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再造大明:崇禎有個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0章:斬盡殺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0章:斬盡殺絕

扶桑被消滅是必然的。

大明帝國需要儘快的掌握扶桑的銀礦和金礦,進而確立銀本位的貨幣制度。

現在受到南宋的統治的影響,中原大地上使用的貨幣是銅幣,而現在的經濟發展,嚴重受到了貨幣發展的制約。

中原地區本來就缺少銅礦,銅錢獲利又少,發行起來根本沒有多大的利潤。

而同時,南宋製作銅錢的速度遠遠無法滿足生產和商業發展的需要。

進而,催生了票號和交子這種早期的銀行和紙幣的出現。

大明帝國已經具有了非常成熟的銀幣製作技術,而銀本位制度,也是保證大明帝國的經濟可以快速輻射全球的關鍵。

銀幣會和銀鈔一起發行,銀鈔直接替代銅幣,這樣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最有力的幫助。

扶桑的銀礦非常豐富,加上現在的扶桑對那些礦產還沒有有效地開發,大明帝國完全可以用這一處銀礦支撐起整個帝國的初期白銀消耗。

當然,其它地方的銀礦,大明帝國也不會放過,只是需要一步步來。

當務之急,是獲取扶桑銀礦以維持初期“大明皇家銀行”的貨幣儲備金需求。

皇家銀行只是一個開始,在大明帝國時空,有著煌夏銀行和皇家銀行進行競爭,而在這邊,煌夏銀行並不準備入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個世界的財富足以令一些人徹底拋棄道德和法律的約束,純粹的商業組織是無法受控的。

所以蕭升和朱由檢一致認為,新世界的銀行只能是國有控股的方式存在。

陸續還會建立大明建設銀行,大明農業銀行,大明工業銀行與大明商業銀行四家國有銀行,彼此之間形成競爭,分別對不同身份的使用者給予幫助。

經歷了金國導致的戰亂,重新獲得一統之後的中原王朝土地上,經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恢復,尤其是貨幣的製作和使用流通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

私人鑄造貨幣,利用鐵質貨幣混雜銅幣,以及銅錢的成色極差等等,導致貨幣體系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大明帝國想要發展經濟,發展工商業,必須要先整頓貨幣。

大明帝國是從另一個時空過來的,全新政權不用考慮舊有的任何一個貴族或者一方勢力體系。

所以,他想要做一件事,只管去做,不用擔心其中牽扯多少人的利益,誰敢跳出來,就滅了他,有另外的一整個世界作為後盾,多少浪費都是無所謂的。

大明帝國在南宋時空這邊的都城最終確定為開封,以此作為新帝國的帝都,也就是全國經濟文化中心。

對這個新帝都的建設,由煌夏建築商會全責承包,預計建設成為第一個近現代化大型城市。

從道路交通系統,水利供應系統,電能供應系統到商業區域,工業區域等規劃,都是早已經在大明帝國時空那邊做好的預案。

戰亂之後,相當於全國經歷了一場大的災難,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以工代賑,以工錢的方式推動銀元和銀鈔流通到社會之中,進而用這種新的,優質的貨幣驅逐劣質的貨幣。

當然,在同時,對所有的私人鑄幣廠和金,銀,銅等礦場進行查封。

所有的資源都是屬於大明帝國的國有資產,而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家族的產業。

對一些主動上交的個人或者家族,大明帝國提供兩種選擇。

第一種是大明帝國出一部分錢,對礦場上的裝置已經工人進行贖買,雖然給的不多,但至少也是給了。

另外一個選擇就是,讓那些被家族或者個人掌握的礦產成立股份有限公司,那些人獲得一部分股份,接受分紅,不插手管理。

從長遠來看,當然是第二個選擇更加有利,畢竟理論上開礦不會虧錢,相當於每年固定拿到一筆豐厚的分紅,何樂而不為呢?

但就是有一些人想不開,他們認為那些礦產都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於是就以一些人開始鬧事,甚至衝擊官府。

大明帝國對這些人的態度,那就是四個字,斬盡殺絕。

逮到一個殺一個,絕對不讓他們有任何僥倖的心理。

大明帝國保護的是哪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了整個華夏民族,或者說,為了這個國家而努力奮鬥的百姓,而不是那些有野心,不知進退,惹是生非的敗類。

任何一個敢於動搖國家統治的人,都是只有一個下場。

隨著大明帝國對扶桑的征服進度推進,大量的扶桑奴隸被送到大明的國土之上,來進行道路網的建設工作。

對內發展,對外的戰爭也並沒有停止。

東邊小國,高麗,扶桑,琉球都已經歸附,澎湖也已經建立了布政司,基本上宣告了平定。

但是在南邊和西邊,仍然有一些土地是被異族佔領著。

比如西北地區,此時正處於夏仁宗時期統治的西夏國。

在這一時期,西夏文化思想的發展到達高峰,對金朝大致上處於和平狀態。但是他重文輕武、務虛廢實的方式,使西夏軍力逐步走向衰落。

大金國忽然滅亡,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措手不及的事情。

原本,在大明帝國北伐大金國初期,他們想要趁機佔領一部分土地,但是岳飛派嶽雲等岳家軍將領率軍駐守西安等地,讓他們暫時放下了這個想法。

之後,大金國在極短時間之內滅亡,更是讓他們意識到了這個新出現的國家是多麼強大,當然不敢繼續造次。

他們派出了使者刺探大明帝國對西夏的態度,還不等傳回訊息,南宋被大明帝國覆滅的訊息先傳回來了。

這下,不管大明帝國是什麼態度,他們都不敢主動挑起什麼事端了。

等到大明帝國的態度表明的時候,就是曹變蛟率領兩萬士兵向西夏進軍的時候。

西夏國主此時權力衰微,被宋朝降將任得敬把持大權,這一次得知大明帝國派軍隊來討伐攻打,也是由他親自掛帥,足足調集了十萬人,試圖一次讓大明帝國認識到西夏的強大。

任得敬此時權力在握,已經有些膨脹了,他雖然知道大明帝國很強大,但並不認為區區兩萬人能夠戰勝西夏十萬人。

他甚至以為,或許還可以趁機從這場戰爭之中獲取到一些利益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