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崇禎的人生模擬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四章 難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四章 難題

周延儒回到周府之後,整個人還是沉默著,一句話沒說,旁邊的婢女心中恐懼,都不敢接近。

留下周延儒一人在房間裡,片刻後有巨大的響聲傳來,似乎是掀翻了桌子,又有瓷器碎裂的清脆聲,總之,在外面等候的人都是臉色蒼白。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會兒,之後周延儒有些疲憊的聲音傳了出來。

“進來收拾一下。”

那些婢女才膽戰心驚地走進房間,看見滿地的狼藉更是一點多餘的聲音都不敢發出,只小心撿拾著地上的碎片。

周延儒躺在椅子上,眼中很迷茫,感覺渾身無力。

這是怎麼了?

怎麼會突然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他跟閔洪學商量這件事的時候交待地很詳細,劉悅是肯定要殺的,但是為何這人沒死?還落到了錦衣衛的手裡?

那王力也是個蠢豬,怎麼會被錦衣衛抓到把柄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到底是誰知曉了他們的計劃?

不可能會有人無緣無故就將王力給抓了,他覺得總該是有什麼環節出了差錯,但是到底是哪裡呢?要說錦衣衛是瞎貓碰上死耗子逮到了王力,那他是不相信的。

但現在這個結果就擺在他面前,如今崇禎很是憤怒,閔洪學也被處死,他的威信一落千丈,已經鎮壓不住百官,許多人雖然明面上沒有表現出來,但實際心裡怎麼想,他都明白。

他也是從今天才真的感覺到,這個崇禎怎麼變得這麼厲害了?完全沒有曾經的稚嫩感覺,反倒像是一個老謀深算、在皇帝位置上坐了十幾年的感覺,此前一直引而不發,現在知曉了自己是幕後主使,卻也按捺住了心中衝動,沒有直接幹掉他。

不管如何,他這次是真的栽了,崇禎現在肯定還會繼續用他,至少短時間之內他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之後呢?

在權利的巔峰站過了,就根本不想再落下去,就算只有一絲機會,他也會拼命抓住。

漸漸地,一個瘋狂的想法在他腦中凝聚。

……

崇禎並不在乎其他臣子怎麼想。

在他眼中,他用錦衣衛救了溫體仁,博得了百官的讚賞,錦衣衛的形象已經變得好了起來,接下來他就可以繼續為錦衣衛造勢。

這是他手上最鋒利的一把刀,自然會多加利用。

將錦衣衛重新帶回到百官面前,這才是他此舉最重要的目的。

至於因為這件事而產生的其他效果,他雖然也欣然接受了,但也只是小驚喜,沒有太放在心上。

不過溫體仁這次算是在百官面前好好地露了臉,作為一個被害者,往常的形象也不錯,不錯所料的話他地位會很快提高。

只是聯想到在模擬人生溫體仁的那些所作所為,崇禎不禁眯起了眼睛,搖了搖頭。

片刻後,他叫著曹化淳,兩人再次前來觀看那名為土豆的植物,此刻已經開過花,但卻並不結果,崇禎很疑惑,這跟他預想的不一樣啊。

他也在集市上問過那些老農,都是說著,開花之後,花朵會枯萎,隨後從那個地方長出一些小的果實、或者菜蔬,基本上菜農們都是這麼說的,但是眼前的這個土豆卻令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開花不結果,這是什麼情況?

但他還有耐心,反正有多餘的時間,等待就是了。

其實他心底有些不安,現在是秋冬季節,天氣嚴寒,若是這植物不耐寒,那可就真的是罪過。

但看樣子,既然可以開花,而且開花的時候不似萎靡,那麼這植物就應該可以長大,畢竟是仙家賜予,雖然沒有任何理由,但他就是覺得不會有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繼續等待吧。

他在這裡停留了一段時間,隨後回到乾清宮,將奏摺都大致看了一遍,腦中在想很多事情。

現在朝廷的格局終於有了變化,今日很罕見的有人站出來出聲,只為心中的那股正氣,這種事情許久沒有發生過了。

崇禎一直覺得,想要朝廷清明,他是最關鍵的,如今他改變了,朝廷有了效果,這是很好的一個跡象。

但是還不夠。

太慢了。

一想到陝西愈演愈烈的農民起事,又想到如今在東北盤踞、對大明一直虎視眈眈的後金,他心中就繃緊,揉了揉眼睛,嘆了口氣。

片刻後,他對曹化淳說道:“去將內閣大臣都請過來,朕有要事與他們商量。”

不一會兒的時間,溫體仁、周延儒等人就來了,崇禎既然說了是要事,那他們定然不會拖沓,溫體仁還沒跟自己兒子團聚多久,周延儒也沒有在家裡平息好胸中的怒火,此刻崇禎一句話還是將他們都帶了過來。

只是,氣氛未免有些不太對勁。

溫體仁這次真的不再是什麼老好人的模樣,刻意地和周延儒站得很遠,其他內閣大臣也只是看著,眼中帶一抹莫名神色,並不說話。

崇禎就假裝沒看見。

“此次叫諸位愛卿前來,是因為明年春科舉事宜。”

諸位內閣大臣聞言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馬上就是崇禎四年,這個時候自然會開啟崇禎年的第二次科舉,出題自然就是一件大事情。

但現在時間還是太早了,他們被叫過來的時候也沒想過會是因為科舉。

“陛下,恕臣直言,現在出題未免太早,會有洩題的風險。”

以為內閣學士出聲,其他內閣大臣也都點頭,這句話不無道理,雖說在場的都是朝廷大臣,自然不會做出洩題的事情,但一旦這個訊息傳了出去,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小漏洞。

洩題不是小事情,在座的都不想揹負風險,因此出言請崇禎延緩一下。

但崇禎卻搖頭了。

“朕覺得科舉乃是一國大事,自然是越早越好,若是覺得有不妥了,還可以更改。”

“至於洩題的風險,朕並不擔心,在座的都是我朝中大臣,並且這次不會定題,所以無需擔心太多,簡單來說,此次只是朕在提醒諸位愛卿,要想一個好一點的題目。”

“關於題目怎樣才算好,朕心底有一個想法,不知道到底合不合適,總之,這一次的題目不要太拘泥於形式,務必是可以解決當今國家大事的……比如解決糧食問題、解決北方的戰事問題。”

幾位內閣大臣互相看了看,怎麼也明白不了為何崇禎這般急迫。

但皇帝想要做的事情,他們攔不住,也就不多說了。

只是……這科舉的題目,是不是有些太兒戲了?

解決糧食問題?解決北方戰事問題?

這些東西就連當今的朝廷都解決不了,就算把這個問題當做了科舉試題,那些讀書人又能有什麼辦法?

指望前半輩子只會讀書吟詩的傢伙解決國家大事,太虛妄了。

崇禎背過手,皺眉,帶著試探道:“有關此事,還請諸位愛卿們回去之後再細想,朕會在此等候,若是你們有什麼想法,自可以隨時與朕商議。”

內閣大臣們相視一番,最後皆行禮告退。

諸臣離開之後,崇禎一個人坐在龍椅上,心中不斷在思索。

他總覺得,現如今最緊要的問題是要解決南方各地的農民賊軍,但是他已經看過了大明未來的發展軌跡,朝中的官員根本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所以,他這次科舉的試題,他力求變化,不想按照此前的科舉一般,去考什麼論語、孟子,心裡有了初步的思路,但具體該如何施行,他並沒有想好,畢竟他雖然當過一次平民百姓,卻不知曉該如何解決農民問題。

如今大明連年天災,糧食自然是不夠的,而且就算是給了糧食,那些賊軍也未必會就此停手,總之,問題太多太複雜了。

他仍然很迷茫。

但是,這是擺在眼前不得不去解決的事情。

縱然再怎麼困難,他終究不可能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