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從給秦始皇安排系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李信太穩健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九章:李信太穩健了

王賁輕鬆拿下涪縣,又是沒有一場像樣的戰鬥。

涪縣在此之前徵調了大量的兵力,所以王賁又可以直接將其吸收,然後進行系統化的整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接下來依舊是不慌不忙的節奏。

拿下涪縣,意味著王賁已經可以直接面對雒縣了。

中間只隔著一個綿竹作為緩衝,但是綿竹的兵力又被盡數的調去了雒縣,基本上已經沒有可以徵調的兵力了。

王賁以近三萬人的規模,並且每天都還在不斷的擴充著部隊的規模。

就這麼狠狠的扎在涪縣,每日大張旗鼓的整軍備戰,做出一副隨時南下的跡象。

但是另外兩路可就不同了。

蒙恬在拿下廣漢屬國之後,短暫的停留了幾天,匆匆招收了三千餘士兵,其中兩千都是原來的老兵,真正徵募的只有不足一千人。

將部隊擴充至五千人之後,蒙恬便直接揮兵西進。

因為要在途中練兵,所以行進的速度並不算快。

十天之後,蒙恬拿下了蜀郡的北部門戶湔氐道,接受了一千守軍,又從隊伍中分出來了五百人留守,同時招募兵士原地訓練。

蒙恬又帶著五千五百人轉頭南下。

七天後,蒙恬拿下蠶陵,依舊是老路數,接收原地的兵馬,留下五百人駐防,同時擴充兵力訓練。

五天後,蒙恬又一次的拿下了汶江道。

八天後,蒙恬再一次拿下廣柔。

四天後,綿虒道也落入了蒙恬之手。

蒙恬用了三十四天的時間,拿下了蜀郡北部的全部五個縣道,麾下兵力擴充至八千餘人規模。

與此同時,五個縣也被蒙恬各自留下了五百人,並且不斷的招募新兵進行整訓。

連帶上剛剛入伍,還沒有訓練完成的新兵,此時蒙恬麾下的總兵力人數也超過了兩萬人。

而另一邊,李信的進展也同樣不慢。

自漢昌北上之後,李信先是拿下了沔陽,同樣的接收兵力,分出留守兵力整訓。

然後東進裹中,拿下裹中之後,李信分兵兩千北上,直撲安陽(漢中郡安陽縣,現在已經沒有這個行政編制)。

而李信本人則就在裹中原地整頓,同時大擺進攻態勢。

拿下安陽之後,兩千餘人又轉頭南下。

趁著漢中郡治所南鄭的注意力都在駐紮於裹中李信身上的同時,迅速的拿下了位於南鄭東邊的城固縣。

到了這個時候,李信已經完成了基本的戰略部署,對漢中郡治所南鄭形成了兩面夾擊的態勢。

漢中郡守見敵軍兇猛,城中人心不穩,事不可為,於是下令開城投降。

作為郡地治所,南鄭的配置要比普通的縣高了不少。

這裡的武庫開啟之後,瞬間讓李信一波肥,裝備多到把他現在所有的兵力都武裝一遍都還有餘。

反觀蒙恬的日子就沒有那麼舒服了,他還在苦苦的等待著大本營的支援呢。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李信現在打起仗來可謂是能穩則穩,基本不會出現貪功冒進的事情。

這一波讓李信的兵力也擴充到了一萬五千餘人。

而穩妥的李信,選擇將五千人留守在南鄭。

一方面是可以隨時支援周邊,而則是全力募兵,加速訓練。

李信本人則在修整了三天,待部隊慢慢消化了一部分之後,這才繼續東進。

“陛下,李將軍有些過於求穩了……”李斯不由得撓起了頭。

漢中郡的兵力不算太多,相對而言好打一些。

按照李斯原本的計劃,蒙恬拿下蜀郡北部之後,從北方給馬相施加壓力。

而李信拿到漢中郡之後,直接南下,順著巴郡一直往南打,以確保巴郡以及更靠南的犍為郡無法支援雒縣。

一個月的時間或許有些緊張,但如今兩個月都過去了,李信這才剛剛拿下漢中郡。

而按照李斯等人預想的戰事發展,此時此刻,李信至少也應該出現在臨江或者平都以南。

給李信安排那麼多的任務,就是考慮到了南鄭武庫存有整個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兵器,他可以迅速的武裝起更多的人。

結果沒想到,李信竟然失去了以往的莽勁兒。

“傳朕命令,十天之內,李信必須要出現在平都!”嬴政不免的也有些失望。

或許是滅楚之戰給他帶來的影響還沒有徹底的消散,並且在他的心中狠狠地打下了一道謹慎的印記。

前面的李信因為太莽,所以讓秦國的二十萬大軍損失慘重。

而現在的李信又因為太過於謹慎,耽誤了整體的戰局。

“現在已經等不及了,必須要在漢廷反應過來之前,徹底拿下整個蜀地!”嬴政語氣堅定道。

“令王賁,蒙恬二人即刻發動攻勢!”

嬴政的目的很簡單,他要整個蜀地。

守住漢廷的反擊並不難,但是他也不想在內患尚未解決的時候去面對漢廷的攻擊。

儘管漢廷內部混亂不堪,各地已經有了群雄割據的態勢。

但因為自己是造反,所以漢廷還是能夠召集群雄南下討伐自己的。

嬴政必須要做好面對整個漢朝的準備,所以這又決定了,在拿下蜀地之後,至少也要有半年以上的時間給嬴政來梳理蜀郡內部,同時加速練兵。

在這個大環境下,又決定了一旦嬴政公開造反,就必須要速戰速決,不能拖延時間。

好在這裡是蜀地,地形複雜,訊息相對閉塞,這裡的訊息很難傳到外面。

關於戰爭,嬴政並不需要去制定太詳細的戰術計劃,他只需要去搞一個整體的戰略規劃,然後下令去執行就可以了。

在這方面,嬴政覺得造反和統一六國是差不多的。

手下的武將都是經過實戰檢驗的,他們的能力都是能讓嬴政信任的。

所以在這裡,嬴政給了他們要比在秦國更大的自主權。

就好比這次的戰事,嬴政只說了要先拿下屬於漢廷的地方,然後再對黃巾勢力發動攻勢,然後分別給三人分配了方向。

具體怎麼配合,這仗怎麼打,嬴政是沒有插手的。

依舊在划水的扶蘇,腦袋裡在想著一個問題。

李廣的性格,是不是受到了先祖李信的影響?

雖然隔了好幾代,但這些世家都有一個特點,每一位人才,都會將自己的畢生心血整理成書,傳給下一代去學習。

不然的話,你以為人家世家為啥比普通人強?

不然的話,你以為後來就算開了科舉,給了普通平民上升的通道,最終中榜者依舊是那些貴族子弟居多?

人家的底蘊就比你強,所以你拿什麼去競爭?又拿什麼去全面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