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帝后江山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孤煞太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一章 孤煞太后

一夕之間,改朝換代,第七代國主張紹尊繼位。

金涼國的天變了。

國都大興府的天也變了,乾旱天氣,忽然下起一場久違的大雨,熱的不正常的天氣恢復了清涼。

都城大興府的貴族都炸鍋了,被魏王府小郡主脫脫漁欺負過的紈絝們打算放鞭炮大肆慶祝,禍害終於進宮做了寡婦太后,又礙於國喪,無論如何不敢這麼做。

而魏王府卻正沉浸在悲喜交加的氣氛裡,先帝的一場壽宴沒結束,就那麼糊里糊塗到閻王老爺那報了到,而自家的小郡主也糊里糊塗從皇后一夜之間成了太后,這是什麼情況?天命孤煞星第一天進宮就硬把先帝剋死了?

事實上,全大興府的人都矚目這個天命孤煞星到底是怎麼來的,怎麼就那麼準。

據說,一夜之間承認自己就是那個預言精準的道士有上百個,幾十個道觀的門徒互相謾罵攻擊,已經快要上升到打架鬥毆的惡劣事件了。

於是,關於無賴脫脫太后的劣跡斑斑,街頭巷尾傳唱,先帝在的時候,沒人敢,如今脫脫顏飛也病了,這一回沒人堵悠悠眾口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有一點好處,人已經進宮了,而且當了孤煞太后,老天這懲罰夠重了。

但在脫脫漁看來,重新回到大興府對她來說是一場躲不過去的災難。

那個災難的中心,是兩個人,一個是她的姐姐脫脫朔華,一個是黃門侍郎流風。

流風的來歷特別,他是罪官之後,被父親買來做府裡的奴婢。

在脫脫漁七歲那年,有一次給父親脫脫顏飛背《詩經》,“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她背的慷慨激昂,父親拿著檀香扇,忍不住笑問:這麼抒情的句子,非要咬牙切齒地念出來,什麼意思?

她的小臉一揚:“非流風哥哥不嫁的意思!”

父親頓時滿頭黑線:“你長大了就不想嫁個皇子,王公?”

“不想!”

年頭太久,自己是照著戲文這麼說的,還是就是那麼想的,不得而知,反正第二天父親為了她記住並用對了詩經裡的句子,就把流風和其妹妹迴雪二人的賣身契付之一炬,隨後十六歲的流風就被父親安排在身邊做了一名九品的從事小郎官,連姓氏一欄都填的是脫流風。

姐姐當時知道了照樣不爽,和母親一起大罵她:一個傻子腦子裡哪有什麼主僕尊卑上下之分?

自後,府裡的奴婢就改稱呼,叫流風為大人,暗地裡叫他郡馬爺,還說白瞎流風大人這個人了。

一個僕從配郡主,大家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流風大人生的面如美玉,姣好若處子,風流瀟灑,精通音律,琴簫頗得脫脫顏飛真傳,明明是個僕人卻是一派貴族公子的氣質,這其實是當初脫脫顏飛買他進府的原因。

幾年的歷練,他就已經是一名堂堂的黃門侍郎了,那原本就是父親最早的職位,西漢時劉向戒子歆書就說:年少若得黃門,則要處也。

可見這個職位雖低,卻能接觸到朝廷最高機要,關通中外,十分重要。

府裡的人都佩服脫脫大人這種做法,他主要是三歲看老,一早知道這個不成器的小女兒將來要愁嫁,所以還不如趁早培養一個好了。

當年就為了這事,母親氣的臥病在床,一個堂堂的千金大小姐,只有七歲,居然要嫁給自己家的下人,這事傳出去,脫脫府的臉都丟光了。

當然,母親的臉面自然有人給她成倍地掙回來,就是大郡主脫脫朔華,那個母親收養的女兒,她只愛她。

因為這個女兒是衣一個讓所有人吃驚的神童,聰明絕頂,過目不忘。

就像一家裡總有一個有出息的孩子對應一個敗家子,脫脫朔華和脫脫漁就是這樣的一個組合。

母親常常說姐姐是福星,自從她來了,父親的官位就像戰場上沖天而起的響箭,青雲直上。

姐姐自己對這個說法也深信不疑,從父母親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父親視若親生,母親更邪乎,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以至於姐姐常常忘了自己不是他們親生的女兒。

也許事間萬事總不能都如意,脫脫府什麼都好,就只一樣,還有這麼一號親生女兒脫脫漁。

有一次,姐姐問她:你是爹孃親生的麼?相貌倒是極像父親,這可能是唯一一個證據,餘下的,你根本就是一無是處的笨蛋,而且從來不聽母親一句話,大人說往東你必往西,大人說穿紅你就著綠,大人說停,你偏要往前走兩步。

姐姐話裡的意思明顯,這樣的女兒母親不喜歡是理所當然的,可是脫脫漁不這麼想,所以越來越叛逆,母親為此傷透了心。

姐姐在一邊看著很心疼母親,所以她拼命學,什麼事都要做的最好,這樣來安慰母親,事實證明,母親和父親都以她為驕傲。

這麼做是要付出代價的,只不過受害者不是姐姐,是悲催的妹妹。

姐姐等於把妹妹所有的東西都搶走了,這麼說一點兒也不誇張,因為在孩提時代,母親就是一個孩子的全部。

父親極少回家,母親就在夜裡哄姐姐睡覺,給她講故事唱兒歌。

樓下面脫脫漁在床上蒙著被子一個人偷偷哭泣,可做姐姐的一點也不可憐她,還經常教訓她,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白天闖了禍,晚上就要付出代價。

姐姐是一張白紙,母親在上面作畫,姐姐是一塊彩泥,母親隨意捏出喜歡的形狀。久而久之,被母親灌輸,也開始討厭脫脫漁,母親想透過剝奪脫脫漁的所有來懲罰她,姐姐也開始照做。

而父親對兩個女兒的態度也大相徑庭。

脫脫朔華待人接物一派名門閨秀的大家作風,在大都的貴婦人中間口碑極好,人人稱道。

十歲時的書法,就可以在大興府書道院裡辦書法展示,十三歲做文章,大興府的士人趨之若鶩,交口稱讚此女有狀元之才,因此自幼就才名轟動京都。

就連太子都慕名前來求為側妃,但她一口回絕,心高氣傲可見一斑。

輪到脫脫漁……

“我遲早把你那幾個師傅五馬分屍,丟湖裡餵魚!”父親脫脫顏飛經常咬牙切齒把這話掛在嘴邊。

不過毫無辦法,翰林院的飽學鴻儒,哪一個教這個小女兒一天都被惡作劇整蠱的屁滾尿流,掛席而去,後來口口相傳,弄得大興府裡的讀書人對她談虎色變。

現在這幾個師傅都是她自己在市井街衢裡找的,個個拿王府西席做擋箭牌,混束修銀子為前提,能哄就哄,能蒙就蒙,也許只有無賴才教得了無賴。

姐姐之所以婉拒太子求親,是看上了流風哥哥,脫脫漁是這麼想的,因為她漸漸覺得姐姐看流風哥哥的眼神十分專注,而且,由從不跟他說話,到有一天“流風哥哥”叫出了口……

雖然那年脫脫漁只有十三歲,但是幾乎被掠奪的一無所有的她要面對再次失去,還是激發了超出年齡的敏感。

果然她猜的沒錯,之後,母親就出面要流風哥哥每天下朝回來,到姐姐的閨房裡教她彈琴,因為大興府琴藝除了父親最好的就是他了,脫脫漁沒想到全能的姐姐連彈琴也是天賦異稟,短短半年時間居然可以和流風哥哥一起演奏了。

他們是那種高山流水的莫逆知音,姐姐笑起來好美,她是那樣的青春靚麗,發育成熟,臉上散發著一種被文章薰陶的光輝,後來,她可以自己填詞譜曲了,那更是讓流風哥哥佩服的五體投地,沒辦法,姐姐才色實在太出眾,音律又是他的軟肋,他發狂一樣地愛上了那些美妙的旋律和她。

脫脫漁一直以為流風哥哥會等她自己長大,可惜沒有。

於是府裡的奴婢依舊暗地裡叫流風郡馬,不過由小郡馬變成大郡馬,只一字之差,所有的惋惜立刻變成豔羨,這才是般配的良緣佳偶。

誰也看不出來脫脫漁失落過,後來流風漸漸很少時間陪她,但還是對她很好,這讓她很感激,起碼他堅持沒聽母親和姐姐的挑唆而不理她,這就足夠了。

不過,流風哥哥和朔華姐姐的事,都瞞著父親,脫脫漁也不知道有什麼好隱瞞的,後來她想,可能是因為姐姐拒太子婚,這會對流風的前程大大不利,畢竟,將來整個國家都是太子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