶之鄉”。它的淵源可上溯到上世紀三十年代。一位被魯迅先生稱為“半才子”的老師於1938年來天台大公中學任教。他叫王育和,浙江寧海人,畢業於上海麥倫書院英語系,擅長琵琶並工於詩文,是上海大同樂會的成員,曾拜琵琶宗師汪昱庭為師。大公中學停辦後,他於1951年第二次任教於天台中學。那時候的天台中學,每個週六都要舉辦文藝晚會。在晚會上,王育和的琴聲一起,便把晚會推向高潮。學生們被高山流水般的琴聲打動。其中有人有了學琴的衝動。他就是袁孫翔,後來為天台成為琵琶之鄉作出重大貢獻的文藝工作者。名師出高徒,袁孫翔很快學會了海派扇形輪指,為他今後所創的弧形輪指打下了基礎。

1958年,袁孫翔考上浙江民間歌舞團,一年後被派送到上海音樂學院進修器樂。受王育和的推薦,袁孫翔得到了琵琶大師衛仲樂的指點。從此,他的演奏水平日臻成熟。後來,由於民族樂器受到冷落,袁孫翔於1972年回到天台,在縣文化館任音樂幹部。此刻,酷愛琵琶的他,心中萌動一個念頭:讓琵琶之聲在家鄉傳播,豐富天台山文化元素。1973年,他組建天台第一個民樂團。二十多名民樂愛好者,在文化館排練演出,其中有琵琶、二胡、三絃、笛子等。民樂,這門古老的傳統藝術,就像永遠流淌始豐溪,從沒停止過生命的搏動。天台民樂團的活力一直持續到1978年,這些成員又為後來天台民樂的興盛起到了關鍵作用。

1984年天台縣文聯成立,袁孫翔任文聯副主席,繼續發揮他的專業特長,更好地培養新一代民樂人才和普及琵琶演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浙江民樂壇上冒出的三位少女琵琶獨奏者都是天台人,都出自袁孫翔門下。她們是楊劍萍、範慧英和袁蓓。楊劍萍15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成為上海音樂學院建院以來最年輕的本科生。畢業後,成為浙江歌舞團首席琵琶演奏員,曾出訪美國、西德、芬蘭、非洲四國及亞洲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範慧英也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在院期間得到義大利吉它大師的賞識。應邀擔任1989年義大利“費爾南多·索爾”國際吉它評委,她是評委中唯一的中國女性。又在羅馬·烏迪納舉辦過二次琵琶獨奏音樂會,讓世界各國從中領略到中國古老樂器的神奇和樂曲的美妙。袁莎是袁孫翔的女兒,小學三年級時,入選中國少年兒童藝術團,到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等國演出,1986年,15歲的她獲浙江省少年兒童器樂演奏一等獎。十幾年間,袁孫翔培養了幾百名琵琶演奏人才,活躍在全國各地。天台琵琶漸漸在浙江及全國有了一定的名聲。琵琶之鄉的美譽也就不知不覺傳開了。

1992年在一次省民樂比賽的彙報演出中,琵琶專業組、業餘組與少兒組三位一等獎獲得者同臺演奏,讓觀眾驚奇的是這三位獲獎者都來自天台,都是袁孫翔的學生。為此,浙江電視臺赴天台拍攝專題片,宣傳天台琵琶業,專題片《琵琶之鄉觀琵琶——訪袁孫翔和他的學生們》播出後,天台琵琶之鄉的美譽就有了更大的影響力。

那時候,琵琶考級沒有普及,浙江都沒有考點。時任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的葉緒然,也是袁孫翔的同門師兄,得知天台琵琶的興盛時,毅然決定在天台設立考點。袁孫翔的許多學生考上了八級以上的級別,一個小縣城能有這麼多的琵琶手考取高階級別,在全省實屬少見。在上海專家的心中,天台琵琶水平就是上海的琵琶水平,琵琶之鄉的美譽名不虛傳。

進入新世紀,琵琶在天台更為普及了。琵琶培訓班應運而生,城關幾所小學也開設琵琶培訓班,培養了大批學生。2000年赤城街道第二小學被授予民樂傳統學校。學琵琶的不但有兒童,也有許多成年人。來參加培訓的不侷限於天台人,還有台州各地及寧波、紹興、金華等地,還有來自上海的學員。他們都是慕名而來的啊!

夜幕降臨,人們走在天台八門城的大街小巷,時爾會聽到一陣琵琶聲。這舒緩輕柔的琴聲彷彿是穿城而過的幽幽赭溪千年吟誦……

唐詩詩小時候學琵琶純為興趣愛好,也沒參加過考級。那天,當她來到山上小屋,看到這把琵琶時,驚喜地叫道:“師姑,您這是為我準備的?!”

此刻,唐詩詩手抱琵琶,卻不知為何撫琵琶。屋外的雨大起來,有了嘀嗒嘀嗒的響聲。唐詩詩腦子裡風起雲湧,突然,雙眼一亮,舉手一揮,千軍萬馬之欲出……

一曲《十面埋伏》撫平唐詩詩內心的焦愁與不安。

第二天,東方日出,夏之風把青石峰吹得翠綠,就連那塊巨石也有了潤綠的質感。由於昨晚的一場雨,山坡的泥土粘而滑。唐詩詩小心翼翼地踏上山頂,練過易筋經,等候宋義的到來。

宋義按約定的時間,提前來到山頂。像上次一樣,他沒有驚動正在練功的唐詩詩。唐詩詩今天穿著一件粉紅色的T恤,因為山頂仍有涼意,她還加了一件白色馬甲,跟唐誦誦平時穿著一模一樣。看上去似乎瘦了些。宋義拿出畫夾,畫起速寫。

唐詩詩的目光隨手勢移動時,她發現了宋義,馬上停下來,說:“畫了三年,用不著再畫了……”

宋義收起畫夾,詭秘一笑:“我要將我今天的行為藝術融入我的油畫!”

唐詩詩不解其意,高興地說:“我真希望你從今天起一心用在繪畫創作上,成為一名真正的中國‘畢加索’!”

宋義說:“謝謝!不過,我這幅畫要分二個部分,第一部分的行為藝術,需要你的配合,唐詩詩……”

“宋義,你為什麼要這麼固執,我再次提醒你,我是唐誦誦!”唐詩詩瞪眼道,“如果,你還要繼續你的狂想症,你可別後悔!”

宋義走到她身邊,說:“我從不後悔自己的行為,正如當初我選擇畫畫那樣堅決。我告訴你,我的座右銘:為創作而生,為正義而活!這也是我一直要見你的目的。現在,我想知道,這回你主動約我見面,是什麼意思?”

唐詩詩一時語塞,避開宋義那咄咄逼人的目光。半晌,她平緩語氣,說:“宋義,你是不是因為我跟你分手,你就懷恨在心?”

宋義說:“既然,你還不承認你就是唐詩詩,那我就權當你是唐誦誦,我告訴你,跟這種貪噬的女人分手,我慶幸都來不及哩!”

唐詩詩心裡委屈,想不流淚,但雙眼還是情不自禁地紅溼了。她垂下頭,小聲道:“宋義,我今天找你來,是希望你能彼此珍惜三年的曾經,希望你能做一個寬宏大量的男人,希望你把精力放在畫畫上……”

宋義看她一眼,深沉地說:“既然如此,你能答應我一件事嗎?”

“什麼事?只要我能做得到。”

“答應我去做手術,唐誦誦不出錢,我可以出!”

唐詩詩警惕地說:“你別兜圈子了,你的目的就是逼我承認我就是唐詩詩,我再次告訴你,我就是唐誦誦!”

宋義搖搖頭,說:“我沒兜圈子,只要你答應去做手術……因為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唐詩詩怕再落入他的圈套,說:“謝謝你的好意,你走吧。”

宋義說:“你再這樣下去,就不是善良,而是助紂為虐!”

唐詩詩沒有被激怒,而是十分冷靜地又說一遍:“你走吧……”

宋義下山,來到山下的小村時,環看四周,吼哮道:“來吧,有種把我的車給砸了!”

沒迴音,也不見人,只有狗的狂吠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