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亂世奴隸:大遼王妃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0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0章

這才是西夏的帝王!西平王終於綻開滿意的笑容。大掌重擊向桌面,道:“好,元昊,父皇果真沒有看錯人,你若是我拓拔德明的兒子,他日,定要完成祖父遺願。凌駕於漢人之上,叫那些漢人提及拓拔元昊威名便望而生畏,如今中原皇帝無能,正是我西夏的大好機會,契丹新帝年幼,暫不足為懼,但那耶律炎卻是我們心腹大患,元昊,父皇已決定,讓你與契丹王室和親,擇日迎娶興平公主,你可願意!”

和親?

李元昊一怔,那便是娶為正妃。此事一成,便是契丹與西夏結盟之日。雖說安寧不可能萬古流長,但至少,新帝成人之前,契丹不會擾我西夏,也是我國休養喘息之機,百利而無一害。

“兒臣但憑父王做主!”

元昊跪拜謝恩,黑眸間一抹利光驚速掠過,消失無蹤。

“快起來!”西平王伸手親自扶起兒子,滿意的看著他成熟的面孔,早已脫了兒時的稚氣,雙手緊緊握緊他粗壯的臂膀,不久,這雙強臂將代他撐起整片山河。

想及,不由幽嘆,佈滿皺紋的眼瞼下,老淚縱橫:“好兒子,你是西夏的驕傲,此次和親事關西夏生死存亡,父王代舉千萬百姓謝過你了!”

心中一大事終於了了,他只有兩個兒子,元明不爭氣,元昊有勇有謀,興平公主本就是景宗愛女,若嫁於元明,定無法堵住契丹人的嘴,反倒給了他們挑釁的機會。

遼人陰險,放眼西夏,唯有元昊能與之對抗,元明的慘敗早已註定,只怪,他生錯在帝王家,是為李元昊的弟弟。

罷了!

西平王踱回到位置邊,再次坐下,閉上滿足的雙眼。

“父王,若是無事,兒臣先行退下了!”

李元昊退了出去,墨黑斗篷被風吹開,張牙舞爪般桀驁。

當空刺下的陽光弦麗耀眼。他抬起手遮住額頭。

深邃的視線,一眸陰幽。

“和親,耶律興平……”

眼前,似乎又浮起另一個影子。

“鳳姐姐,那個人倒底是誰?李元明的人?”

麟兒緊握雙手,口氣陰鷙得厲害,連黑亮的瞳眸亦沉下了光彩被墨波成漆黑,深幽不見底。

清冷的風將空氣吹淡,天空中搖曳的朵朵白雲隨之而去不知飄向何方?

雖不解為何麟兒會毫不掩飾心中的邪佞,但從其身體周圍散發而來絕寒的戾氣足以令她正視。

微轉過視線投向身後,勾起嘲諷的弧度,深沉的視線投向身旁綻開的鮮花,它們永遠比自已的心更豔麗,璀璨。

“他的確是李元明身邊的人,誰也不知道他的底細,是個怪人,也是個壞人!”

犀利的厲言吐出,掩不住一眸厭惡。天舞伸出手輕輕撫摸著眼前的花朵,很輕,很輕,生怕碰傷了它們。

聽了回答,麟兒稍收了戾氣,深深閉起雙眼,剎那,睜開。被陽光照耀萬花似錦鮮亮奪目的光彩盡數收入眸中,五彩繽紛。

從那含笑的唇間幽幽道出堅定的話語:“李元明去過中原吧!一定!否則,怎會遇到他呢?”

“你說什麼?麟兒?”天舞不解,尤其是她豁然開朗的表情,神彩飛揚,正如那翩翩香風悠揚徘徊。

“沒什麼。”麟兒嗤笑,踱起步子擦過天舞的身側,精銳的黑眸投向遠處鎖定了隱匿的目標,烙在唇角的笑容瞬間化做邪惡的噬血殘笑,發人心寒。“是上天註定嗎?西夏,本就是我生命中的一站!”

“麟兒?”

飛揚的青絲從眼前掠過,忽而遮住視線,麟兒的身影忽明忽暗,似乎被什麼陰影遮住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宋朝使臣依時而至,西夏舉國盛情歡迎。那宋使趾高氣揚,氣焰非比尋常的囂張。方一上殿堂,用那雙鄙視的雙眼剮了四面八方一眼,隨即挺起肚子,道:“本官乃大宋正二品御史,奉真宗陛下之命前來,西平王,貴國歲幣是否已準備好了?”

其毫不掩飾的鄙夷,輕蔑的口氣惹得堂上百官憤概。

西平王悠悠一笑,將視線轉而看向站於左側的元昊,面對挑釁,他依舊佇立,神情平靜坦然,似乎對於公然的叫囂未當做一回事。

好定力!

西平王暗暗讚歎,宋朝使臣十年如一日,無一不囂張跋扈,更是藉著出使之名趁機揩油。盛極必衰,中原是什麼樣情形,在這虎狼各盤距一方的天下,趙恆依然夜夜歌舞笙平,真得呃謝祖上保佑。

下面一片譁然,然而,党項人常年屈於漢人之下,對於來使亦是敢怒不敢言。

李元明氣結,站於眾大臣前,與宋使立於平位。但觀他側面,肥頭大耳,面容粗厚擠得連眼睛也睜不開,怕又是一隻喂不飽的耗子。

雙手恨恨絞著扇子,他厲眸一閃,狠狠斥道:“我西夏年年納奉,分文不少,但今年縫天災大旱,交不上亦是在所難免,難道非要把我們逼上絕路不成?”

喧譁聲剎那驟停,空氣被凍結,無數道視線齊齊直射向李元明氣紅的面龐,含意深邃。

“這位想必就是二王子?”

宋使鼻孔一哼,陰**來,這般霸道,無理,較之面逢契丹王室之前,簡直相去甚遠。

李元明冷嗤,亦寒聲,一個字一個字咬牙切齒道:“不才正是!”話雖如此,卻無半分卑躬屈膝之意,反倒盛氣更凌於來人之上燃起灼灼戾焰。

王位上,西平王始終不發一語,雖說平日裡元明無法無開,卻是遇上民族大義,亦不會草率行事,今日雖處理得有失分寸,但也不失為他拓拔德明的兒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