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崇禎的人生模擬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四章 周延儒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四章 周延儒死

周延儒被帶走,漸漸消失,崇禎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平靜下來。

不管最後周延儒到底認不認罪,結果都是他贏了,他手裡的證據很充分。

“將那個周府的管家給放了吧,給他一百兩銀子,讓他離開京城,能夠贏得這麼快,有他兩分功勞,之前做的那些髒事,可以既往不咎。”

崇禎對曹化淳吩咐道。

剛剛曹化淳抱來的箱子裡面的書信,其中大概有一半是周府的老管家提供,若是缺少了這麼一個人,周延儒不會倒得那麼快。

“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就連你最信任的人都背叛了你,所謂牆倒眾人推,可憐。”

老管家離開周府之後,並沒有按照周延儒的指令行事,非但沒有去將那批人處理掉,反而是全部集中起來,暗中保護,隨後更是直接找上錦衣衛,將他做的一切都吐了出來。

最開始崇禎都有些不敢相信,最後將書信都呈上來,崇禎才確信此事是真的,不由得嘆息。

周延儒算計了許多,最後竟是被一個小小管家背叛,導致了最後的慘敗。

……

周延儒被抓一事被許多人看見,但隨後錦衣衛強力壓制下來,沒有給這個訊息繼續散播的機會,這也是崇禎的意思,目前正值科舉,很重要,他不希望有其他事情影響到科舉。

崇禎還在宮內思考該任何處置周延儒,但隨後訊息傳來,周延儒竟是朝李若璉要來一套體面的衣裳,隨後直接撞壁而死。

聽聞這個訊息之後,崇禎也不禁愣了一下。

隨後,他也點點頭。

如此行事,的確是周延儒的風格,他太自信,也太自負了,不會給崇禎處置他的機會的。

略微思索過後,崇禎叫來李若璉,對他說道:

“雖然周延儒犯下滔天罪行,但念在他仍舊對朝廷有過功勞,功過相抵,懲罰可以稍輕。”

“將周府所有親卷都遣返歸鄉,並且五代之內不允許做官。”

“周府的財物盡數沒收,隨後按照每人五十兩的標準,作為周府其他親卷遣返途中的費用。”

“最後……將周延儒按照朝廷大臣的規格厚葬吧,人都已經死了,給他一點虛名也無妨。”

這就是崇禎最後對周府的處置。

他沒有斬草除根,主要是因為周延儒的勢力仍然有,之前有許多人與周延儒走得很近,如今周延儒已經死了,其他朝廷官員難免不會有兔死狐悲的感覺。

若是做的太絕,難免不會引起一些逆反的聲音。

厚葬周延儒也有這一環的考慮,如今周延儒已經死了,沒有了任何用處,給他朝廷大臣的規格置辦葬禮也不過是安撫一下其他官員。

李若璉點頭,隨後下去準備了。

這些事情肯定是會放在科舉之後,在崇禎處置周延儒一事時,科舉仍然在照常進行,如今,第三場卷試也已經結束了。

眾多學習紛紛離開考場,不過各自的臉上已經不再有憂色,反而是都覺得輕鬆。

卷試的總分數佔比被削弱為兩成,眾人對於卷試的熱情少了很多,反正佔比不高,只要不交白紙上去,分數都差不了太多。

現在,更令他們擔心的,其實是不久後崇禎皇帝的親自見面,和那所謂的下田種地一事。

在座的大多數都是純正的讀書人,幾十年來根本沒有下過地,這段時間不斷找人請教,有人專門叫了許多農民,手把手教導他們該如何插秧,這自然是不簡單,搞得許多讀書人滿頭大汗。

雖然下田插秧不需要動什麼腦筋,但是這東西也的確是一個新奇體驗,一腳踩到泥巴裡面,一瞬間會給他們一種被吞噬的感覺,許多人第一次下田都感覺驚慌,自然引起一陣嘲笑。

許多人褪下長袍、挽起袖子開始插秧,王路等人自然也是其中一員。

如今,那子文首先下田,在老農的指導之下小心翼翼地在泥巴裡邁步,好多次都拔不出腿,險些失去平衡倒下,都要靠那老農扶著才行。

就這樣忙活了半天,子文渾身都是汗,回過頭一望,自己才插了不到半畝田的秧,而且看起來歪歪扭扭,很難看。

“老伯,我這個速度怎麼樣?”

他試探著問了問。

那老伯臉黝黑,只能搖頭,畢竟眼前也是個讀書人,沒有多說什麼,但是這效果,肯定是很差了。

隨後,一行人紛紛上前嘗試,結果都不怎麼樣。

只有王路的動作顯得熟練一點,面對水田也不感覺畏懼,只是動作還是有些生疏。

“咦,怎麼感覺王兄很有經驗,看樣子,之前說不定也是幹過農活。”

子文等人紛紛驚訝。

不過隨後,他們就醒悟過來,王路家境的確不太好,聽聞他家裡世世代代都是農民,能夠讀書還是因為夫子覺得他天資聰穎,沒有收他束脩,否則的話,王路根本沒有讀書的機會。

也正是因為如此,王路讀書尤其認真,他很珍惜這個機會,天資也很好,導致他在才學上蓋過他們一頭,是一行人當中的最強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片刻之後,王路插秧結束,也是累的滿頭大汗。

“王兄,你感覺怎麼樣?”

子文等人紛紛上前。

王路搖了搖頭道:“已經許久不曾幹農活了,有些生疏。”

子文等人面面相覷,都在笑。

“王兄才學上高我們一等,如今就連插秧都要強出我們許多,這讓我們該如何是好。”

這只不過是好友之間的玩笑話而已,王路隨後說道:“我現在最好奇的是,陛下為何會讓我們都下田幹農活?”

“莫非,後續有什麼官職是要跟農民打交道?”

科舉,其實就是給皇帝選拔人才的,因此科舉的形勢會根據皇帝的需求有所變動,比如說某年全國大旱,當年的科舉便有可能是考那些讀書人該如何處理災民。

如今崇禎皇帝要讓他們下田幹活,甚至連卷試成績都變得不太重要,這令許多讀書人百思不得其解。

子文等人自然也是不明白,只笑著說道:

“管他的呢,反正我們盡力去做吧,我等讀書人,與其去揣摩陛下的心思,不如按照陛下的命令去做,反正,我們也改變不了什麼。”

王路點頭。

“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