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學霸的人生模擬器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0章 可控核聚變技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0章 可控核聚變技術

雖然基因藥物“進化”和新的人工智慧的問世,確實不能算是周明一個人的功勞。

但是在這種時候一味地唱反調,貶低周明在這些研究專案中所其起到的關鍵性作用,卻也不是正常人能夠做出來的。

至於霍奇猜想和大統一理論,在國內某些自媒體發表了一些這兩篇論文還沒有得到國際學術界認可的觀點之後沒幾天,國際數學界內一些曾專門研究過霍奇猜想,或者是正在研究霍奇猜想相關問題的大老們紛紛向外界發聲。

他們認可了周明關於霍奇猜想的證明,並向外界表示霍奇猜想的確已經被周明解決。

這樣的訊息一發出來,先前那些唱反調,故意貶低周明來博取熱度的自媒體們也是被網友們又狠狠的罵了一頓。

“誰說沒有被國際學術界認可的?”

“你這狗糧吃的也太明顯了。”

“真是為了賺錢,臉都不要了。”

……

面對網友們鋪天蓋地的批評,當初熱度最高的那家自媒體,居然還特意發表了一份宣告。

這宣告的大致內容就是說,網友們的這些批評與謾罵他們都不在乎,甚至還非常開心,還要感謝這些評論。

因為網友們的評論越多,他們廣告共享的收益也就越多。

另外,他們還說什麼歡迎各位網友舉報之類的話來,可真把不少網友給氣炸了。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這些自媒體的指責與批評之聲愈演愈烈之後,有關官方媒體也是發表了一篇標題為《我們需要指點,但我們不需要別有用心的指指點點》的文章。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便是批評之前某些唱反調的自媒體的。

直到這個時候,那些還在為自己這次吸引了這麼一大波流量而感到沾沾自喜的人,也是嗅到了危險的氣息,連忙發表聲明,為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表示抱歉之類的話語。

不過,這個時候跑出來道歉已經遲了,這批人不僅遭到了全網封殺,以後想要找相關的工作恐怕也不會容易。

這件事情過去的一段時間之後,網路之中又一次迴歸平靜,網友們該討論娛樂明星的討論娛樂明星,該討論體育明星的討論體育明星。

雖然依舊還是有討論周明的,但其熱度相較於之前,已經降低非常多了。

但這樣的平靜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便又因為一條關於周明的新聞被報道出來,再次吸引了許多人的討論,這關於周明的新聞也是再次上了各網站的熱搜榜。

原來,是周明成為了國內新設立的一個可控核聚變專案的總工程師,這樣的一條新聞上了熱搜。

從周明正式嶄露頭角到現在,他出現在人們眼中的身份,始終都是一個生物學家和數學家,另外就是對計算機領域的人工智慧也有非常深入研究的科學家。

至於物理方面,除了周明發表的一篇關於大統一理論的文章是與物理有關的之外,周明的其他研究似乎都和物理學扯不上太大的關係。

核物理方面,自然就是更扯不上什麼關係了。

更重要的是,對於周明的那個大統一理論,國際上對它的看法也是褒貶不一,有的人認為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理論,也有人認為這個理論中推測和設想佔了太多,它的研究價值現在還並不能確定。

對於這兩種看法,背後都站有不同的物理學大老,所以一時之間這兩種觀點也是形成一種均衡之勢。

這樣一個生物學家和數學家以及計算機科學家,所發表的唯一一篇物理文章也是有著不小的爭議,而且還是屬於理論物理學的範疇,怎麼著都不像是研究核物理的。

現在,這樣一位居然就成了華國國內可控核聚變專案的總工程師,這怎能不讓人們感到驚訝。

“這是鬧著玩的吧,我知道周院士厲害、牛逼,但是周院士的主要研究領域不是生物、數學和人工智慧嗎?他怎麼突然跑去研究核物理去了?”

“我也覺得這不可思議,之前從沒聽說過周院士有研究過核物理啊。”

“我看啊,這次周院士可能要翻車了。”

“雖然我也不懂周院士怎麼會去研究可控核聚變,但這些年的經驗告訴我,無條件相信周院士就對了。”

“我原本也覺得有些詫異,但是一想到之前周院士說他要將研究重心放在人工智慧上的時候,一堆人跑出來說他不該這麼跨領域研究,最後這批人被啪啪打臉,我就覺得這次周院士一定能成功。

到現在,我還沒見過周院士參與的哪個專案沒有成功的。”

……

不止是國內網路上關於周明去研究可控核聚變的事情被炒的沸沸揚揚,就是在國外的許多論壇上,對於這樣的新聞也是有不少人參與了討論。

畢竟周明現在的名氣可不僅僅只是在國內大,在國外同樣也是非常大的。

就這樣,周明的研究又多了一項可控核聚變了。

之所以會將研究重心放在可控核聚變上來,周明的主要目的其實也是為了能夠儘早完成人生模擬器所釋出的【還年卻老】的任務。

雖然心裡覺得【還年卻老】這個任務自己不太可能完成,但這任務又放棄不了,就算是任務失敗,距離失敗也還要七十多年的時間呢。

周明不是一個什麼都不做就放棄的人,就算知道這個任務完成的希望十分渺茫,但他還是要為著這個目標去努力的。

因此,周明才會有加入可控核聚變專案的事情發生。

因為周明知道,想要實現【還年卻老】這個任務,實現可控核聚變,解決能源危機問題是十分有必要的。

畢竟你能源要是都不夠用的話,就去研究長生不老這種事情,這不是折磨人嗎?

周明在研究可控核聚變的時候,也沒有放下其他的研究。

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在周明成為可控核聚變專案的總工程師到他徹底完成可控核聚變專案的這幾年時間裡,他的生活也是發生了一些變化。

在這幾年時間裡,周明和沉清秋有了他們愛情的結晶,沉清秋給周明生了一個女兒。

自周明的女兒出生之後,他一家人便全部都圍著這個女兒轉了。

不管是周明的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亦或是沉清秋的奶奶,都喜歡逗這個可愛的小嬰兒玩。

而當可控核聚變技術成功的訊息傳到上面之後,鮮花社也是連夜就趕出了一篇長達數千字的內容出來。

“從周院士成為這個專案的負責人到現在才多久,這麼快就完成了?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不愧是周院士,牛逼。”

“華夏威武!

!”

“這是不是代表著,以後的電費都不用收錢了?”

“樓上的,瞧你那點出息,何止是電費不收錢啊……”

鮮花社一將這樣的新聞釋出出來,頓時便引起了人們的熱烈討論。

“……據悉,華國成功的實現了能夠商業化的可控核聚變技術。

雖然不知道這個訊息是不是華國那邊放出來的煙霧彈,但如果在不久的未來,華國真的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個實現聚變技術商業化的國家,那麼亞太地區的格局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旦這樣的事情成為現實,美利堅這些年在亞太地區的艱難佈局恐怕也會立刻土崩瓦解,一個屬於華國的時代即將到來。或者說,自從華國的周明嶄露頭角之後,屬於華國的時代就已經到來了……”

“……國內的形勢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時刻,可民主黨和共和黨卻還在為了選民而打的不可開交,這場關於能源的競賽中,我們已經落後。

在華國科技飛速發展的現在,我看到不我們超越他們的任何希望,除非我們能夠也出現一位像周明這樣的人物……”

當鮮花社的關於可控核聚變的訊息報道出來之後,國外諸多媒體也是紛紛發出了報道。

現在的國際社會格局與周明剛獲得人生模擬器的2014年,已經有著天壤之別了。

隨著華國科技的不斷崛起以及相關政策的頒佈,雖然美利堅在亞太地區加大了投入,但其效果卻是一年不如一年。

到現在,別說海外了,就是美利堅國內,都是經常出亂子。

而作為一百多年前日不落帝國的大瑛帝國,現在也是早已分崩離析,甚至他們連自身的五常地位都快不保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全國各地的城市,能夠用上聚變技術的發電廠?”

在可商業化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實驗完成的第二天,華國的那位長老便來到了廬州這邊,在參觀完試驗場地之後,與周明談論起核聚變技術的應用來。

“這個就要看建造速度的,如果現在立刻就能建成,立刻就能用於實用。”周明解釋道。

由於周明腦海中關於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是之前的模擬世界中經過一系列的改良之後的技術,雖然他學到的還達不到冷聚變地步,但經過了不斷改良之後,其發電效率也是非常高的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好。周院士,你真是我們華國的福星啊。

這些年來,我們華國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固然是眾多科研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但若是沒有你,我們華國的科技水平也是遠遠不可能發展的這麼迅速的……”

那位在聽到周明如此說之後,也是滿臉喜悅地握著周明的手,對周明說道。

由於周明這些年來參與的專案之多,範圍之廣,成功率之高,使得不管是華國政府的上層,還是各個崗位的科研人員,乃至普通民眾,也是對其已經到了一種崇拜的地步。

在許多人眼裡,只要周明自己提出參與或乾脆就是他提出來成立的專案,那麼這個專案就一定會實現,而且其實現的時間也是十分的短。

現在聽周明說要是這核聚變技術發電廠能夠立刻建成,就能夠立刻投入使用這樣的話,那位也是沒有絲毫懷疑的相信的。

這種相信,是由周明這些年來一直成功,從未失敗的結果所帶來的。

一旦周明在未來有某些專案失敗了,那麼這種他隨便說一句話,別人都無條件信任的事情也會降低。

“周院士現在完成了核聚變的研究專案,不知道接下來準備將重心放在哪個領域上面?”那位又繼續對周明詢問道。

周明知道這位詢問自己這句話的目的,只要自己接下來說出自己後面的研究重心,那麼國家就會往這個方面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物力,都不用他再去張羅的。

“人工智慧發展到現在,已經很難有再進步一的空間了,至少我認為百年之內是很少有再進一步的空間的。

而數學領域,我現在暫時也沒有準備將心思放在這上面。

所以,這之後我還是準備將研究重心放回到生物領域。”

周明解釋道。

至於關於長生不老的研究,這件事周明從未和其他人說過,也沒有在各種研究計劃中表露出來過。

因為周明知道,長生不老對於沒有實現的人來說,誘惑力有多大.

要是他現在說準備研究這個,以國內眾人對他的崇拜程度,恐怕也是會相信他一定能實現的。

但真等這個技術實現了,現在許多人肯定也是早就離開了人世,這輩子是等不到了。

與其給他們希望,還不如直接不說。

“生物領域啊?生物領域好,生物領域好啊。單單靠我們國內現在的合成糧食技術,就算未來真的發生了大事,耕地面積大量減少,自然產量的糧食驟降,也能夠透過這項技術保證餓不死人。

而器官3D列印技術和基因藥物‘進化’的研發,也是大大提高了我們國內醫療技術的上限,挽救了不少人性命啊……”

聽到周明說他之後準備將研究重心放回生物之後,這位老人也是非常高興地和周明說起了他這些年所成立的那些生物相關的專案,給國內帶來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