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改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六章 改革

“寡人準備了一些成品,使者回國的時候可以帶回去給齊太后和齊王看完之後再做決定。”趙括沒有拒絕。

趙國的水泥質量一般,完全達不到後世的水平,但是這年頭車也沒有後世的車載重多。塞得滿滿的,最多也就兩三噸,不可能壓壞水泥路面。

趙括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也就沒有讓人繼續改進技術。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達到瓶頸了。

燒製水泥需要的溫度非常高,和鍊鐵差不多,這是趙國目前能夠達到最高的溫度,想要更進一步,只有建造高爐。

這玩意是有雛形的,就是以前的鍊銅爐,技術上只要再突破一步就行了。

然而嘴上說很容易,實際操作難度就大多了,趙國卡在這裡死活過不去。

趙括也沒有辦法,他只能確定方向是對的,然後讓工匠們繼續研究。

目前趙國主要城池都已經修建道路,邯鄲到大梁和新鄭的道路也建好了,大梁和新鄭之間的道路還在繼續建造。

如果不是楚國沒錢,趙括還想建一條到陳郢的道路,不過賣給齊國也一樣。

除了軍事實力之外,齊國其他方面實力越強,趙國能夠得到的好處越多,趙括也越高興。

趙國地盤太小了,人口也只有數百萬,即便調動全部力量,發展速度也有限,但是如果加上中原各國就不一樣了。

當然,這麼做是有一定風險的。無論是戰馬、耕牛,還是紙張、水泥,都是在增強齊國的實力,這也是齊國無法拒絕的原因。

而很多時候,這些實力轉化為軍事實力差的只是一位明君。

如果齊國出現一位明君,經濟、糧食等等短時間內便會轉化成軍隊,而且道路暢通之後,軍隊從臨淄抵達齊國任意地方,都不會超過五天。

屆時齊國必然會成為趙國大敵。

然而齊王建別的本事沒有,唯獨有一條超過了絕大部分君主,那就是長壽,歷史上一直活到齊國滅亡,最後還是被活活餓死的。

如果沒被餓死,搞不好什麼時候才能壽終正寢。

只要齊王建還在,齊國就不可能出現明君。

至於齊太后,足夠賢惠,足夠努力,但是能力上還是差的太遠了。

這個年代女子後天的教育水平遠遠不如男子,即便是有些開明的貴族,不拒絕女兒讀書學習,但也絕不會重點培養,最多在教兒子的時候,順帶教一下女兒,不會去專門授業解惑。

如果能夠有幾位名臣用心輔左,齊太后倒是有可能帶領齊國走向昌盛。

但是……並沒有。

“多謝趙王。”王孫賈俯身一禮。

“我趙齊兩國世代友好,寡人王后又是齊王之妹,寡人自然會幫助齊國。”趙括笑著說道。

“外臣一定會將趙王的話帶給我家大王。”王孫賈拱手說道,緩緩退去。

“終於處理完了。”趙括從桌子上取出一份檔案遞給劉平,“將這個檔案交給虞卿,讓他們完善一下,年底前處理好,到時候好釋出出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王真的決定作出這麼多變動?”檔案並沒有封上,劉平低頭就能看到。

“這一步是必須走的,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將趙國的潛力發揮出來。那些士卒辛辛苦苦是為了什麼?文武百官辛辛苦苦是為了什麼?包括你和賁,難道不想給後人留個基業?”趙括笑著說道。

前面先放出封地的訊息給大家打個預防針,後面再進行改革大家心中也有所準備。

劉平沉默片刻,沒有反駁。

人人都有私心,他從來沒有奢望自己能夠得到一塊封地,但是,如果有機會的話,他也絕對不會拒絕。

開疆擴土,獨闢一氏,成為一方姓氏之祖,沒有任何人能拒絕這種事。

當今華夏,每一個姓氏,都擁有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無數先輩之血浸染,無數先輩之骨累積而成。

每一個姓氏都曾為華夏添磚加瓦,開疆擴土。

這個年代的貴族還沒有腐朽,他們依然流淌著先輩滾燙的熱血,衝鋒在前,勇於殺敵,這也是他們名聲並沒有敗壞的原因。

“俺和俺兒子都沒有氏,但是俺希望俺孫子有氏。”賁撓了撓頭,嗡嗡的說道。

“努努力,早晚會有封地的,到時候就以封地為氏。”趙括拍了拍賁的肩膀,朝外面走去,賁連忙跟了上去。

虞信從劉平手中接過檔案,剛掃了一眼,不由感慨道:“大王真是大魄力!”

“跨度會不會太大了?”劉平有些擔心的說道。

“北方戎狄已經清理乾淨,秦國和魏國新敗,韓燕齊三國對我趙國沒有威脅,楚國與我趙國距離遙遠。此時不開始全面改革,難道要等秦國和魏國實力恢復嗎?屆時魏國可不一定真的會站在我趙國這邊啊。”虞信意味深長的說道。

對於改革變法,虞信沒有感到奇怪,趙國不是第一次改革變法了,天下更是每個國家都變過法。

春秋戰國本就是風雲際會的時代,各地戰亂不斷,不是在捱打就是在捱打的路上,每個國家都在竭力尋求突破,落後一步就要捱打,改革變法也早已成為家常便飯。

不過對於改革的內容,虞信還是有些驚訝的,如果再加上之前雖然沒有明說,但實際上已經是改革的部分,這次改革變法可以說涉及到方方面面了。

從農業到商業到軍事到道路到技術到教育到畜牧到制度等等。

唯一可能阻礙趙國變法的舊貴族也獲得了補償,河套永久的封地,遠比他們現在隨時可能被趙國收回的食邑強上百倍。

更何況漠南郡還有數千裡的草原,趙國除了規劃了二十個大型牧場之外,其他地方沒有足夠的人手管轄,只能扔在那裡。

國內貴族不斷湧入漠南郡,最初跟隨趙括的貴族,每家都賺的盆滿缽滿。

至於極少數沒有眼力勁的貴族,註定被碾入歷史的塵埃中。

說句不好聽的,即便是趙括不給這些人補償,那些人也得乖乖聽話。

拿下河套之後,趙國的土地足以支撐起這次變法。同時其他各國實力又沒有恢復,無法干擾趙國變法。

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