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一腳油門到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9章 軍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9章 軍心

我們通常用“逐鹿”來比喻爭奪天下。何謂“鹿”?後世的解釋是指“統治地位”。

但在秦翼的理解裡,“逐鹿”中的“鹿”,更多的意思,卻是代表“民心”。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統治者失去了民心,才會被全天下共逐。相應的,亂世之中,爭奪天下的鬥爭,所爭奪的,也主要是民心。

一場抗雪救災的大行動,讓秦翼收穫了長子縣、潞縣兩地的民心。但這並不代表秦翼就此高枕無憂了,相反的,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最迫在眉睫的一件事,就是要爭取到軍心。

長子縣和潞縣的軍隊,都是經過合編的,成分非常復雜。這樣的軍隊,戰鬥力自然無法保證。

別看在抗雪救災中,軍隊的表現不錯,但他們只是幹活,說白了,就是拿軍隊當工匠使。可如果換成是上戰場打仗,秦翼自己都不敢保證,他的軍隊會不會一觸即潰。

在參與討伐董卓的戰爭中,秦翼曾經數次見到,諸侯聯軍在與董卓軍正面交戰時,稍一失利便會潰散的場景。究其原因,無非是諸侯的軍隊大多數都是倉促招募的,沒有經過磨合訓練。這樣的軍隊,沒有凝聚力,何談戰鬥力?

因此,秦翼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對軍隊進行訓練,進行思想教育,形成凝聚力,練出戰鬥力。

而眼下,就有一個很好的契機,給軍隊進行一次思想教育。

秦翼打算召開一次抗雪救災的總結大會,對救災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和集體,進行公開表彰,用榮譽感來激發官兵的熱情。同時,也對官兵進行一次使命教育。

十月二十八日,救災行動結束後的第三天,秦翼在長子縣軍營操練場上,召開了總結大會。

參加大會的有:長子縣縣令秦翼、縣丞趙雲、縣尉何蓋,潞縣縣令衛覬、縣尉徐晃,長子縣鄉紳代表王珩、鄧禹,潞縣鄉紳代表沈凌、張昶;以及長子縣官兵和潞縣部分官兵、公職人員。

陸駿因為要留守潞縣,沒有前來參加總結大會。

秦翼首先對兩縣抗雪救災的情況做了一番總結。他指出,本次雪災,在潞縣、長子縣全體官民、軍民的通力協作下,取得了圓滿成果。兩縣受災百姓,沒有一人因雪災凍餓而死,這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其功績,是屬於兩縣所有參與救災的全體人員的。

大會的第二項議程,便是對救災中表現突出的個人、集體進行嘉獎。

王珩等幾名參與救災積極的鄉紳,每人被秦翼授了一塊匾額,上書“仁義厚德”四個大字。

匾額上的字是由衛覬這位上黨郡著名的書法家手書的。

王珩等人來參加總結大會,本來以為秦翼只是讓他們來看熱鬧的,誰知,秦翼居然把他們也列為了抗雪救災的功臣,還最先獎勵他們,親自給他們授匾,這讓他們既感意外又感激動。

然後,就是對救災中表現突出的個人進行獎勵。兩縣縣衙的公職人員,兩縣守軍中的官兵,有數十人受到了秦翼的嘉獎。每個人依據功勞大小,領取了數額不等的布帛、銅錢等實物獎勵。

其中,所得獎勵最豐厚的,是一名叫盧悅的士兵。此人在救災中,不僅幹活賣力,還在砍伐樹木之時,不顧自己安危,救下了一名從山坡上摔倒向下滾落的村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盧悅不僅受到了很多錢財獎勵,秦翼還當場宣佈,將他從一名士兵提拔為什長。

官兵們見那些受獎之人抱著財物走回他們之中,一個個都眼紅不已。

然後,秦翼又對救災中表現突出的集體進行了嘉獎。長子縣和潞縣分別有兩支百人守軍分隊,獲得了一面繡有“護民英雄屯”的旗幟。

那四名隊率上前領取旗幟時,一個個挺腰腆肚,趾高氣揚的,一時風光無限。這也讓沒有受到獎勵的那些屯長、隊率們既羨慕又嫉妒。

最後,秦翼又宣佈,所有參加抗雪救災的官兵、公職人員,每人獎勵半個月的餉銀。這一下,場上立即爆發出了極大的歡呼聲。

那些留守軍營沒能參加救災的官兵,一開始的時候還為自己不用去受苦受累而感到慶幸。可今日這總結大會一開,眼見所有參與救災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獎賞,他們就不免後悔了。要是我當初也被選中,去參加救災該多好啊!

官兵們小聲交談著,受獎的人在向別人炫耀獲得的獎賞,沒有受獎的人,則在表達著受獎人的羨慕之情。整個操練場頓時變得鬧哄哄的。

“靜一靜!”何蓋見狀,立刻大吼。

官兵們慢慢停止了交談。

秦翼站在隊伍前方,說道:“將士們,這次的救災,雖然有很多人沒能參加,但秦某認為,你們留守軍營,同樣是一份功勞。因此,秦某決定,待會兒,殺豬宰羊犒賞全軍,酒肉管夠!”

“噢——”操練場上立刻炸鍋了,傳出了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待眾人鬧騰夠了,秦翼忽然沉下臉,說道:“秦某想給兄弟們講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也許你們有很多人都聽說了。”

頓了一下,秦翼的目光對著整個操練場掃視了一遍,這才繼續說道:“前幾天,秦某從潞縣返回長子縣時,數百百姓攔路相迎,送給了秦某一頂萬民傘。百姓們說,是秦某幫助他們渡過了雪災。但秦某此刻要說的是,並非是秦某幫他們渡過了雪災,而是長子縣、潞縣的所有人,幫助受災的百姓重建了家園。

“這其中,功勞最大的就是你們。”秦翼說話的語氣變得無比鄭重,“因此,秦某不敢將那頂萬民傘據為己有。因為那頂萬民傘,代表的長子縣、潞縣兩地百姓的民心。”

“秦某決定,將這一頂萬民傘拆開,做成兩頂,樹立在潞縣和長子縣軍營的校場上。”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大感詫異。

“全體肅立,迎傘——”秦翼忽然大聲下達了口令。

校場上所有人都下意識的站直了身體。

校場一頭,廖化和裴繼每人扛著一把萬民傘,排成一行,一步一頓的走了過來。

兩人一直走到了豎著軍營大纛的地方才停下。眾人這才注意到,那面大纛的旗杆旁邊,地上不知何時插上了一根胳膊粗的竹竿。

秦翼走到大纛底下,大喊道:“全體行軍禮,撐傘——”

校場上的官兵,下意識的以右拳撫胸,對著大纛行軍禮。裴繼撐開他扛著的那把萬民傘,把傘柄插到了大纛旁邊的竹竿裡。

萬民傘被插進竹竿裡之後,直挺挺的樹立在大纛旁邊。,竹竿的內徑與萬民傘的傘柄嚴絲合縫,很顯然,這是經過事先測量的。

“衛縣令、徐縣尉,請上前接另一把萬民傘。”秦翼對著衛覬和徐晃點了點頭。

衛覬和徐晃走上前,徐晃從廖化手中,接過了那把沒有撐開的萬民傘。

“二位回到潞縣後,也要在軍營舉辦一個迎傘儀式。記住,這把萬民傘,每日同軍營的主旗一樣,日出而升,日落而收。不得損毀。”秦翼叮囑道。

“諾!”徐晃嚴肅的回答。

秦翼面相官兵們,又說道:“將士們,這把傘,既是屬於你們的榮譽,同時也是對你們的一種鞭策。”

稍頓,秦翼繼續道:“百姓們為什麼會做這把萬民傘?因為你們幫助了他們,他們感激你們。因此,這把傘是屬於你們的榮譽。但反過來說,這把傘代表的就是民心。你們對百姓好,便是民心所向,倘若你們不善待百姓,那咱們也必然會失去民心。因此,這把傘,又是對你們的一種鞭策。”

“秦某把這把傘豎立在校場上,就是要告訴諸位,當兵,是為了保境安民。百姓們供給我們吃,供給我們穿,我們就要保護百姓的安全。今天,我們守著長子縣、潞縣兩地,就要保證這兩地的百姓不受賊寇侵擾。來日,我們有了更廣闊的轄地,也要保護轄地內的每一個百姓,不受賊寇侵擾。你們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

一聲聲的回答,響徹校場上空。

秦翼這番話,對官兵們的觸動很大。以前,他們是為了混口飯吃,才逼不得已來當兵的。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們當兵是為了什麼,那些諸如“為國盡忠、保境安民”之類的大道理,只存在於大人物的口中,而作為普通的士兵,他們受到的教育,最多的就是“聽見號令就幹,不聽號令就死”。他們不明白當兵的意義。

秦翼今日,告訴了他們當兵的真正意義。經歷了一場救災行動後,他們也真切的感受到了當兵的價值所在。

也許,很多人依然沒有體會到秦翼所說的這番話的用心,但至少,“保境安民”的種子已經在他們心裡紮下根了。這顆種子,必然會慢慢的生根、萌芽,發育、成長。

秦翼的軍隊,也會慢慢的變成有信仰的軍隊。而一支有信仰的軍隊,也必然會比沒有信仰的軍隊更有凝聚力和戰鬥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