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魏野仙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六章.蕉扇輕送醒骨風(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六章.蕉扇輕送醒骨風(二)

許玄齡在碧筠清居一待就是十餘載寒暑,可這十年光景也實在不怎麼輕鬆。跟著程靈素栽培靈草、耕土施肥不用說,一面還要兼修岐黃之術,給程靈素煉丹打下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正經修持他也沒落下,某位石中仙可不耐煩玩什麼戒尺敲頭、雲房傳法的把戲,東西就在這,修持次第到了,該學的也不會讓你掛科——

洞陽朱明、洞陰玄暉兩道劍符飛旋之間,散成千餘如絲劍氣,炎火、寒冰二氣交衝之間,一股銳風便化生其中,猛地在峰頭那一塊數丈高的天隕玄鐵上留下一道劍痕。

和這塊天隕玄鐵比起來,立在它頂上的那塊墨玉就是巨人和侏儒的區別,可架不住墨玉中有人緩緩論述精妙之論:

“炎氣欲上,取其動;寒氣欲下,取其靜。上下動靜之間,便成流風之勢。”

魏野的聲音從墨玉石殼中傳來,下面聽講的除了許玄齡,還有不少年輕道士端坐,可大多是目光嚴肅,表情呆滯。顯然,這些初來旁聽的弟子,於符法上還是門外漢,能做的也就是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展露給道海宗源之主看。

然而魏野卻絲毫沒有欣賞他們坐姿的興趣,說到這裡,聲音一頓,墨玉石殼半向前傾:“沒有透過青埂書院格物科初級考試的旁聽生,出去找胡教習,報名參加武道科初等班,這堂符法課,你們聽之無益。”

這一句話,頓時就趕走了一大半,不少人走的時候還不無羨慕地看了看那些有資格留下的門人。

許玄齡倒是心態平和,這十年來他不但在碧筠清居跟著程靈素這位女教習跟前苦學岐黃之術和種芝煉藥的法門,道海宗源的明道、格物、修身三大類課程也沒有落下,已經透過了青埂書院的甲種文憑考試,成績還算是優異。

以他如今的底子,若放到另一個時空點,妥妥的便是保舉一坊道官的前程,將來由鄉至縣,遍歷州郡也是說不得的。唯一的問題,就是年紀大了點,做不了幾年道官便要到退休年紀,去道海宗源的書院裡去任教習……

不過許玄齡如今一心學道,道官前程倒不是多在意。

上面魏野仍然在講授這部新推衍而出的符法:“飛雲九變真訣,從坎離之術中生出,所以根子仍在陰陽動靜之法上面。風不可見,雲飛石走,地籟聽其聲,扶搖受其力,始能見之,所以名之為‘飛雲’。水火交濟而成風雲,只是這部符法基本中的基本。下面我來演示一下這部符法如何興雲布霧——許玄齡,帶著你的閬風玄雲扇上來!”

閬風玄雲扇,便是許玄齡初入門時得賜的那柄蕉葉扇,論造型,完全就是山寨了《西遊記》裡翠雲山鐵扇公主的那把芭蕉扇。但這柄蕉葉扇,純粹是魏野為了推演飛雲九變真訣而隨手祭煉出來的試驗品,自然也談不上一扇過去,把人吹出幾千幾萬裡這樣的大神通。

許玄齡將腰間插著的閬風玄雲扇取下,雙手捧著,高舉過頭頂。這蕉葉扇下自然生出一團白雲,託著這扇兒在空中一轉,就聽著魏野繼續說道:“這閬風玄雲扇祭煉不難,上面所用的符法,皆是我道海宗源最基礎的道術。洞陽劍祝、坎水真訣、九鳳破穢真官符、混元如意法籙,這四部符法是你等入門就開始學的。但是將洞陽劍祝轉入洞陽離火,坎水真訣匹配玄霜青女真符,便是一大門檻。不少人修持至此,只得一偏,做不到融會貫通諸部符法,便談不到道行精進。下面,我便講解一下飛雲九變真訣的基礎用法,教你們如何興雲布霧。”

這堂課,講得是深入淺出、嚴肅活潑,許玄齡更是頻頻被叫到前面,配合魏野演示術法。也虧他底子打得頗為紮實,雖然墨玉石殼四周死氣時時干擾,卻也絲毫沒有露怯。

待到散堂時候,許玄齡與一眾聽講弟子正待散去,卻被魏野叫住了:“玄齡,你且隨我來。”

許玄齡不知道自家這位仙師是個什麼意思,只得跟著他下了這座眾人聽講的演正峰。

只見得一方墨玉一跳一跳地在前面走,許玄齡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面。

直到走到山下,只見一座石亭中正坐著個兩個道人。坐在主位的是位竹冠道者,身上披一件水光灩灩的青錦道服,肩上背一口竹鞘古劍。只是這年輕道者面上頗帶幾分江湖氣,那笑容讓人一看就有護著自己荷包的衝動。

坐在客位的老道人頭戴角巾,身披鶴氅,面上帶著些笑容,手中卻捏著兩支箭笑道:“你這六甲箭,只是個沙場爭勝的利器,終究差了一籌。我這穿雲箭只要祭起來,不論對頭是用小諸天雲禁真法一類騰雲之法,還是什麼青雲帕烏雲兜一類雲遁法器,被一箭射中都要落地。論起來,自然是老道勝了一籌。”

那竹冠道者搖頭道:“鮑老,你這穿雲箭可是採五金之精,費了千辛萬苦才祭煉出來。天底下也不過就這麼一支。我這六甲箭,只要初學道術之人,依著我道海宗源所傳六甲壇法修持起來,一月功夫,怕不能造百支千支,裝備成軍,便對手修成了雲遁之術,也擋不住這樣軍勢。”

這兩人正在講論不休,老道人卻站起身來一拱手道:“原來是這靈墟山的正主到了,倒不用再和這牙尖嘴利的影子饒舌。石中仙,我這番見你,道行像是更進了一步?”

魏野笑罵一聲道:“鮑老,羅真人與希夷先生都已經飛昇而去,怎的你還留戀這軟紅十丈,更有功夫到魏某這裡來喝茶談天?”

這老道人正是在碧雲山隱修的地仙鮑方祖,他笑著答道:“那陳睡仙與羅道友,都是不染風塵的清高人兒,只不過為了門人弟子,勉留世間。石中仙你這渾人一來,鬧得如此不堪,他們索性眼不見為淨,飛昇了事。然而我卻不同,素來是古道熱腸——”

對這話,一旁竹冠道者笑著插口道:“你鮑方祖終究還是出世之人,雖然古道熱腸,也不過是收些徒弟,借些法寶,做一個救急膏藥罷了。”

這話一出,鮑方祖呵呵大笑道:“你倒是不肯做救急膏藥,倒想做軒轅黃帝的事業,這等事功德雖大,孽障也多,貧道福德太薄,卻是不敢領教。”

三人談笑間,墨玉石殼中又傳來了魏野的聲音:“玄齡,這位乃是你的師叔竹冠子,如今要下山行道,我門下就你一個燕雲土著,正好做個嚮導。有什麼事,都要聽他吩咐才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