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夏桃花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3章 極速發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3章 極速發展

夏去冬來,在緊張的忙碌之中,一轉眼三四個月時間又過去,此刻距離蘇子恆一行人從西寧長途跋涉到東海府過去了一年的時間。

這一年內,東海府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說簡直日新月異,每天都在極速發展中。

東海城內的居民區已經正式修建完畢,所有的東海府的居民都搬入了兩層樓高的磚石混凝土樓房中,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那種破爛棚戶區。

但是居民區的房子並沒有停止修建,二期三期工程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因為東海縣人口不會止步於這八萬多人,還會不斷的變多。

多出來的這些人口,主要還是從東魏各個戰亂之地遷移過來,另外朱氏商行從南洋運送了好近萬的奴隸工過來,目前東海府的人口數量全部加起來已經突破十三萬,馬上要逼近十五萬。

人口的增加,房子自然要多蓋。但是這新建設的房子卻不是為新來的人準備,而是給原來工作努力的人的獎勵。

每個月都有一大批人評選為優秀勞模,將自己的房子從略窄的舊屋搬遷到新蓋好的高樓別墅中。原來空置下來的舊屋自然就成了新人居住的地方。

東海城內,除了住宅區之外,商業區和工業區都已經初步規劃完畢,準備投入建設中。行政區除了原來的東海府衙,也在朝周邊擴張。

城市中的主幹道已經完全修建好,行走在道路上,隨處可見各種馬車和雙匹馬拉的軌道車廂。原本這些軌道車廂是打算用蒸汽機牽引的,奈何目前工匠坊仿照出來的蒸汽機數量不多,而且大部分都用在工地和採礦上,用來運輸人有點奢侈。

正好以前從西寧遷徙的時候帶來了很多戰馬,加上蘇子恆基地空間中也培育不少,他偷偷轉移不少出來,對外藉口是趙氏商行從別的府縣採購的馬。

東海城內由趙氏商行出面成立一間車行,這些馬用來拉車載人最合適不過。現在車行每日的生意非常火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東海府城面積太龐大,每個地方又規劃的非常整齊。從居民住宅區到工作的商業區或工業區有一段不短的路程,每天光靠用腳走路太累了。

反正這種馬車拉的供多人乘坐的軌道車廂價格也不算很貴,也就兩個大銅錢就可以到達想去的任何地方。當然了,也可以選乘坐單獨馬車,這個價格就高了許多,起步價就要六個大銅錢,一趟路途下來,估計得花到二三十個大銅錢,不是特別有錢的人坐不起。

這兩種交通方式,其實就是蘇子恆前世地球上的公交車和計程車的區別。公交車是便民服務措施,價格自然不能太貴。蘇子恆打算等日後蒸汽機的數量上來後,將馬車軌道交通直接替換成蒸汽機軌道交通,到時候可以多增加幾節車廂,那樣就能將居民出行的價格降得更低一點。

說到銅錢,東海府的銀行已經在三個月前正式成立,掛名東海銀行。並且於上個月發行自己的貨幣,包括大小銅錢,大小銀錢和紙幣。

硬幣的發行很順利,這種用新式鑄造錢幣的機器鑄造出來的硬幣摒棄了原來大夏銅錢那種外圓內方的造型,採用的是和前世地球上一樣的實心硬幣,硬幣的正反兩面都有刻上精美的圖案,還標明了數額,是大錢幣還是小錢幣。

紙幣也發行了一套,面值分別是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這六種面額。

其中一元紙幣和一枚大的銅錢價值一樣,一百元自然就是一枚大的銀錢。小枚銀錢價值和五十元紙幣相同,蘇子恆打算等東海府的居民習慣使用紙幣後,就將硬幣中的銀錢取消,只留銅錢。

銀子和金子變成東海銀行的儲存金,不對外流通,僅做紙幣的擔保。

紙幣的發行並沒有像蘇子恆想象的那麼不順利,反而頗受歡迎。因為紙幣印刷精美,攜帶方便,還有各種合適的面值,很快就在市場上流通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此蘇子恆還有些想不通,經過趙婉兒的解釋,他才恍然大悟。這其實和東海銀行發行的硬幣有點關係,主要是它們不像大夏銅錢那樣中間是鏤空的,方便繩子串在一起放在包袱裡。

實心的硬幣要是數量多的話放包袱很不方便,經常會散落開。而現在的包袱又不像蘇子恆前世的揹包,可以嚴密無縫。它不過就是用一塊布包起來而已,若是硬幣不能串一起,很容易丟掉。

再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紙幣就在東海府內流通,有東海銀行做擔保,百姓們不用擔心用不出去。更何況大夥都將自己多餘的錢存進了銀行,手上的紙幣數量也不多,就算紙幣會虧也虧不到哪去。

為了鼓勵大夥使用紙幣,東海府內的各大商行和店鋪對於使用紙幣付賬都有優惠措施,不是有折扣就是有贈品。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紙幣也就在東海府內順利流通。就算外地的商行進入東海府貿易往來,他們也會接收紙幣,最多等他們離開東海府時,再將手中的紙幣兌換成銀票而已。

不過許多外來的商行來東海府進行貿易,大多數都是衝著東海府工業區生產的各種商品來,每次離去時都會採購滿種種的東海府特產。

比如說海鹽、棉麻紡織品、香皂、香水和高度白酒等等。

自從棉花種植下去後,蘇子恆就在東海府工業區成立了紡織坊,負責加工生產各種原料的紡織品,最主要是加工棉、麻和絲織品,至於毛紡織品因為沒有養羊的地方,毛料來源不足,暫時還沒有開始朝這方面製作。

開設紡織坊的主要原因是隨著東海府轉移的人口越來越多,男子都被安排到了工地上幹活,而女子體力不足,再加上工地上出現女子也不合適,會引來非議。

香皂和香水等工坊又用不著那麼多人,大量女子勞力沒地方安置,就會形成勞力浪費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