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崇禎的人生模擬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三章 逼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三章 逼捐

這一夜,註定不會平靜,錦玉樓來了錦衣衛,還帶走了許多人,這件事在北京城引起了軒然大波。

錦衣衛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大的動作,這次以出現就帶走那麼多人,那些原本安靜坐在家中的官員們也都坐不住了,心中隱隱有種惶恐的感覺。

難道錦衣衛又要起來了?

這是他們絕對不願意看見的事情。

深夜,已經有不少的官員開始走動,開始交談,想要商討出一個對策,他們不會就這樣眼睜睜看著錦衣衛的勢力逐漸龐大起來,一定要想辦法扼制一下。

但可惜,現在可以說是群龍無首。

他們首先是去見了東林黨黨首錢謙益,但是錢謙益現在一來沒多少的實權,在朝廷上的分量不太重,連內閣都沒進,能有什麼辦法?

他被周延儒一脈打擊得很厲害,現在也不想站出來,去招惹崇禎。

本來地位就危險,再被崇禎厭惡的話,可能他這輩子的仕途就可以結束了。

那些大臣們沒辦法,再去找到了溫體仁。

但溫體仁聽完之後卻只是笑了笑,說這是一件好事,你們又著什麼急,隨後直接吩咐人將他們轟走。

溫體仁的這個表現令許多人憤怒,但是也知道現在溫體仁和崇禎正打得火熱,不幫他們也是正常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最後,他們將希望寄託在了周延儒身上。

周延儒現在依舊是首輔,權勢很大。

而且,據傳出的訊息,周延儒的一個侄子也被抓了,這侄子幫助他料理很多事情,算得上是心腹之一。

就這麼被抓了,他們想當然地以為周延儒一定會站出來。

但是可惜,周延儒現在自身難保,也不會為了區區一個侄子就這樣站出來,也選擇了拒絕。

此時,群臣們才發現。

整個朝廷,竟然沒有一個大官敢站出來,帶領群臣與崇禎對峙?

溫體仁和崇禎打得火熱,周延儒自身難保,錢謙益心灰意冷。

什麼時候朝廷變成了這樣?

他們面面相覷,心中還有種不真切感。

……

第二天的早朝,也註定不會尋常。

雖然沒有如今朝廷的大員站出來帶頭說話,但是仍然有不少的官員不願意看見錦衣衛這般發展。

他們做了不少的虧心事,心中很恐懼,生怕錦衣衛查到他們頭上,所以在極力地扼制。

但還沒等他們開口,崇禎卻冷冷看著群臣,冷不丁丟擲一句話。

“現在北方戰事告急,軍餉不足,那江南糧商的錢也只能支撐一時,不知後續的軍餉還如何籌集啊?”

群臣聞言一愣,軍餉?是現在該考慮的事情嗎?

江南糧商這次被狠狠宰了一刀,靠著饑荒發的財幾乎全都吐了出去。

這些錢都有幾百萬兩了,給北方支撐個幾年是不成問題,至少在未來兩年之內,軍餉是不用愁的。

崇禎此時提到這句話,真是很沒道理。

殿下群臣皺眉,想不出該怎麼回答,殿下一片寂靜。

不過崇禎好像也壓根沒想過讓他們回答,自顧自說道:

“在做的各位皆是我大明江山的中流砥柱,也是朝廷的大官,現在國家處於危難之際,不如你們捐錢籌得軍餉,怎麼樣?”

他這句話很生硬,群臣議論紛紛。

要他們捐錢?

怎麼可能?

捐錢這件事明顯是行不通的,原因也很簡單,你要是捐多了,崇禎會猜疑,你哪兒來的這麼多錢,說不定就會認為他們是貪官,就算不查你,今後也未必會重用。

而捐少了,崇禎又明顯看不上。

這是一個悖論。

群沉悶沒有一個是想要附和的。

而且,這個問題來的也太生硬了,許多人不是在想該捐多少,而是在想崇禎說這句話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就在這時,禮部侍郎劉士嘉突然站了出來,皺眉道:

“陛下,現在軍餉充足,暫時不應考慮此事。”

“不過,臣等今日來覺得,那錦衣衛未免太過於猖狂,昨日更是在城內抓人,並且沒有給出任何理由,已經是鬧得民怨沸騰。”

“長此以往,恐怕會激起民憤啊!”

他面帶焦急,因為他的兒子就是昨晚沒抓走的人之一。

由於崇禎曾經讓錦衣衛下了封口令,沒有人想找死,對昨晚發生了什麼是一個字都不提,誰也不知道那不是錦衣衛擅自行動,而是由崇禎發起的。

事關自己兒子的安危,就算沒有大人物撐腰,此時他也要站出來了。

他這一開頭,後續立刻有很多官員附和道:

“臣等也是此意,錦衣衛的行為太猖狂,理應懲處!”

崇禎坐在上面,就冷冷看著。

錦衣衛會激起民憤?

恐怕不會激起民憤,只會讓你們跳腳而已。

他並不理睬,就當沒聽見,而是伸手指著那禮部侍郎劉士嘉說道:

“不,朕覺得軍餉之事很是要緊,而且,你應該是捐錢的第一個朝廷官員,你同意否?”

這句話讓他臉色大變。

他心中當然是不願意捐錢的,但是崇禎偏偏盯著他,他不作出回應也沒辦法了。

他囁嚅道:“臣家貧,但仍然願意捐銀五十兩!”

五十兩?

崇禎哈哈大笑,聲音在寂靜的皇極殿迴盪。

“你就捐了五十兩?你一個禮部侍郎,竟然只捐五十兩?”

但那劉士嘉卻很正經說道:

“五十兩已經是臣一整年的俸祿了,若是陛下扔覺得少,那臣便只能變賣家產,以報效國家。”

他這句話說出來,朝廷許多官員也都做不住了,紛紛開口。

話語很多,但是總結下來無非就是一個意思。

他們都是清官,從來不貪汙,完全靠俸祿過活。

如果非要逼著他們捐錢,那也只能變賣家產。

而且言語間,很多人竟然在隱隱的威脅,說當大明的官真是不容易,本來俸祿已經不多,現如今還要逼著他們變賣家產之類的。

崇禎在上面聽著只想笑。

“劉士嘉,你說自己兩袖清風?”

劉士嘉臉不紅心不跳行禮道:“臣的確如此。”

“好!”崇禎詭異笑了笑。

“那你兒子怎麼就能在錦玉樓一擲千金,動不動就消費數百兩呢?”

“難不成,你其實是靠你兒子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