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帝后江山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三章 一個亡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三章 一個亡靈

房弘毅一個人坐在那裡,坐在屍體裡,他在等,等那些土瘋狂的報復。

曹秉鯤的部下,是那種大將下令把自己的腦袋斬下,都毫不猶豫照做的兵,他們聽命而去,退到縣衙裡。

石堡城地處四面環山,深林植被茂盛,一天一過雨。

此時小雨開始下起來,淋在那些死了的人和馬的無頭屍身上,人頭和馬頭像鞠球,從離開身體的那一刻,就咕嚕嚕滾到一些灰黑色的低窪處聚集,於是那重重疊疊的眼睛,死不瞑目的眼睛,就那麼瞪著你,瞪著天。到處都是斷了的人的四肢,手、腳,雨水的浸泡,讓四周血腥氣更濃了。

房師爺沒走,被淋成落湯雞,他罵房弘毅:“我還以為你有什麼本事呢,原來就是送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三年前,我就應該死了,要不是我把這個該死的喇嘛山當做了一般的土匪窩,我的兄弟們不會個個都被亂刀砍死,屍骨被禿鷲分食!所以,在你面前的是一個亡靈,靈魂不得安生的亡靈。”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能從亂刀之下活下來的原因,否則我無法解釋自己為什麼恬不知恥地立於天地之間。只為了給死去的兄弟報仇!”

啪!房弘毅的臉上被狠狠扇了一耳光,他覺得頭嗡嗡響,腦漿在裡面打晃。

房師爺使出了渾身的力氣,打的手都腫了。

“你就只想著你的兄弟!那些死了的人,你想過石堡縣的百姓將為了你的魯莽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即使被悍匪禍害,也捨不得離開這裡,盼著朝廷能把喇嘛山的土匪一窩端了。就這麼在等待中,他們失去了辛辛苦苦種的糧食,牲畜和錢財妻子女兒。如今你們來了,沒爭取到陰燦和陰有承父子倆的一名援兵,反倒逞一時之勇,殺了那麼多的土匪,他們怎麼會罷休?這已經不是給他們上供糧食錢財美女就能解決的了。他們會把全縣城周邊幾萬人殺光!”

“不會的!我在這裡等,我會跟他們說,這是我一人所為,跟所有人無關!隨他們把我的頭割下來,高掛在城門樓上!”

房弘毅慷慨激昂的毫無底氣,他確定土匪們殺了他之後,會把這地方變成一個屠宰場。

老天!難道我給兄弟們報了仇,又害了一縣的百姓?

他連酒都喝不下了,他知道,自己闖下滔天大禍,皇帝初登基,就算聽從陰燦之請,棄縣保城,遷民於內。也不會招來百官非議,可要是一縣的百姓死於非命,那皇帝此舉會大失民心,就算發了罪己詔書,也是不能服眾的,祁王勢必拿這個大做文章,皇位也岌岌可危了。

他心裡叫喊:陛下,臣負了您的信任!!

整整一夜,天大亮了,土匪們來了,不過只有幾十個,他們把他捆的像個粽子,他說:把我剁成餡兒,做成獅子頭好了,但不要傷害我的百姓……這句話他說了幾十次,沒有得到回答,他們像是打算把他帶到喇嘛山受審,

他被蒙著眼睛,繩子勒住嘴巴,他像一個待宰的牲口,蜷縮在麻袋裡,麻袋口也是被扎住的,被橫放在了馬上,顛沛著。

心長到耳朵上,上山的路上,他全神貫注聽著周圍的聲音,在心裡做著記號,風的方向,鳥叫聲,鼻子聞見青草的氣息,他計算著離多久有馬糞的味道……作為六扇門的神捕,他擅長追蹤術,有著狗的聽覺和嗅覺,可他聽著聽著就放棄了,他沒有命原路返回。

後來,他被從馬上扔下去,身子著地,不太疼,聽著是扔在草裡了,死亡的路總是相當漫長,閻王殿的審訊,他等了太久……

房師爺和留守的七百兵士過了目不交睫的戰戰兢兢的兩天兩夜,房弘毅那邊毫無訊息,不過想想就知道,他只有兩條路,一個是被砍下腦袋,一個是投降土匪。

這期間,派去給石堡城關的守將廓州刺史陰有承求救的人回話:喇嘛山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數年來,剿匪都損兵折將,刺史大人差一點兒烏紗不保。才求瀚南軍都統帥陰燦上書一力主張棄縣保關,遷出百姓。皇帝卻駁回上書,所以這次委實不能再和皇帝那般輕率,拿手下士兵的性命來開玩笑。

他這官腔打的委實為什麼漏洞可尋,話裡滿是輕視年輕皇帝的意思。

於是,城裡的百姓扶老攜幼,推著車馬行李逃難,乍然離開生活了一百年的故土,一路號哭,聲震於天。

有上百個倔強的老人打死也不離開,任憑家人苦勸,也雷大不動,然後父子爺孫骨肉拋閃,悽慘之狀,聞者淚下。

訊息傳到大都,朝臣們紛紛上書稱,皇帝用人不當,縣尉房弘毅先是輕舉妄動,最後,又害怕報復,投降了悍匪,縣令江華更是罪該萬死,居然視自己治下的百姓性命如螻蟻,貪生怕死,連人都失蹤了。

緊接著,更壞的訊息傳來,有細作報,烏鵲國以金涼國皇帝矯詔繼位,名不正言不順之名,撕毀盟約,已經在七克關陸續駐軍十餘萬,欲攻打鎖陽城關。

朝臣們的上書,已經如雪片般堆滿了皇帝的勤政殿和御景宮的書房。

烏鵲國之所以出師有名,究其原因,西宗皇帝在世時,屬意的皇位繼承人是壽王,壽王是前賢後脫脫英所出,那是皇后,之後更是由脫脫漁補位中宮,使壽王仍在中宮名位之下。這立幼之心,路人皆知。所以,有人居然建議皇帝立即禪位給壽王康,以平鄰國物議......不說也知道,這些都是脫脫黨。

成均館三千舉子受了鼓動,聯名信透過崇政院遞進朝會,要求皇帝發罪己詔,禪位給壽王康殿下,成均館的儒生在民間的讀書人中間影響巨大,一時,民怨沸騰,皇帝成了眾矢之的。

太皇太后把尊叫去,好一頓責備,新登基的皇帝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是阿,朝野震盪,暗流洶湧,朋黨羅織,上下各懷異心,此時,要想為國家,為百姓做點事,比登天還難!

東城臨罵江華房弘毅二人,嗓子都啞了,流風和脫脫宇明默然不語,太后被逼下嫁出宮,魏王豈能看著自己的女兒被欺負?(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