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魏野仙蹤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九章.天風排雲埋九垓(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九章.天風排雲埋九垓(九)

此方天地,上有日宮月府、五星列宿,下有九地九壘,層層安鎮,雖然可說得上地域廣大,但終究不是無限,於是構成這個世界的諸多節點——那些星宮、天府、洞天、福地、冥土、鬼獄,就像是陣局中的一個個竅眼。

這些節點所形成的屏障,確保了這方天地的內部穩定,確保了以玄門為主,相容諸般外道旁門的相對封閉體系,便是所謂的天關地鎖。

之所以說是相對封閉,那是因為這個虛空世界,原本還是有一些與外界勾連的通道的。

道門群仙飛昇上界,佛宗諸德往生淨土,都是世界內部與外部交流的固定途徑。

但是這些可以容納大神通之士到達其他世界的通道,隨著死氣的瀰漫,差不多都被封閉起來了,只有魏野開闢的那條偷渡小徑,還在勉強發揮著作用。

不過後來的事情證明,那一層從大欲界天狗道而來的死氣,連同這方天地的固有法度,雖然封閉,卻也像是一面漁網——

大魚沒法子穿過那些細小的網眼,但是小魚小蝦卻可以很容易地從那些網眼間鑽進鑽出。

比如仙道未成的道門中人,未得證果的佛宗僧尼,剛摸著傳奇邊緣的異界法師,那些玩精神異能的章魚腦袋,甚至不完全狀態的邪神化身,都可以跑進跑出。

當然,網還是網,依然固執地為這方天地阻撓著外來者的到訪。

然而黑潮孽海掩天關,迦羅文殊現法相,甚至拖著不知凡幾的虛空小界強行撞擊過來,這張網終於難承其重,處處崩解。

五城天獄之內,五天臺城,五地獄城,同時發出金催玉折般的呻吟聲,彷彿天柱將折,地維欲裂!

道經有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既然承接了天刑雷劫,演化五城天獄,那麼身為下元太一君的魏野,就必須為補天之石,必須為擎天之柱。

正是天塌下來便有高個子頂。

五方掌獄真君端坐臺城中央,通身清光自分五色,坐鎮五天臺城,安鎮五地獄城。

五色清光之中,唯有南天赤明流晶臺上,火色炎光分外鮮明,火中隱隱演化成火鴉、火鳳、火鼠、火猿、火蛟諸般火獸,又有仙官神將,戴赤瑛之冠,披赤霞之服,詠赤帝消魔之章,遙遙與北天朔單鬱絕臺相呼應。

南天赤明真君,乃是魏野斬了他在外行走的散仙真形,化成了這尊掌獄真君,在五方掌獄真君之內,與執掌雷劫天刑、制魔道律的五靈真君,恰好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也正因這兩尊真君法相的平衡,玄靈、青靈、皓靈三尊真君法相才得以在五行流變之中,得以各安其位,勉力消化著天關地鎖崩潰後,那反噬而來的衝擊力。

就算有大神通之士以法眼關照,五天臺城、五地獄城這自成天地的玄門洞天內,又有雷劫天刑之力鎮於內,無邊死氣精英化成的玉版墨符守於外,也休想看出內中關竅。

清光中,有一粒小小的丹丸暗循著諸天九曜列宿的天星法度,在五城天獄之內遊弋無定。

丹丸剔透,內中隱帶灼紅,又有淡淡雲氣流轉,自具玄妙。

其中玄雲流轉間,一霎兒隱見帝君法相,戴九旒之冕,著九章之服,玄衣纁裳,乘玄雲之輦,千真萬聖隨侍左右,總制元氣之海,度厄而延生。

一霎兒,卻又見仙山高出五雲間,有短須道人側坐峰頭,頭上黃竹道冠猶帶野氣,身披青錦道服水光瀲灩,肩頭木劍靜處囊中,手把竹簡長卷展玩。只是眉間三分輕諷,面上七分淡嘲,看似煙霞疏狂客,誰知常作補天人?

這枚丹丸便是魏野道基演化,也是魏野拆解了靈石仙胎之後,最後留下的根本。

這些年來,天下散仙妖仙覬覦靈石仙胎的有不少,但是在這些飛昇無望的貨那裡,只道是靈石仙胎如同胎膜,內中孕育真形仙體,乃是成就不壞之身的天成至寶。

但實際上,這由死氣精粹凝結而成的“靈石仙胎”,哪裡能淬鍊什麼不壞之身了?只能把真形仙體與靈石胞胎孕養成為一體。

沒錯,這樣的靈石仙胎、真形仙體,雷火不能傷、飛劍不能入,莫說什麼紫郢青索雙劍,哪怕是那根重有十萬三千五百斤的禹王定海神針鐵砸下去,也未必能敲下一點玉屑來。

如今魏野以補天大願之力,拆解了靈石仙胎為無數玉版墨符,也就將這具化為墨玉的真形仙體盡數捨去,唯有道基猶在,卻是高懸五城天獄之內,並不歸入哪一方。

五城天獄有五天掌獄真君,承接雷劫天刑之力,與這方天地的五方之位遙遙呼應,正是“上接五方天星,下制五方地嶽”之意。如果這枚魏野寄託道基的丹丸歸入任何一處臺城,那便等於魏野要以自身道行去硬接多個虛空世界的碰撞之力。

接不接得下來是一回事,可就算是接下來了,那麼這種虛空對沖、法理互融的衝蕩中,除了把魏野朝著世界主的前途再推幾步外,別無用處。

好在五城天獄以下元太淵宮為根本,下元太淵宮又是以玄門洞天之理而成就的一處虛空小界,總算給魏野留了幾分餘地——

下元太淵宮有太淵九真之設,以下元太一君之位為中心,然而下元太一君又是太淵九真之中最特殊的那一個。

當下元太淵宮完整展布的時候,下元太一君便是這套玄門體系的中樞,以帝君之相包羅萬有,掌控一切。

但當下元太淵宮遭到入侵、破壞,甚至魔染的時候,身登下元太一君的帝君本身與下元太一君之位,又是互相切割,彼此互不統屬的。

這便類似於道門三清四御之法理。

在道門齋醮法儀中,以四御統萬神,表道之用,以三清闡教門,表道之根。所以玉清、上清、太清高處太虛之高,玉皇、紫微、勾陳、后土,位天地之中,居三界之至尊。

此刻,五城天獄的五位掌獄真君便是當前統御下元太淵宮與雷劫天刑的中樞,而身為下元太一君的魏野,自斬了散仙真形化為赤明真君之後,便等若是高居雲外清虛,將種種不利影響削減至最低!

如果僅僅是北天黑潮,有五城天獄在,自然可以在“收攝萬罪”和“斷惡淨罪”間取得平衡,把一應不良影響降至最低。

但是在天關地鎖崩毀的當下,這樣的處斷就顯得有些保守了。

黑潮罪海在此刻,就成了困住魏野的最好手段,使得迦羅文殊可以輕鬆繞過魏野這個“世界的淨化閥”,借道他處,展布手腕。

丹丸中,某人手裡展開著竹簡式終端,目光卻盯著黑潮的盡頭,那一片萬罪匯成的黑海。

“耶穌的大願,我自然是佩服的,然而讓這位聖子流落在黑海上面,卻是給我找麻煩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轉眼間,丹丸一動,便到了北天朔單鬱絕臺上,似針尖,似毫芒,似微塵中的微塵,就這麼逆流而起,朝著黑海前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