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武俠之恆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小儀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 小儀琳

微風拂過,池水蕩起漣漪,荷花搖曳,帶來一片清香。

一位約莫**歲的女童坐在池塘旁,褲腳拉起,一雙芒鞋置於身側,白皙如玉的腳輕輕在水面上,等水沒到腳面之後,女童慢慢搖著腳,讓水波隨著晃動。

在女童的對面,相距一個池塘處有一座涼亭,涼亭有些破舊,亭中站著兩位穿著青色僧袍的尼姑。

“儀琳這孩子悟性之高,舉世罕見,四歲便已經能夠識字讀書明理,三年時間讀遍本派所有藏書,八歲時傳授其武學,兩個月時間便修出一股內力……可惜,這孩子喜靜不喜動,不願練武。”定閒苦笑一聲,儀琳表現出來的天資,她本想把其當做下一代掌門培養,以儀琳對佛理的理解和潛力,若她們是普通的佛門寺廟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惜,這裡是恆山派,一個武林門派,一個掌門人若不會武功,就算佛法再高,又如何能服眾。

“她素來乖巧懂事,又精通佛理,只是不願習武,打不得又罵不得。”定逸遠望著對面的女童,眼前不禁浮現出兩年前的那一幕。

恆山派是武林門派,所教授的自然是武功,而學武也不是越早越好,身體太幼嫩習武反而對身體有害。只有等到八歲的時候,才能習武,不過也只是打地基,主要在於把身體練結實靈活,所學的也是以強身為主的武藝和劍術架子,同時開始修行內功。直至十二三歲身體展開的時候,才能修煉劍法,那時候內功也有一定火候,身體強健靈活,練劍的時候也不易傷害到自己。

好不容易等到儀琳滿八歲,她打起十二分精神並準備了一肚子答案,不被這個愛問問題的徒弟難倒,興致沖沖地想要教儀琳武功的時候,卻碰了壁。

儀琳記下內功心法,卻對武藝劍法不屑一顧。

她問其原因,卻得到:“武功乃殺人之術,劍亦是兇器,我不學。”那時,她竟無言以對。恆山派雖然是劍派,但也是佛門。

這可讓她操碎了心,不斷道理,給她的徒弟講解行走江湖武功的必要性。她本不是那種能言善道之輩,被儀琳用佛經中的道理,三言兩語就擊倒,潰不成軍,她才發現儀琳對佛理的理解已經遠勝與她。師父不如弟子沒什麼,但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師父不如一個八歲的徒弟,那問題就大了。

就算恆山派是武林門派,劍派多過於寺廟,定逸還是老臉通紅。

然而見到其他弟子還在苦苦尋找氣感的時候,儀琳就已經無師自通,自行鑽研透《問禪心經》修煉出內力,讓她不得不厚著臉皮與她這個徒弟做思想工作。如此驚人的資質,若能引入正途,未來必定是正道翹楚!

兩年時間從未放棄,甚至為了服儀琳,她這兩年真正精讀了一些經書,服沒成功,佛法修為倒是精進不少。

不知是不是逼得太緊,讓儀琳對武功產生反感,不僅不學武藝,連內功也早早停下修行。兩年時間,不論春夏秋冬,只要一有時間,她就會來這個池邊,坐著發呆。定逸也經常來陪著這個徒弟,指望儀琳哪一天突然開竅,這一等就是兩年,硬是把她那父母和師長都無可奈何的火爆脾氣給磨平不少。

沒人知道儀琳不學武功,只是單純的犯懶。

學武有什麼意思,又苦又累,就算學得了高深的武功又有什麼用?能長生不老嗎?能飛天遁地嗎?

這個世上的人,學武大多為了獲得財富、權力、名聲,美色。可是對於從二十一世紀轉世到這裡的儀琳來,沒有什麼意義。財富?這個古代社會就是有錢也買不到電腦,買不到汽車,坐不上飛機,食物比起前世也是天差地別。權力?權力拿來做什麼,能吃麼?名聲?她一個尼姑要名聲做什麼?美色……儀琳看著水中的倒影,長長的睫毛閃亮的大眼睛,好一個粉雕玉琢的美女。憑藉著她對人體骨骼的瞭解,她成年之後絕對是禍水級的美女。

其實應該感到慶幸,她生下來不到一個月就被扔到尼姑庵,否則以她的姿色,在尋常人家再過兩年就是談婚論嫁的時候。在這種封建社會,她根本沒有什麼反抗能力,一想到會被一個男人壓在身下,她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

性取向這種東西,有先天因素,但更多的卻是後天養成。前世十八年,她的男性意識已經深深植入她的三觀,嫁人這種事情對她來比死還可怕。

來到這個社會,她也不圖找什麼美女,只要能一個人安安穩穩過一輩子就夠了。

尼姑這個身份對她來其實可以算得上正和她意。

至於安全問題,她只要不離開恆山,也不會遇到什麼危險。恆山派立派百年,有過風雨,有過挫折,但卻沒有什麼敵人真正打上過恆山。再者,就算有危險也有人擔著,她的師父定逸師太,師伯定閒師太,師叔定靜師太可是名震江湖的超級大高手——恆山三定,沒什麼好怕的。

練武很累的,對於能躺著就絕不坐著的她來,還是靜靜地研究內功比較好。

研究內功,可以是她唯一的興趣了。年幼的時候,無聊到發狂,她只能一遍一遍地啃書,那麼多生澀難懂的古文全部被她啃完,還喪心病狂地把那些佛經都啃掉,直到八歲的時候,才有資格得到內功心法。

對她來,這個世界與她歷史書中古代的區別,就在於武功,這個世界有武功,不是內家拳、跆拳道、柔道之類的身體應用,而是神奇的內功。

內功這種東西她曾經也聽過,好像在一些和電視劇中有出現,在學校就經常聽別人在她耳邊議論,什麼射鵰英雄傳,什麼降龍十八掌之類的。對這些東西她其實也挺感興趣的,但是她的家教十分嚴,爸爸不允許她看,電視也只有看新聞的時間讓她瞧瞧。

千盼萬盼,等高考結束,禁令解除,她去買了一套《神鵰俠侶》還租來一堆的碟片,正準備領略一下同學口中精彩繽紛的武俠世界時,卻意外丟掉性命,一縷幽魂轉世到這個世界。

內功這種東西,練出來了之後,就是日積月累,慢慢壯大然後用於打通經脈,修煉武功。

儀琳感興趣的不是武功,而是內功本身。

這個世界的人與上輩子的人沒什麼不同,最大的區別就是有內功的存在,武學在她看來不過是對內功的一種應用,她沒太大興趣。

要研究一種東西,必須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對比,才能得出結論。可是內功這種東西,存在自己的體內,不能胡亂研究,一不心有可能會把自己搞殘疾了。找實驗體這種事情,先不內功不能外傳這個規定,就是把人看做實驗體這種事情她就做不到,畢竟她是在那個和諧社會長大樹立三觀的。

想要找前人的經驗也沒辦法,內功心法就是一個門派的鎮派之寶,根本就沒有幾門,修行者也大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她想來想去,找到一個危險性相對較,又能直指本質的方向——她開始分割自己的內力。

修煉出內力,其實主要的障礙在於對內力的理解,儀琳能在一天之內找到氣感,兩個月修出一股內力,在於她對內力有自己的理解。不完全科學,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怎麼科學,在她的理解中,內力是由食物消化所產生的精氣融合精神印記的產物。

她沒把內力看成單純的能量,若內力只是單純的能量,她又怎麼能把內力依附在物體上,閉上眼睛感知到物質的形狀和些微的性質。

在她看來,內力能夠操縱自如,能夠延伸感知,就明內力中有蘊含她感知的成分。可以是第六感,可以是靈魂,可以是元神,她把其稱之為精神力量。**力量,也就是消化食物然後從身體中提取出來的能量,與精神力量融合,所產生的就是內力。

從她能修煉出內力來看,這樣的理解就算不是正確的,也不能完全錯誤。

分割內力,分割出最單位的內力,也許就能夠發現內力的本質。還有就是,所謂精氣和精神力量的本質,這個世界與上輩子所在世界的差別。

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她問過她的師父定逸師太,得知修煉內功,對內功掌控最強的,也只是掌控到一絲真氣的層度,再深入也沒意義又費工夫。研究內功本質的人每個時代都有,不過受限於這個時代,再驚才豔豔的人,也都是從精氣神上面研究,最終都迴歸到道佛這些典籍之中。

由於她的內力非常少,且修煉出來的第一股內力相對精純,她分割內力很順利。用半年時間就分割到定逸師父所的一絲真氣的層度,不過這種事情,越到後面就越難,越耗費時間。兩年時間,她每天一有空就來這裡分割內力,不知進行了多少次的分割,今天她隱隱感覺有些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