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羅馬全面戰爭之異世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八章·戰俘處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八章·戰俘處理”

不要心平氣和,不要容你自己昏睡!趁你還年輕,強壯、靈活,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

——契訶夫(十九世紀末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

最上家族終究還是投降了,在其上任家督最上義守的帶頭下,最上家族的數萬大軍連帶著所有家臣全部投降了炎黃家族;一戰攻下山形城逼降最上家族的真田昌幸,並未處理投降的最上家族。

主動投降的最上義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應該是比真田昌幸更大一輩的老資歷;當年最上義守擔任最上家族家督的時候,真田家族的家督還是真田昌幸的父親,而是那個時候兩個家族是有著相當不錯的交情在的,只不過後來隨著上一輩人的老去,兩個家族之間的關係逐漸淡化了。

尤其是真田家族受到織田家族的進攻以後,為免引火燒身,仍是最上家族家督的最上義守面對真田昌幸的求援,他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增援真田家族,好在他也沒有趁機迫害過真田家族。

現如今的最上家族和真田家族,雖已不再有曾經的友好關係,但最起碼還有著一份香火情在;所以,真田昌幸沒有為難投降的最上義守,而是派人將所有最上家族的成員和家臣送往三戶城。

隨著山形城的陷落和最上家族的投降,真田昌幸讓最上義守臨走之前寫了幾封勸降信,有了這幾封勸降新,仍然堅守在大村町的青木一重所部和堅守在真室城的鮭延秀綱,都沒有再堅持下去。

因為之前最上義光的瘋狂擴軍備戰,上野國境內的最上軍戰俘數量上是非常恐怖的,這實際上已經影響了上野的正常生產發展,甚至上野都有可能因此而快速衰敗下去。

遠在三戶城的白峰,得知最上家族已經投降的訊息後,一邊親率三戶城附近的大軍南下高水寺城,一邊給由布惟信、真田昌幸等人下令,讓他們根據實際情況遣散最上軍戰俘。

除了遣散最上軍戰俘以外,白峰還給由布惟信等人下達了一系列的軍事命令:戰後的上野國,將由真田常備軍和九戶常備軍,以及被編入炎黃軍作戰序列的最上降軍暫時駐守,所有守軍的最高指揮官是真田昌幸;這也就是說,真田昌幸將成為炎黃家族在上野國境內所有軍隊的統帥。

主力未遭重創的炎黃常備軍,立即動身從上野國向下野國進軍,配合盧庫魯斯和布洛諾征戰下野;第一旌旗軍團和第二旌旗軍團則是開赴上野與越後邊境,隨時準備進軍越後。

收到命令的各軍主將,沒有多做停留就行動起來;相比於率軍出征的將軍們,留守上野的真田昌幸所肩負的責任無疑更大,要知道最上軍的戰俘問題處理起來可是頗為棘手的。

最上軍的戰俘中不僅有最上家族的常備足輕和最上家族的徵召農兵,還有大量最上義光用金銀珠寶招募來的野武士和自由忍者;前者的處理還算是不難,常備足輕留在炎黃軍中服役就行,徵召農兵全部遣散回鄉,炎黃家族只需要為此多付一筆遣散費用即可。

事實上,這筆錢也不用炎黃家族出,最上義光用來招募野武士和自由忍者的那筆鉅款,因戰敗而最終回收到了真田昌幸手中;有這麼一筆鉅款在,真田昌幸連重建上野所需的資金都不愁了。

將所有的農兵遣散之後,包括天童賴貞的天童軍和延沢滿延的延沢軍在內,偌大的上野國只留下了一萬五千常備足輕;這一萬五千常備足輕,暫時被真田昌幸命名為上野軍。

天童賴貞、延沢滿延、氏家守棟、成沢通忠、鮭延秀綱等沒有被送往三戶城的原最上家臣,全部都被真田昌幸調出了上野軍;真田昌幸名義上是讓這些人幫他一起處理繁雜的重建政務,實際上卻是他為了組建一支忠於炎黃家族的上野軍,而必須採取的分離措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從真田常備軍和九戶常備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各級將領,雖不能說全部死忠於炎黃家族,但忠誠度方面總要比最上家族舊將強得多;在條件有限的前提下,真田昌幸已經儘可能做的更好了。

真正讓真田昌幸感到棘手的,是那一千多野武士和將近兩千自由忍者;最上義守的投降,讓山形城內的野武士和自由忍者,幾乎沒有經受什麼損失,就成為了炎黃家族的戰俘。

加上真田昌幸之前混編的那些野武士和自由忍者,山形城內待處理的野武士有四千餘眾,自由忍者的數量更是直逼五千;不過,就在真田昌幸為這些野武士和自由忍者頭疼的時候,炎黃忍軍統領服部半藏親自帶著白峰的手令找到了真田昌幸,從他手中接管了兩千自由忍者。

服部半藏走後第二天,炎黃諜軍統領吉川直樹親自帶著白峰的手令找到了真田昌幸,又從他手中接管了剩下的將近三千自由忍者;這樣一來,真田昌幸需要處理的,便只剩下四千餘眾野武士。

野武士與正統武士的區別,不僅在於雙方的實力差距,更在於雙方的品質差別;出身低微的野武士,絕大部分都是利益為重的現實主義者,他們的心中根本沒有多少忠義觀念,很難效忠於誰。

放任四千餘眾野武士不用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任用野武士又有非常大的潛在風險,陷入兩難之境的真田昌幸,本就事務煩惱,於是便將這四千餘眾野武士與炎黃軍暫時混編在了一起。

在高水寺城和卞石御所,嶄新的炎黃常備軍和九戶常備軍已經齊裝滿員,並且正在日夜操練;真田昌幸身邊的真田軍數千將士和九戶康真身邊的九戶軍數千將士,戰後肯定是不可能再編入真田常備軍和九戶常備軍的,所以在徵得九戶康真同意後,真田昌幸索性就將兩軍進行了混編。

真田軍數千精銳加上九戶軍數千精銳,再加上四千餘眾野武士,新編組的這支一萬五千規模的軍隊被真田昌幸暫時命名為炎黃軍,並由九戶康真負責統帥,也算是解決了野武士的問題。

忙碌於上野政務的真田昌幸並沒有注意到,他臨時混編組建的這支炎黃軍,已然成為了全帝國武士比例最高的一支軍隊;從古至今,帝國境內還沒有哪支軍隊的武士數量達成如此恐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