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從給秦始皇安排系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章:大秦水車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三章:大秦水車陣

軍隊的問題看似複雜,其實卻是所有需要面臨的問題中,最為簡單的一個問題。

在如此優異的待遇下,很少會有人不動心的。

反倒是對基層的改革,讓扶蘇遲遲拿不定主意。

給錢也好,給其他的什麼也好。

基層百姓真正在意的,其實是糧食。

肉食什麼的對於他們來說都太過於虛偽了,這年頭的百姓可不知道食物的單一容易引起營養不良。

現社會的各項進展才剛剛走到需要填飽肚子而已。

扶蘇自然不能去違背這個現實情況去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所以,要想對民間有更多的改變,他首先需要解決的便是糧食的問題。

誠然,他可以依靠周邊地區的支援來短暫的解決糧食問題,可長久下去呢?

改革不是亂來,只有當產出過剩的時候,你才能將過剩的產能投入到別的地方,在不破壞現有平衡的前提下,去做出一些改變。

所以說,儘管改革已經開始,但是現如今的扶蘇,除了軍隊以外,其他的方面並不能輕易的去推出新政。

……

雲陽!

涇水東岸。

雲陽令親眼看著幾座高大的圓盤被樹立起來,隨著固定的木棍被取下,圓盤緩緩的轉動了起來。

一圈過後,便有河水順著圓盤落下,順著事先設定好的軌道進入到一座大池子內。

這裡一共有五座巨大的圓盤水車被先後樹立起來,他們共同連線著一座大池子。

而大池子的另外一端,則是連線著三個出口。

“上使,此物能夠投入使用,實乃大秦之萬幸,天下黔首之萬幸吶,下官甚至已經能夠想到今年豐收的場景了!”雲陽令興奮的指著被水車帶上來的水。

耕種最大的問題有三個,一個是土地的肥力問題,一個是水源問題,最後一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

肥力問題不難解決,及時休田就可以了。

水源問題那就沒辦法了,乾旱的時候就連人吃的水都是問題,更不要說用來耕種了。

直接將河口挖開引水過來灌溉?

想都不要想,能有這種條件的肥田,便是十畝,二十畝尋常耕地都換不來,而且還都掌握在貴族手中。

普通的百姓,只能看天吃飯。

但是現在這個問題卻解決了,水車雖然看似無關緊要,但是卻能源源不斷的將河中的水引上來,再分流到各地去。

以往距離水源遠的地方,百姓只能自己拉車來這裡打水。

河水豐富的時候還沒有關係,無非就是累了點。

可一旦河水減少,水位下降,即便有律法的約束,各個村落之間也是極其容易因為水源而發生矛盾的。

“上使,用這種小圓筒往其他地方引水,效率是不是太低了一些?而且代價也不小,下官覺得倒不如直接在地上開挖水渠把水引過去呢,這樣速度會更快一些。”雲陽令又說道。

“此策已被公子證實不可取也!”來自內史府負責下來指導水車以及水渠建造的使者笑著搖了搖頭。

“請上使明示!”雲陽令有些懵了,以往他們不都用這種方法嗎?怎麼就不可取了?

“公子令人開挖一條水渠,寬深各一尺,長百步,令人在一頭倒水二十桶,百步外滴水未收!”

“公子又令人造此圓筒為渠,同架百步遠,倒水二十桶,百步外收水十九桶餘半。”

“公子言,地面挖渠固然簡單,然途中損耗也極為可怕,圓筒代之,雖成本有所上升,但途中損耗的水源,僅一縣所廢,亦可多供應一縣所需!”

“水源充沛的時候這個問題還不重要,可一旦天氣大旱,水位下降,這個問題就會立刻凸顯出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原來如此,公子真乃大秦之福,下官欽佩!”雲陽令聽聞上使的話,心中對扶蘇便產生了敬佩之意。

這年頭的官員並沒有那麼多勾心鬥角的事情,不管同僚之間怎麼玩,但是在治理地方上面,他們是不會打任何折扣的。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官員想盡辦法也要調到靠近水源的地方為官?

一是本地糧食產量有一定的保證,二是如果自己管理的好,把本地水源借到周邊縣的話,那也是自己的政治資本,能為未來升遷加分的。

至於說靠著幾個水車夠嗎?

目前來說是夠用的,何為灌溉?

並不是後世那種水渠挖開,井房一開,等著水自己在自己的地過一遍,那叫澆地。

真正的灌溉是提著一隻水桶,用一個帶嘴的水瓢順著每一株糧食的根部一點點的灌水。

熟練的老農灌溉一畝地也就只需要十餘桶水就夠了。

並不是他們不想省事,而是打水實在太難了,灌溉高峰期,往往消耗在打水途中的時間,要比蹲在田野的時間還要多。

但是現在問題就簡單了,整個雲陽縣境內,靠近渭水的岸邊,一共有三十餘座這種水車陣。

每一個水車陣,少的也有三四座水車,多的更是有十餘座,那裡的圓筒也更粗一些。

到了後面之後會在各鄉再修建一座大水池,各鄉再修建到各村的水渠,各村自己選個合適的地方建造水池。

往後全年無休,水車一直會將河道中的水引過來,屆時百姓耕種只需要在各村的水池取水就可以了。

因為途中有很多蓄水池,所以哪怕是農忙時期,合理的安排一下,水源也是足夠用的。

同樣的,自己境內的水渠由各自來負責巡視和維護。

內史府給出的命令是農閒時期每日一巡,農忙時期每日三尋,出現問題之後,半日之內必須修好。

若有故意破壞水渠者,罰萬錢!

萬錢是什麼概念?

現在被官府判為以勞抵資的,每日作八錢,管食者,每日六錢。

就算按照八錢一天來算,他也要去做一千二百五十天的徭役才能還完罰款,也就是三年半的時間,中間還不能休息。

“你我乃是同鄉,今日我透漏些許訊息與你,能不能把握住,那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上使若有所思的看向雲陽令。

“上使請說,下官絕不辜負上使的期望!”雲陽令很有靈性的回應道。

“陛下已將內史四十二縣完全交於公子,所有決定皆有公子做主,膽敢違抗公子令者,陛下不會覺得砍一刀很費力。”

“而公子此舉,意為在保證耕種產出的同時,將一部分多餘勞力從耕種當中釋放出來。”

“接下來公子對這批人另有用處,你若是能在保證產出的同時,接下來為公子提供更多的勞力,那還用多說嗎?”

“再有,這次公子不會釋出徭令,參與與否全憑自願,有錢可拿,有飯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