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開局獲得金剛不壞天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六章要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六章要求

“見過陛下。”

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從雲頭落下,來到御花園之中。

唐太宗端坐在涼亭之中,身邊是袁天罡、魏徵、哪吒等大臣,除了他們之外,孫珏此時化身一隻鳥落在枝頭,看著這裡的情況。

孫珏此時不好以真身出現,以免讓佛門知道是他們在從中作梗,才使得他們的謀劃失敗,到時候雙方難免會生出一些衝突,之後想要從西遊之中獲得好處的難度也會增加。

“兩位免禮,賜座。”

唐太宗看著寶相莊嚴的兩位菩薩,若不是知道他們在打自己,甚至大唐的主意,光看這副賣相,還真的容易讓人心生好感。

“多謝陛下。”

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從善如流,也沒有說什麼不用之類的。

今天他們來這裡的目的不是像平常一樣裝逼,而是來談合作的,自然不能表現出高人一等的姿態。

等到兩位菩薩坐下,唐太宗目光微動:“不知道兩位菩薩此來所為何事?”

對於兩人的目的,唐太宗已經從哪吒口中知道了個大概。

此時問這話,自然是想要繼續裝傻,放鬆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心中的警惕性。

而且,他之所以將這場見面安排在這御花園,也是為了防止這兩人明目張膽的展示出“神蹟”,到時候一些人難免會被兩人所迷惑,這可不是唐太宗想要的結果。

安排在這御花園見面,這裡人跡罕至,他又只是將極為重要的大臣叫來,自然也不會出現其他的意外。

“貧僧乃是為了弘揚佛法,普度眾生而來。”

觀世音一手持著羊脂玉淨瓶,一手單掌豎起,一副慈悲為懷的模樣。

唐太宗微微一笑,對於這說辭是一點都沒有相信。

據他從哪吒口中得知,這所謂的弘揚佛法,不過是為了擴大佛門的影響力,以此來達成了某些目的而已,所謂的普度眾生不過是一個笑話而已。

唐太宗說道:“我大唐境內信奉佛教的不少,但因此變得幸福美滿的基本上沒有,請問你們是如何普度眾生的?”

“陛下,我佛慈悲,讓信眾修的是來世的善果,而非信奉佛祖,就能夠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所謂因果報應,今世受的苦難,也是上一世的果報……”

觀世音的解釋還沒有說完,便已經被袁天罡打斷:“這些東西你用來忽悠一般人也就算了,還是直接說一些有用的吧。”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作為修行之人,袁天罡很清楚,這一世的因果報應,在地府之中就會被作為依據,是放你去轉世投胎,還是被打入地獄之中接受刑罰。

等到轉世之後,前塵盡消,所謂的為來生積攢福緣,也不過就到此為止而已。

轉世投胎之後,上一世的事情已經是上一世了,與現在沒有多大的關係了。

除非是修行之人,能夠找回之前的記憶,並且接受這些記憶,如哪吒一般。

觀世音菩薩自然是認識袁天罡的,不然之前也不會找上袁守誠。

此時聽到袁天罡的話,也不惱,只是順著他的話說道:“我佛門經文,能夠導人向善,使得民眾更加的馴服,不會將自己的不幸歸結於朝廷,而是因為他自己,並且還會為了來世越發溫馴。”

“荒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怎麼能夠為了愚民而特意傳播所謂的佛法?”

哪吒厲聲呵斥,“況且我大唐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又何須所謂的佛法?”

對於統治者來說,溫馴的百姓確實更為利於統治,但是有利就有弊。

大唐四面的異族蠢蠢欲動,如今大唐勢力強盛,自然能夠鎮得住這些異族,但若是大唐勢力衰落呢?

憑藉那些沒有血性的百姓能夠保家衛國?到時候說不定就直接當個順民,投降異族了。

其他大臣也是紛紛出言應和。

能夠被唐太宗看重的大臣,自然都是有能耐之人,也是有識之士,自然不會目光短淺。

見這一套也行不通,觀世音菩薩表面上依然慈祥和藹,心中卻是有些沒底。

他們想要讓唐太宗支援西遊取經一事,甚至支援傳播佛法,目前來看,根本沒有足夠的籌碼。

他們唯一有優勢的地方就是修為。

只是因為大秦帝國的緣故,如今各方勢力都是默契的選擇在修行方面隔離各大人類王朝。

各大王朝的皇室更是不能夠修行,否則引起的後果就是各方發力,將王朝摧毀。

之前的漢朝、隋朝等都有人嘗試,結果便是導致各方默契的暗中出手,使得王朝分崩離析。

如今整個大唐王朝,除了少數一些人有修為之外,其他的不過都是些武藝高強之輩。

繼續這樣下去,等到幾百年以後,王朝之中所謂的能人異士會越來越少。

所以,即便是佛門身為三界幾大勢力之一,但是能夠給大唐王朝的條件,還真的近乎沒有。

普通的榮華富貴對於唐太宗等人來說有意義嗎?

不論從哪一方面來看,唐太宗根本沒有必要跟佛門合作,更不要說主動推廣佛法了。

他們之前的謀劃,也未嘗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緣故。

“陛下,我佛門可以保證您百年之後,下一世依然可以成為天潢貴胃,甚至您如果願意,貧僧可以接引您前往西天極樂世界,永生逍遙。”

大勢至菩薩一雙眼睛掃過諸位大臣,繼續說道:“諸位都是人中龍鳳,我佛門同樣歡迎諸位。”

眼前這些人站在王朝的頂峰,榮華富貴對於他們來說是每天都在經歷的事情,權勢、美女之類的更不用說。

因此,在大勢至菩薩看來,他們給出的籌碼,只有在長生這方面下手了。

果然,聽到大勢至菩薩開出來的條件,唐太宗有些心動。

擁有的越多,就越不願意失去現在的一切,若是能夠長生不死的話,那自然是極好的。

只是佛門僅僅是許諾他死了之後的事情,若是能夠保證他此時長生不死的話,那他肯定二話不說就答應佛門的要求。

如今只能先思慮一番,考慮究竟值不值得。

不僅是唐太宗,就連不少大臣都心動了,並且在心裡衡量起這件事情。

只有少數如袁天罡、魏徵等有修為在身之人不為所動。

哪吒更是直接開口說道:“所謂的西天極樂世界,不過是一幫被你們洗腦的人待的地方罷了,永生逍遙不過是自己騙自己而已,生死直接被你們這些人所掌控,永生逍遙不過是一個笑話。”

“至於什麼安排下一世投個好人家之類,地府自有規矩,一個兩個或許可以網開一面,但是一群人……呵呵,真當地府是你佛門的玩具?”

雖然他與唐太宗之前已經商量好了,在敲一筆竹槓之後就答應佛門傳揚佛法的要求,但那也是將佛門的所謂倚仗都敲碎之後再說,這樣才能利益最大化。

大勢至菩薩神色微微有些變化,從哪吒的言語來看,自然能夠知道這人對於佛門很是瞭解。

如此一來,一些看似挺好的籌碼,卻是打不出來了。

這時候觀世音菩薩開口:“若是佛門想要陛下支援傳揚佛法,不知道陛下想要什麼條件才能答應?”

這話一出,佛門就處在了弱勢的一方,之後就只能被動的應對。

不過現在也是沒有辦法,佛門開不出什麼唐太宗感興趣的籌碼,偏偏有求於對方,自然只能被人拿捏。

唐太宗略微一沉吟,實際上他就等著佛門鬆口,如今可謂是送上門的肥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朕想要的也很簡單,朕想要長生不死。”

如果佛門真的可以幫助他長生不死,就算是答應了傳播佛法也沒什麼。

只是很可惜,這不是佛門能夠左右的事情。

如果佛門自己帶頭破壞規矩的話,以後其他的勢力自然也會有樣學樣,到時候對於佛門來說,反倒是更為麻煩。

“請陛下見諒,陛下身為人王,想要長生不死,非佛門所能夠辦到,若是陛下是普通人,反倒是輕而易舉。”

大勢至菩薩說道:“不如這樣,陛下退位如何?這樣一來,只要陛下加入我佛門,長生不老不是什麼難事。”

只要唐太宗不坐在皇帝的位置上,那轉圜的餘地就多了。

能夠進行的操作也會多許多。

只是要唐太宗讓出皇帝的位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之所以要長生不老,既有對於生老病死的恐懼,但大部分都是對於權勢和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的不捨。

若是退位加入佛門,佛門到時候還會善待他嗎?以他看來,基本上不可能。

所以在權衡一番之後,唐太宗還是搖了搖頭。

“其實要朕答應傳播佛法一事並不難,只要佛門能夠保證大唐風調雨順百年,並且不插手政事,朕就答應這件事情。”

風調雨順百年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一點都不簡單。

百年的時間對於仙神來說,不過是一次修行的時間,但是對於凡間百姓來說,那是實打實的一段非常長的時光,都足以產生四五代人了。

若是大唐的百姓能夠順利的發展的話,到時候大唐將會變得極為的強盛,將周邊的國家盡數納入版圖將不再是虛言。

而且想要百年風調雨順,就必須有人時時刻刻的看顧著。

要知道整個南贍部洲可是籠罩在九鼎大陣之下,不能運用仙境之上的力量,想要看顧大唐整個國家,需要的人手就不少。

而且這可是與天庭的意願相衝突。

如果百年風調雨順,還有多少人會信仰神靈?到時候許多神靈說不定會斷絕香火。

比如四海龍王,雷公電母等,到時候還用得著他們嗎?

這件事情牽一髮而動全身,看似簡單,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當然,以佛門的勢力,還有其與天庭錯綜複雜的聯絡,或許也不是太難?

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對視一眼,不知道在秘密交流什麼。

最終,觀世音菩薩開口答應了下來:“貧僧答應陛下的要求,也希望陛下能夠記得自己的承諾。”

唐太宗見觀世音菩薩似乎沒有多少猶豫就答應下來,有些後悔沒有將時間再拉長一些。

“朕說話一言九鼎,既然答應了就不會反悔,倒是佛門,可不要過河拆橋,達成自己的目的之後就不認賬。”

“陛下放心,若是佛門沒能履行諾言,您大可以將大唐境內的佛寺盡數搗毀,讓百姓不再信奉佛祖。”

觀世音菩薩斬釘截鐵的說道。

對於佛門來說,此事有些困難,但想要實現並不是太難。

至於與天庭方面的矛盾,到時候再想辦法彌補。

如今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西遊之事,其他的一切都要為這件事情讓路,就算是付出大一些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只要西遊傳經之事完成,到時候佛門氣運大增,實力必定會水漲船高,他們也跟著受益。

與之相比,保證大唐百年風調雨順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況且,若是操作得當,完全可以以此讓更多的人信奉佛教,到時候對於他們來說,反倒是一件好事。

唐太宗做出的選擇有些出乎眾位大臣的預料,只是他們也沒有反對,因為這確實對於大唐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至於之前佛門在大唐境內影響力太大的事情,一眾大臣心中早就已經生出各種心思與辦法了。

相對於天地自然,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還是佛門更好打交道。

相對來說,佛門也更好對付一些。

唐太宗朗聲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雙方之間的約定,此時此刻便生效,聽說你們佛門要派人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為表誠意,朕願意以此為開始,展現朕的誠意。”

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對視一眼,都明白了對方眼中的想法。

他們之前就感應謀劃被破壞,應該是有其他人參與進來了,如今唐太宗的話,無疑是證明了這一點。

否則唐太宗怎麼可能知道西遊的事情?

“那就多謝陛下了,取經人已經找到了,明日便帶他來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