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再造大明:崇禎有個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8章:佔領馬六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8章:佔領馬六甲

蕭升在崇禎元年的時候就已經非常重視文教工作,在印刷和造紙方面積極地推進新的技術和工業化程序。

民族需要覺醒,而這個過程需要的是所有人的一起努力。

識字率是一個問題,書籍的多少直接決定了這個民族的文化水平。

蕭升當初定下的小目標就是到崇禎五年,平均每一個大明帝國的合法公民可以擁有五本書。

這在士人階級壟斷文化傳播權力的古代,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一個村子之中,能夠找出三四個識字的人都是非常難得的了。

所以,對書籍的發行權是很重要的。

而現在,朱由檢把書籍刊印的監督權拿到了著作司手中,對書籍發行實行嚴格的稽核,實際上就是把一部分士大夫規定學識內容的權力收回。

透過對印刷術和造紙術的改進,煌夏商會擁有了更加低廉的書籍製造生產能力,於是可以大批量地生產一些規定的書籍來普及教育。

大明的小說行業是十分火爆的,但之前書籍高昂的價格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但到崇禎二年的年底的時候,書籍的價格已經降低到了原來的二十分之一!

這個數額,意味著至少有比原來能夠購買此類書籍的人數多兩倍的人都可以買得起書來看了。

但,箭雨大明帝國大部分的百姓實際上還是沒有能力或者說餘力去購買書籍。

所以,自崇禎二年四月開始,蕭升和朱由檢兩人開始推行在各地建立公共圖書館。

分別是以煌夏商會的名義捐獻建設的煌夏圖書館,它們分別是用編號來表示,比如煌夏一號圖書館,煌夏十二號圖書館等等,看最大的數字,就知道煌夏商會為大明帝國捐獻了多少圖書館了。

還有就是朱由檢以朝廷的名義建造的皇明國家圖書館,分別以所在城市命名,比如在天津的就叫做天津國家圖書館。

圖書館之中的書籍可以免費閱讀,只需要透過識字測試獲得閱讀卡。

受限於時代,圖書館裡面的書還不能帶出借閱,只能在閱讀室進行翻看學習。

國家圖書館建設不僅僅是一個文化行為,這種東西實際上也屬於基建一類。

每一個圖書館的建造最低都是四層的樓房,而且是佔地面積很廣,很高的那種。

甚至於,在對國家圖書館的建造之中,朱由檢的要求就是在外形上結合當地的文化特點讓建築師進行設計和建造。

這些建築師都是從煌夏建築商會之中找來的,它們原本就是巧奪天工的工匠,在經過系統化的標準化教導之後,他們的能力絲毫不輸於現代的某些建築大師。

即使是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他們總受可若想到辦法去解決。

文化傳播,書籍是一個方面;戲劇,評書,歌曲都是非常好的表現形式。

“文化下鄉”活動就是一個普及文化,刺激底層民眾意識覺醒的過程。

利益可以驅使一些創作者進行高水平地創作,在極強的文化氛圍之下,更多的創作者加入進來,使得大明帝國的文化作品在崇禎二年後半年出現了井噴式爆發的場景。

優秀的漢文化書籍,被“皇明翻譯館”翻譯成各種語言,

作為文化普及教材帶到蒙古地區,扶桑境內等各處擁有自己語言文化的地方,透過漢文化的魅力來讓這些人主動融入大明帝國。

大明帝國是一個包容的國度,可以允許其它文化的進入,也可以允許其它國家的人進入。

蕭升和朱由檢始終認為,武器只是一種開啟戰爭的手段,而文化才是結束戰爭的東西,大明帝國想要真正地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就是要兩步一起走。

透過強大的火器征服,然後再透過神秘的文化將其同化,總有一天,這個世界會變成人人嚮往成為一個大明帝國的人的美好時代。

文化的傳播和感染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需要時間沉澱的過程,所以並不能說等戰爭結束,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再去做這件事,而是要在任何時候,無論是否有戰爭,戰爭開始還是結束,都要持之以恆地傳播優秀的華夏文化。

這麼好的東西,就不應該被埋沒。

優秀的文化是屬於全世界的財富,大明帝國不是一個吝嗇的國家,願意主動地去和各個國家分享,而如果你拒絕,那就是不識抬舉了。

當各地的人聚集到一起的時候,那一定是在大明帝國。

崇禎三年,在計劃之中,大明帝國要暫時地停止戰爭,至少說,在本土周邊的戰爭要停止,積極地促進貿易的往來,達到一個文化交流的和平狀態。

當然,對外的戰爭並不會停止。

主要的戰爭還是集中在東南亞和印尼西亞等地區。

崇禎二年九月份,在大明帝國東南道軍機處的授意之下,被封為南通伯的李萬慶帶領一些大明帝國的士兵分別為馬打藍王國和萬丹王國建立起來了兩萬人的聯軍。

十一月份,訓練了兩個月的兩國聯軍,在大明帝國軍官的帶領下,分別以兩個國家的名義對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以及周邊群島進行了征伐。

被大明帝國士兵陸續淘汰的前膛燧發槍,在這些落後的土著人眼中,那就是真正的大殺器。

硝煙味在兩片島嶼上空瀰漫。

最頑固的敵人還是處於馬六甲海峽的荷蘭人,這裡原本被西班牙人佔領,後來被荷蘭人搶了過來。

如今,這些邪惡的侵略者遭到了正義的土著軍隊的瘋狂反擊。

原本不怕土著放在眼裡的西方侵略者,這一次感受到了拿到先進武器的可怕之處。

當們看到原本連鋼刀都無法裝備齊整的印度尼西亞土著軍隊帶著數萬支先進的燧發槍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很多人一度認為自己是在做夢。

他們明明連鋼鐵都沒有多少,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先進的火器?

很多人帶著疑惑和不解離開了人世。

原本被他們壓迫的無比悽慘的土著人,這一次終於有了報仇的機會,那可真是瘋了一樣地對這些人進行報復,最後還是大明帝國的軍官出面,才保下十幾個荷蘭人。

倒不是李萬慶他們有了什麼憐憫之心,這些人還有一些用處,比如詢問一些情報等等。

戰爭獲勝,馬六甲海峽在大明帝國的幫助下,重新回到了印度尼西亞土著國家馬打藍王國的手中。

而馬打藍王國的國王,為了感激大明帝國對其的幫助和支援,願意把馬六甲海峽以及周邊部分陸地和海洋地區以十萬枚銀元的價格永久地賣給大明帝國。

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七號,兩國簽訂了《馬六甲海峽以及其周邊地區的交易協定》,正式在國際上確認了這件事。

當天,李萬慶通知呂宋島和爪哇島駐軍分出一部分軍隊對這裡進行佔領,並且在荷蘭人的軍事基地的基礎上,加強防禦,建立屬於大明帝國的軍事領地。

馬六甲海峽是東西方貿易航道的咽喉地區,只要控制了這裡,基本上也就等於控制了這一條航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大明帝國的東南亞海域戰略之中,馬六甲海峽的掌握是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一環。

沒有之一。

馬來半島上還有著另外一股土著的存在。

柔佛素丹國是16世紀初馬來半島建立的第二個***封建國家。亦譯“柔佛王國”。

西曆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出兵佔領馬六甲素丹國首都馬六甲。

17世紀初葉,荷蘭、英國殖民者相繼入侵。

當然,現在英格蘭人還沒有來。

馬打蘭王國的軍隊將荷蘭人消滅,這裡自然也歸屬於馬打蘭王國所有。

至於說柔佛王國,它雖然還存在,但其政權過於弱小,是無法掌控這片地區的。

對大明帝國來說,馬打蘭王國獨自佔領這塊地區,更加有利於大明帝國對馬六甲海峽的統治。

大明帝國是一個正義的國家,不會支援其他國家去侵略另外一個國家。

所以,李萬慶將屬於大明帝國的士兵和軍官都帶到馬六甲海峽附近,並不參與馬打蘭王國的軍隊對柔佛王國其它地區的佔領。

崇禎二年十二月二十一號,柔佛王國的王室被馬打蘭王國消滅,土地也被佔領了大半,這意味著,柔佛王國已經被消滅吞併了。

對那些受到戰爭災害的土著人,大明帝國熱衷於救助他們,給他們一份安定的工作,幫助他們活下去。

馬六甲海峽兩岸的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物力好解決,直接通知呂宋那邊就可以獲得豐富的物資。

但人力是無法抽調的,畢竟呂宋那邊新開了很多的礦場和工廠,需要大量的人手搞建設。

而那些受戰爭苦難,朝不保夕的柔佛王國的土著,必然是願意來到這邊工廠進行工作的。

至少,這邊可以讓他們吃飽飯,有個安心的地方休息。

於是,大明帝國一邊譴責馬打蘭王國對其他國家入侵的不道義行為,一邊積極的促進柔佛王國人口的遷移。

建設過程中有很多的危險因素,這些都需要考慮到,但也會有意外。

所以,為了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大源帝國的百姓生命安全不受到威脅,這種危險度很高的事情還是交給柔佛王國的人來做。

掌控馬六甲海峽之後,下一步的計劃就是要連通亞洲到歐洲的航線。

盧修斯被派遣到荷蘭王國作溝通,溝通無效之後直接返回了大明帝國這邊,於十月底才到達。

根據盧修斯的描述,荷蘭王國分明是想立即和大明帝國開戰。

然而,等到崇禎三年,也沒有見到有荷蘭的軍隊來到這邊。

大明帝國積極地對馬六甲地區進行建設,主要的部分並不是在軍事方面,而是在建立港口和貿易城市。

強大的海防依靠的並不是岸防系統,而是一支足夠強大的艦隊。

大明帝國南海水師艦隊就是這樣的一支艦隊。

大明帝國東南沿海地區,南海水師艦隊已經沒有了對手,就連海盜也是找不到了。

如今,大明帝國的軍事戰略中心轉移,南海水師艦隊的戰略中心也就隨之來到了這邊。

鄭芝龍下令在瓊州島建立港口和軍事基地,作為南海水師艦隊在南海地區的大本營。

瓊州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流放犯人的地方,可以說,這裡為數不多的人也都是犯人的後代。

可是,他們的父輩甚至更高輩犯下的罪行,和他們沒有直接的關係。

這裡的條件是十分落後的,甚至因為地域差異,導致這裡的語言都已經和大明帝國的語言產生了巨大的差異。

但,毫無疑問,他們都是華夏人,都是大明帝國的人。

就像這裡一直都是大明帝國的領土一樣,這裡的人在看到大明帝國的軍隊之後,並沒有表現出如同其他地區土著那樣的懼怕。

在經過一番交流之後,透過文字,很快就達成了一致。

文字,絕對是最偉大的發明。

它是溝通的橋樑。

尤其是華夏文字。無論你是哪裡的人,用的什麼樣的方言,只要是寫下漢字,那麼溝通就沒有什麼障礙。

於是,崇禎二年十一月十二號,大明帝國瓊州海港基地建設完成,同步建造完工的還有煌夏瓊州造船廠。

這裡的造船廠,只是商用船舶製造廠,專門製造貨運蒸汽輪船的。

毫無疑問,這個造船廠生產的輪船,就是為了滿足馬六甲海峽兩邊的貿易而誕生的。

西方國家遠渡重洋,貿易一次船隻數量並不多,主要是木製風帆戰船遠距離航行的風險太大了。

一旦沉沒,損失的可不僅僅是自己,或者某個貿易公司,而是方方面面的地方。

而使用穹甲蒸汽輪船就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或者說風險小一些。

大明帝國一旦開啟馬六甲海峽航運,那麼就會直接組建一支上百艘蒸汽貨輪的商業團隊。

貿易數額到時候直接給西方達成一年的指標。

佔領馬六甲海峽之後,印度尼西亞地區就陷入了相對平和的階段。

就像是開始策劃的那樣,戰爭到崇禎三年進入一個新的狀態。

不能再以武力征服為主,對已經征服的地區,更要努力做到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