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朱元璋的人生模擬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 發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一章 發餉

京城之內,倒是有不少人聽聞了李邦華在整頓京營之事,因此在李邦華上門請求將士卒調回來的時候,有一部分人擔心會出事,因此就沒敢為難前來調兵的士卒,直接將人放了回去。

兩天的時間,之前被正常借調走的那一萬多士卒,回來了一萬左右。

剩下的那五千人,要麼是因為借調的官員自恃位高權重,不把李邦華放在眼裡,要麼就是跟京營背後的勳貴透過氣了,存心不放人。

對此李邦華也沒有強求,在第三天一大早,他將統計好的所有士卒集結起來。

在空曠的校場之上,擺滿了密密麻麻的大木箱,每個箱子裡都裝滿了從國丈周奎家中抄出來的白銀。

想要讓士卒效死,就必須要給足糧餉,同理,想要收服士卒歸心,銀子無疑是最實用,最簡單的辦法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此李邦華根本就不玩那麼多花裡胡哨的,直接就準備給發足軍餉,以安軍心。

而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為了防止士兵躁動,李邦華並沒有一下把所有的銀兩全都運過來,而是準備一批一批的發放。

只是按照以往的規矩來說,餉銀應該發給將領,然後由將領再發放給下一級的軍官,最後再落到士卒手中。

但李邦華根本就信不過這些將官,這些餉銀一旦落入他們手中,恐怕到最後下面的士卒能不能拿到錢都不好說。

他直接在校場下面擺放了幾十張桌子,每張桌子後面坐了一名老朱派來的錦衣衛士卒,今日的軍餉就由他們發放,而且除了發放軍餉之外,老朱給他們安排了一些別的任務。

李邦華最先發放的不是軍餉,而是遣散費。

那些年齡或身體不達標的士卒,按理來說清退之後是可以不給錢的,甚至心狠一點把他們直接治罪都沒問題。

但為了收攏軍心,以及安撫那些勳貴,所以李邦華破例給他們發了遣散費,而且是按兩個月餉銀的數額發放的。

反正老朱跟他三令五申的說過,錢不要省,練兵怎麼快,怎麼來,所以他也就不在乎這點錢了,反正京營士卒的餉銀也不算高,用這麼一筆錢,既能穩住勳貴,又能收攏其餘留下士卒的軍心,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這些被遣散的士卒,最後能不能保住這筆錢,那李邦華就管不了了。

校場上擺了那麼多錢,而且還源源不斷的有一些老弱病殘拿著錢離開,這一幕頓時給了臺下的士卒極大的刺激。

幾乎所有的士卒,看向校場的眼神都充滿了渴望,只是這些士卒雖然心中有所躁動,但卻沒有一個人有其他想法。

因為李邦華在發餉之初就說過了,這些錢是他們的軍餉,他們人人有份。

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搶自己的錢,傻子才會這麼做,而且更主要的是,李邦華調了上百門大炮正對著這邊。

上去搶,怕是真不知道死字怎麼寫的。

“伍哥,你覺得等會我們真能拿到銀子嗎?”

校場下,一個士卒壓低了聲音向自己身邊的同伴詢問了一聲,他看向校場上裝滿銀子的那些箱子時,眼睛裡也是充滿了熱切,只是從他有些擔憂的語氣來看,顯然是擔心自己拿不到這筆錢。

“李大人是位做實事的青天,只要他說給,我們就一定能拿到的。”

跟那個士卒不同,被稱為伍哥的伍義眼神並沒有放在那些銀子上面,而是看向了在校場高臺上坐著的李邦華。

他是京營老兵,上次李邦華整頓京營的時候,他也在。

李邦華在的時候,他們京營雖然每日都要操練,但他們這些大頭兵,卻切切實實的過上了好日子。

那時候,他們這些大頭兵,人人都有餉拿,個個都能吃飽飯,雖然每日操練很辛苦,但他們卻依舊甘之如飴。

只是可惜的是,這種好日子並沒有過太久,隨著李邦華被貶,京營又恢復了原樣,甚至比以前還要爛。

所以此刻伍義擔心的不是李邦華答應他們的餉銀無法兌現,反而是擔心李邦華會再次被貶職。

不止是伍義,其餘一些經歷過李邦華整頓京營的老卒,差不多也是這種想法。

雖然身處底層,但誰好誰壞他們還是能分的清的。

李邦華在的時候,他們能拿餉銀,李邦華走了之後,他們連飯都吃不飽了。

他們能拿到餉銀,是因為上面的人良心發現了嗎?

並不是,而是因為上面有李邦華在管著那些官老爺,逼著那些官老爺不得不把原本應該裝進他們腰包的餉銀發,給他們這些臭丘八。

但那些人肯定不會甘心就這麼把白花花的銀子發給他們這些臭丘八的,上次他們已經把李邦華弄走了一次,這次他們恐怕也不會輕易妥協。

所以伍義現在很擔心李邦華,若是李邦華再被貶職的話,那這京營可能真就待不下去了。

李邦華並不知道下面還有人在擔憂自己的前途,等一萬多人老弱病殘被遣散之後,李邦華起身站在臺上。

他看著下方一雙雙充滿熱切的眼睛,雖然知道這些人大多想的都是接下來能領到的餉銀,但他也沒有絲毫介意。

士卒當兵,本就是為了軍餉,不看錢,難道還看他這個糟老頭子嗎?

“國家危難,賊虜四起,爾等身為京師三大營精銳之士,是我大明最為堅實的後盾。”

李邦華看著下面的士卒,朗聲說道:“昔年,成祖皇帝組建三大營,曾遠征漠北,賊虜無不望風而逃。”

“本官蒙陛下看重,擔任京營整頓一事,就是希望諸位能重振京營聲威,讓天下人知道,我大明還有京營這把利刃!”

“今日本官在此保證,只要本官在一日,京營的糧餉就不可能有任何拖欠,若是日後京營糧餉有半分拖欠,諸位隨時可來斬我李邦華的項上人頭!”

在傳令官的傳話之下,近五萬名士卒無不熱血沸騰,齊聲高喝道:“陛下萬歲,大明萬歲!!!”

只是除了部分有抱負之士是因為三大營重振聲威而激動之外,剩下的大部分士卒激動,都只是因為李邦華說不拖欠他們的餉銀。

這些士卒,被拖欠、侵吞餉銀之類的事情實在是整怕了,所以李邦華就算說再多,也不如說保證他們的餉銀要來的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