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雷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亙古不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章:亙古不變

杜米勒城。

簡稱杜城,是神聖龍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王都因索尼亞和重工業大城阿爾弗烈德之後。這裡的輕工業與旅遊業在全世界都頗享盛名,支撐起整個杜城的經濟。

這裡的輕工業是最發達的。

在神聖七國,輕工業與重工業相對,主要生產日常的生活資料,如:食品、紡織、傢俱、造紙、印刷、日用化工、文具、文化用品、體育用品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中紡織、食品、傢俱是杜米勒城輕工業中最為重要的三個板塊。

輕工業是城鄉居民生活消費資料的主要來源,按其所使用原料的不同可分為兩類: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和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

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如棉、毛、麻、絲的紡織及縫紉,皮革及其製品,紙漿及造紙,食品製造等工業;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如日用金屬、日用化工、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化學纖維及其織品、火柴、生活用木製品及塑料制品等工業。

輕工業產品大部分是生產消費品,一部分作為原料和半成品用於生產,如化學纖維、工業用布、紙張、鹽等。和重工業不同,輕工業給杜城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率,從第一次靈術革命爆發後,短短不出百年時間,杜城就成為了龍國第三大城市。

其次是旅遊業。

聯盟的**部門和學術機構中對旅遊業有不同的看法。

經濟學家:主要關心旅遊對國民經濟和目的地經濟發展的貢獻,重視供求關系、外匯收入和國際收支平衡、就業和其他貨幣性因素。

社會學家和文化人類學家:主要研究個人和團體的旅行行為,更關注賓主雙方的風俗習慣、傳統文化以及生活方式。

地理學家:關心旅遊的空間因素,研究旅行流向和地點、開發的範圍、土地利用以及實體環境的變化。

旅遊這個詞來源於古樹國語和古龍國語,其含義是“車床或圓圈;圍繞一個中心點或軸的運動。”這個含義在現代通用的語言中演變為“順序”。後被統一規範定義為“一個行動或過程以及特定行為或特性”,後來又演化為“從事特定活動的人”,指按照圓形軌跡的移動,所以旅遊指一種往復的行程,即指離開後再回到起點的活動;完成這個行程的人也就被稱為旅遊者。

這個新興的產業隨著龍國的九大航線的開闢而繁榮,與輕工業相伴杜米勒城立刻從二線城市搖身一變成為國際化的一線城市。

杜米勒城的街道非常繁華。從婉街到第十四大道,是杜城的商業中心。這個區域內,每條主街街道都十分寬大,在整個神聖聯盟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該如何形容才比較合理呢?有人說這裡的街道可以在十分鐘之內透過一隻上萬人的軍隊,有人說從路的這一頭跑到路的那一頭要累死人,有人說小孩可以在大街上踢球,甚至還有人誇張地說修這條街動用近萬人的勞動力。

實際上,主街確實寬大,卻不像人們口中描述得那樣離奇。客觀上來講,主街街道可以過上八輛大馬車,還沒有算上沿途擺攤佔去的空間。如果算上,就更大了。那樣的話十輛大馬車都可以錯錯有餘地透過。

主街會穿過商業中心的第五大道,這一條大道僅次於因索尼亞名為攝政路的商業大道。用奢華來形容第五大道,最恰當不過。初次慕名來此街的遊客,往往來不及欣賞那些名店裡精心粉飾的櫥窗風景,就早已經被商店的名字所震撼了:一流設計師設計的‘好人貝格’、文靜淑女們最愛的‘海峽’、高雅的‘荷斯’、還有數不清的珠寶**店、奢飾品旗艦店。這是是讓有錢人去的地方,單價在數千上萬元的商品絕對不算稀罕物件,在這裡可以找到全球最新釋出的新品,卻甭想買到打折貨。在此購物就要抱著燒錢的決心。無論是來自什麼地方的人,樹國也好獸國也罷,他們一定能在第五大道上買到最喜愛的奢侈商品,享受最尊貴的購物體驗。有些女孩子難得去一次,她們會傻傻地豁出去體會一下做明星的感覺,而女孩子身邊的男孩子就做個盡職盡責的守護者就好了。

不過這只是對於少數人來說,大部分人只能遠觀而不可近玩。

除去第五大道的盛景,如果人們站在杜城西面的山脈上俯視整個城市,獨具龍國特色的建築將會映入眼簾。整個城市中樓房矮矮的,都是三層樓以下的建築,就連市政廳的房屋也只有五層樓高,不能和寧國十層甚至幾十層的高樓大廈相比。在樓高方面龍國建築雖然比不過寧國,可在設計方面確實要高明許多。不像寧國人用魔法修出來的房子那樣千篇一律,龍國人的房屋建築別具特色。

即使每個房子都有相似之處,卻也有不同的風味。有尖尖的城堡式建築,也有圓頂的建築,有枯枝老藤繞西牆的建築,也有簡單古樸的傳統建築。粉紅色的屋子屬於有愛心的年輕少女,顯露著美麗的身姿,展現著青春懵懂的美麗;暖色調的是那些心中充滿對生活激情的人的家,散發著生命的熱度,就像每天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撒入窗臺;綠色的是對生命的熱愛,是大自然的呼喚,是綠葉下淺淺的紋絡;黑白灰是簡樸的象徵,如白紙上的墨水記錄著古往今來,不為世事而變化。

空靈、纖瘦、高聳、尖峭則是相似之處。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術的結晶;高聳的牆體,則包含著斜撐技術、扶壁技術的功績。而那空靈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態,則是世間最大宗教——塞凡教精神內涵的最確切的表述。高而直、空靈、虛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蒼,啟示人們脫離這個苦難、充滿罪惡的世界,而奔赴“天國樂土”,卻又不失龍國人對遠方追求的執念。

外觀的基本特徵是適中。其典型構圖是一對不高的尖塔,中間夾著中廳的山牆,在山牆簷頭的欄杆、大門洞上設定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龕,把整個立面橫聯絡起來,在中央的欄杆和凹龕之間是象徵天堂的圓形玫瑰窗。入口處有三座門洞,門洞內都有幾層線腳,線腳上刻著成串的聖像。所有牆體上均由垂直線條統貫,一切造型部位和裝飾細部都以尖拱、尖券、尖頂為合成要素,所有的拱券都是尖尖的,所有門洞上的山花、凹龕上的華蓋、扶壁上的脊邊都是尖聳的,所有的塔、扶壁和牆垣上端都冠以直刺蒼穹的小尖頂。與此同時,建築的立面越往上劃分越為細巧,形體和裝飾越見玲瓏。

這一幢幢美麗的建築整齊排列,就像陽光下的魚鱗,閃爍著屬於龍國人的驕傲。

有人說,杜米勒城是龍國西北部的明珠,在廣袤的海洋上散發著她的獨特魅力。有人說,杜城是龍國第二個因索尼亞,歲月的奇蹟。也有人說,杜城是滄海的遺塵,海神的眼淚。杜米勒城,第二次末法時代留下的遺產,在那一個瘋狂的歲月裡,戰火瀰漫世界各個角落:第一神聖聯盟的分崩離析、屍骸與妖獸的肆虐橫行、靈術強者在那個時代一位又一位地接連隕落……幾百年前富麗堂皇的宮殿在一夜之間化為火海,曾經美麗的城市在短暫的片刻被抹去痕跡。

杜城,是為數不多的幾處沒有被戰火塗炭的樂土。和平時代後的寧靜到現在已經維持了四百多年,人們安居樂業,過著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大多數人更加留意當下,在意明天的衣食住行,或者是明年的業績考核。當問及過去的往事時,他們只會將其視為飯後吃甜點時的談笑主題,語氣深刻地說道,“過去的事確實很殘酷......嗯......所以我們要好好談談......”接著他們又回到各自的生活當中去。

也有人想去尋找過去的歷史,但最終都是無功而返。沒有可靠的史料,沒有記載,什麼都沒有。起初,有許多的探險家去追求著過去的回憶。可漸漸地,熱情化為淡然,淡然變成失望。人們開始接受這一切,就像世界的開端就在四百七十八年前的週五——第二神聖聯盟的建立。

平凡的世界有平凡的好處:安靜的課桌前學生們帶著滿足的神情聽著課,他們不會穿上厚重的鎧甲奔赴前線,面對殘酷的離別;**的講臺上老師帶著責任授著課,而不是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為爭奪一個堡壘而捨身入死地戰鬥;街上的馬車伕來來往往,為了一點微薄的工資付出努力,總還是為家庭過著有盼頭的日子;街邊的小販們整齊地將商品排成一列,等待著來光顧的客人,儘管一個早上沒有一位客人前來光顧;慈祥的老人叫買著糖葫蘆串看著小孩往城西面的山頭上放風箏;打鐵的師傅嘿嚯嘿嚯地打著鐵,火爐旁的熱浪滾滾,有時會炫耀著自己打出來的劍是上古時的名劍;賣花女推著賣花的木車在路口停下,擺出從城西山頭上摘下的夜合花,她含羞地低著頭,很少叫賣,只是靜靜地等待著來買花的人。店鋪裡的商販吆喝著,小孩們在大人的面前你追我打,一對對熱戀中的情人手挽手露出微笑。

安靜與寧靜的生活是人們所嚮往的,可這是不知道多少先靈用自己的幸福與生命換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