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超級娛樂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五章 開始拍攝(求花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五章 開始拍攝(求花求訂閱)

農曆二月二十日。

《建國大業》的記者會在北京召開了。

子衿以及兩位副導率張國立、唐國強、陳坤、陳好等主演出席。唐國強飾演;張國立將扮演蔣介石,陳坤則會扮演他的長子蔣經國;陳好則將飾演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

在亮相的演員中,以張國立和陳坤這對“蔣家父子”最為引人注目。已經留起小鬍子的光頭張國立頗有蔣介石的神韻。

不過在記者問及張國立這身形象是不是為了這部電影而特意打扮的,張國立表示:自己其實很想演這個角色,但奈何自己這幅長相和毛主席的差別實在太大了。

當記者問及韓三平和黃建新為何甘願做個副導時。兩人一致表示,自己之所以加入《建國大業》拍攝劇組,主要是想與子衿學習他的拍攝手法。

的確。自從子衿的《神話》上映以來,他的拍攝手法就被各大導演拿去做過研究,最後發現,這種拍攝手法比好萊塢還要先進。

而且,神話中多達數十臺攝像機同時開啟拍攝,其中的拍攝技巧是國內許多導演想要學習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內港臺三地,有不少導演想要加入到《建國大業》劇組中去。

子衿也沒多想,就直接答應了,讓他們幫忙做一些劇務中的事情。

正因為他的大方,讓劇組劇務的人數,增加到了五百名。為了杜絕混亂,子衿和兩位副導演商量了下,將他們分開來。那些前來學習的導演,並沒有給他們安排多少活兒,這也算是他買個人情給對方,以後好為自己方便。

說遠了。

各家媒體的記者在得到這些名導對子衿的推崇後,紛紛將目標對向了他。

“張先生,我們大家都知道,你並非是科班出生,但是你的導演技術是到底從何學來的,你能否跟我們大家說說嗎?”一記者問道。

子衿的導演能力,自然是跟天娛系統學的。但是有關天娛系統的一切他都不會向第二個人透露,因為這東西太不可思議了。而且,他也怕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關於我的導演能力,我基本上都自己摸索出來的。每次拍一個鏡頭時,我都會琢磨,到底用什麼樣的手法,才能將畫面完美的呈現出來。在拍攝《原始碼》時,我嘗試了一下,不過在鏡頭融合時出了一點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原始碼》這部片子的中間和後半段那幾個鏡頭中有一些影層。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嘗試,鏡頭的合成,終於在《神話》中的不老藥爭奪戰和天宮那一段完美的實現出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的確,子衿說的一點也沒錯,有關多個鏡頭合成,他雖然與系統學習過,但是並不熟練,他是在《原始碼》製作完成後,經過反覆地練習才成功的。

“看來天才也是要學習的。”一個記者笑了笑,道:“張子衿先生,《建國大業》這部獻給國家的影片,其總投資有多少?還有演員的片酬問題,你該又如何分配?”

子衿笑道:“這部片子的投資大約在兩到三億左右,至於演員的片酬……我們將全部納入國家傷殘士兵的基金。而且,這部片子所有票房收入將全部納入到國家傷殘士兵的福利基金中去。”

“對了張先生,你說今年要釋出新書,你這次又導演《建國大業》這部史詩級的大片,你能忙的過來嗎?”另外一家媒體記者問道。

子衿笑道:“新書可定是要發的,不過要推遲到六月中旬。而且,關於我之前提到國的一些國術,在《建國大業》中會有所展示,到時候大家可以一睹為快我們華夏民族的魁寶級武技了。”

“張先生你說的國術,我到現在還無法理解其內涵,他與我們現在的武技有什麼不同?”這是中央臺的記者問的問題。

對於子衿在春晚上所說的國術,到現在為止,除了那些武術世家外,普通人還真不清楚這國術的含義。

“所為國術,是指我們國家傳統的武術。也是對武術的尊稱,凸顯其強身衛國的重要性。簡單的解釋就是指只殺敵,不表演的武術,就叫國術。好了……關於這點,我會在新書《龍蛇演義》中會有所描述,大家現在還是將問題放在《建國大業》上吧。”子衿笑著道。

記者會一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各家媒體幾乎對這次出席的演員,全都問了個遍。

記者會結束後,子衿和兩位副導演以及劇組全體人員都忙活了起來。

所謂人多力量大,再加上子衿和兩位副導演的相互配合,所有人員演員的安排都井井有條,絲毫沒有出現混亂的情況。

二月二十八日,《建國大業》正式開機拍攝。

而第一個鏡頭卻是在天空中。

正是周恩來等中共領導前去與蔣介石會面的路上。

為了還原歷史的真像,二戰時期的戰機都是國家提供的。不過為了安全問題,那些飛機只不過是在天上飛了一圈,而子衿他們卻是在現代的飛機艙室裡拍攝的。到時候只要將兩者融合一下就可以了。

說起來,第一個鏡頭拍攝很簡單,但是這是一部先給國家的紀念日禮物,自然要坐到精益求精,包括子衿在內,所有人都不敢有絲毫大意。所以,這鏡頭依舊拍攝了五次才算透過。

畫面一轉,在上海浦江飯店拍攝接下來的重慶談判的戲份。

在幾十位“賓客”中,一身深色海軍服裝打扮的李連杰很自然成為全場焦點。

飾演蔣介石的張國立與飾演的唐國強並肩走過時,李連杰一個標準軍禮向兩位領袖問好。三人的對手戲到此為止。而後李連杰端起酒杯,與身旁的另一位賓客攀談起來,期間,李連杰只有三句臺詞。對方讚賞其在抗戰中的英勇表現,李連杰飾演的陳紹寬謙虛以對,表示為國為民理所應當。而之後因對方提及戰爭還將繼續,李連杰立時換了口氣,反問“打什麼打?中國人打中國人?”

就這麼一個鏡頭的戲,但李連杰還是花了近一天的時間。因為中間不斷有干擾,李連杰被迫“NG”了六七次。當結束了自己的戲份後,被記者問及來客串的感受時,李連杰答非所問道:“我為祖國祝福而來,為慈善事業而來。”

這場戲,除了李連杰之外還有王學圻、胡軍以及劉儀偉。到是劉儀偉有些得意,表示自己比李連杰多一句臺詞,總共有四句。

拍攝並非是一地拍攝的,而是分成了三地。子衿負責一場,兩位副導演各扶著一場,為了防範在拍攝時出現漏洞或者不銜接的情況,每天拍攝完後,子衿都要對一天三人所拍攝的鏡頭進行稽核把關。

當然這種三地拍攝,只不過是在不重要的戲份上。而在那些大場面上,都是由子衿來完成全域性的掌控。

隨著拍攝的深入,劇情轉載到了延安被攻陷,中共撤離延安這一場戲。在前世的建國大業中,這場戰爭並沒有描繪清楚,但是子衿卻在這裡增加了戲份。將整個戰爭場面全數地拍攝了出來。

不過這場戲的規模並不大,但是子衿用他獨特的拍攝手法,將戰場的嚴酷完全的表現了出來。

這次,子衿他展現出來的拍攝手法,以及對盡頭的控制和人員的排程,時著是讓其他導演大開了眼見。

說起來天娛系統中的導演學習,裡面的拍攝手法,可是要比這個時代領先了近三四十年。大家自然而然感覺他的拍攝方法和技術很新鮮很先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