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芳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6章 鹽鐵論(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6章 鹽鐵論(二)

“任何人都適用?”

劉據搖頭道,“不見得吧?”

唐生早已心虛,額頭上浸出細密的汗珠,結結巴巴道,“殿下……認為不……不對嗎?”

“當然不對!”

劉據表情嚴肅,賢才們神色間頗多惶恐,桑弘羊和倪寬則面有喜色。

太子站在他們這一邊,這比任何說教都有力。

劉據環視眾人,緩緩道,“本宮有一個小故事講給各位賢德大學。”

“有一屠夫,路遇惡狼相隨,屠夫驚懼遁走,狼逐之不去。請問各位,屠夫當如何應對?”

唐生猶豫道,“即是惡狼,飽食即去,屠夫可施之以肉。”

“當真嗎?”

劉據微微一笑,灼灼目光注視著唐生。

任誰都看得出來,唐生的本意並非如他所說的那樣,只不過有先言在先,他不能轉向。

不過,如果餓狼得到肉之後離開,倒也不失為一個最快捷有效的解決辦法。

劉據笑道,“這個故事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結局。”他轉向倪寬,“御使大人,您知道是哪兩個結局嗎?”

倪寬清了清嗓子,不屑地看了一眼唐生,說道:“殿下,結局其一既為如這位唐生所言,施狼以肉,狼雖退,但食肉後必回返,甚至結伴同來,屠夫必為狼所噬。”

“結局之二嘛……屠夫手中必有屠刀,若其奮力與之一搏,即便不能斃之,也可重傷之,狼或亡或退,此患永絕!”

這兩個結局並不難想象,只不過沒人願意說出來。

劉據點點頭,“御使大人所言不虛。”接著轉向唐生,“唐生,你以為呢?”

唐生滿頭大汗,越發緊張,“殿……殿下,您所言之狼與人不同,匈奴人與我等相若,只是言語不通,習俗相異,若加以善誘,必能……必能……”

他說不下去了。

劉據擺擺手,“唐生,如若本宮請下聖諭,任你為傳道使者,赴匈奴講學,教化一方如何?”

唐生聞言大驚,撲通跪倒,“殿下……學生……學生……不敢!”

桑弘羊哈哈大笑,“徒逞口舌,實無一用!”

賢才們同時色變。

劉據把唐生拉起來,拍拍他的肩膀,“不要怕,本宮只是說笑。”

唐生驚魂未定,抹一把額頭上的冷汗,坐回原位,低頭不語。

劉據高聲道,“聖人之道,講的是大道至理,至於如何施行,又是另一番計較。”

“別人尚且不提,就是本宮,聽你們之乎者也地吊書袋,也同樣皺眉頭。”

“面對不同的物件,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與之交流,要讓他們聽得懂,明白嗎?”

眾人紛紛點頭。

“晚生不認同!”

一個沉悶的聲音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眾人齊刷刷望過去,只見一個頭戴方巾的矮胖書生站起身來,抱拳道,“在下魯國萬生萬之州!”

劉據皺眉問道,“萬生?你有不同看法?”

“有!”

萬生昂然道,“殿下適才以狼為例,駁斥聖人仁恕之道,晚生以為不妥。既然殿下認為應以對方聽得懂之言相對,難道我等要學狼言獸語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此言一出,頓時引來一片譁然。

這小子在抬扛!

劉據搖頭道,“萬生,你根本就沒聽明白本宮在講什麼。”

萬生道:“晚生聽明白了。”

劉據問道,“聽明白了?那麼本宮來問你,即便你通曉狼言,與之交流,狼會信你嗎?”

萬生一愣,“因何不信?”

劉據笑而不語,眾人短暫安靜之後鬨堂大笑起來。

萬生一臉蒙相,“你們笑什麼?”

唐生搖頭嘆道,“萬兄,你再懂獸語,長得也不像!”

眾人笑得越發厲害,萬生老臉一紅低頭坐下。

待氣氛平靜下來之後,劉據神色清冷,寒聲道,“對於惡狼,它們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只有一種!”

“那就是鋼刀!”

場中一片安靜,針落可聞。

萬生沉默良久抬起頭來不忿道,“難道聖人說錯了嗎?”

“沒錯!”

劉據道,“聖人教化的都是可教化之人,對於冥頑之輩,必須要用他們聽得懂,能接受的方式與之對話!”

短暫的安靜之後,雷鳴般的掌聲轟然響起。

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拍馬奉迎之輩,但大多數人還是對太子的言論深表贊同的。

桑弘羊和倪寬雙站起身,向劉據深深一躬,桑弘羊道,“殿下所言淺顯易懂,直達意理,臣等受教了。”

劉據點點頭,轉身仍然意氣難平的萬生,“聖人沒有錯,如果有人曲解聖人之意,或一知半解,斷章取義,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眾人再次沉默。

太子這句說得很重。

人人都稱孔聖人的門徒,但又有幾人真能體會聖人所言所語呢?其中要義所在,就算一代大儒董仲舒,也未必完全掌握。

萬生頹然不語。

劉據又道,“各位也不必如此氣餒。本宮若真認為聖人之論不可施行,也不會招各位前來辯論。”

眾人聞言眼睛一亮,紛紛看向他。

“傳聖人之道,解眾生之惑,是每一位聖人六徒當仁不讓的責任。如若天下皆為聖人子弟,試問天下如何不靖?民風如何不清?”

“殿下所言其是!”

又是一陣經久不息的掌聲。

劉據知道,對這些人來說,面子重於生命。適當打壓他們的傲氣是必須的,但也要給他們留有餘地,否則很容易把他們趕向另一個極端。

以後世的經驗來說,他十分排斥讀書人按教條治政,書生誤國可不是白說的。

但是在現在的歷史條件下,又不能不用他們,畢竟“文盲率”太高,士大夫這三個字不能忽視,離開了他們,要想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基本上就是一句空話。

而這些讀書人,和各地推舉上來的賢德文學之士,就是他們中的一員,或是將來的成員之一。

這就是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各位請繼續!”

劉據示意田千秋繼續主持大會,他在旁邊坐下。

太子不走了!

如此一來,本還有幾個躍躍欲試的人也開始猶豫不決,因為從剛剛的態勢來看,太子似乎是那一夥的人。

等了一會兒也沒人說話,劉據笑道,“你們不願本宮在此?”

“殿下!”

眾人紛紛起身鞠躬。

劉據也只是隨便問一句,既然不是,那就繼續坐在那裡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