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心理醫生異旅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初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 初心

熱門推薦:、 、 、 、 、 、 、

每個人都有最初美好的心願,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多或少它都會產生些許變化。

李銘一歲時,他還不瞭解這個世界,他只知道身邊總有對他笑的兩個人,他們是好的。他不明白他們對他笑的原因,畢竟他總是在哭。李銘搞不懂她為什麼總是反反覆覆對著他念一個詞,他偶爾也是。

兩歲時,李銘無意間重複了她常常念的那個詞,他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念一遍她就會笑一下,無論多少次都是這樣。但是李銘對他念時他卻不會笑,而李銘重複他說的那個詞時,他這才會露出笑顏。這真是有意思。

三歲的李銘格外喜歡跑、跳,他對此十分得意。別看她那麼大個個子,跑起步來還沒有他個小不點快,每一次趕得上他。他每次回頭她總是緊張地彎著腰,在他身後不遠處。令他掃興的是無論他如何用自己的笑去“挑釁”她,她都不會生氣。

李銘最最逍遙的是四歲的時光,他略微懂事,但仍舊天真爛漫。他開始上幼兒園,和許多同齡的小朋友一起愉快玩耍。他把她忘得一乾二淨,相反她卻表現出欣慰,大概是由於進園時他不像別的小孩那樣哭鬧。

五歲,他的生活似乎將一成不變地照著現狀發展下去,永遠是以玩樂為題。

六歲的李銘已經上了小學了,她和他工作都很忙,把他送到了寄宿小學。他像幼兒園一樣常常玩到忘了自己是誰,偶爾想起她和他才會有些想念。今天是星期幾?星期五了嗎?能回家看見她和他嗎?想念在心中慢慢滋生。儘管是星期日,她和他也會加班到很晚,李銘守到凌晨也難以見到他們一面。

七歲,家長會兩個人忙得沒法參加,讓奶奶來了。奶奶老眼昏花,聽不懂老師對“李銘同學”的點名批評,看不清白板上的“李銘同學”倒數第一。他覺得挺失落了,再也不要相信同桌說的“學習不好會得到父母關注”。

八歲,“李銘同學”算是浪子回頭,對學習有些上心了。老師深感欣慰,說要發短信告訴李銘家長他的改變。老師以為是家長的督促吧,其實對李銘來說,他悟到的新道理是這個極端不行就走另一個。

九歲的家長會,是老師硬要求她來參加的。老師強烈請求她上臺演講,說一說如何教育李銘,讓他從倒數第一排進了前十。他記得她很尷尬,望向他的眼神裡滿滿是愧疚。

十歲的李銘想起去年家長會時她的眼神,忽然又覺得,如果他成績差的話,說不定她的愧疚會少一點。幸虧他早早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怕今年的家長會她聽到“對李銘同學的點名批評,從年級前十跌回倒數”。

十一歲,李銘要考初中了,學習壓力變大。此時的他早已不再熱衷於纏著她給他買櫥窗裡的機器人,他始終把名為學習的盒子放在最上端。他搞不懂學習的意義,只知道這樣不會讓某些人傷心。他的目標,是那一張文憑而已。

十二歲,成功進入重點初中的李銘又有點看開了,他把家庭這個盒子放到角落裡。新拿出來的那幾個盒子,上面分別寫著“友情”“愛情”和“冒險”。他自認為可以輕而易舉把握好度,避免出意外。然而“翻牆事件”的暴露讓他徹底嘗到了苦頭,李銘從未見過她和他如此生氣,以致於放下工作從外地趕回來。後來的李銘總在想是不是他闖禍他們就能在乎他,好在一起受罰的哥們沒有人再敢跟著他幹了,小團體就此散夥。

十三歲,電腦課的缺失讓李銘突然對這樣高科技產物感興趣。放假回家他再也不寫作業了,他痴迷於玩弄電腦。他不像有網癮的男生那樣愛打電腦遊戲,他更喜歡自學關於電腦的一切,包括一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十四歲,李銘的學習從名列前茅掉落下來,還好沒落到谷底。在中等偏上的情況下與重點高中失之交臂,但他毫不惋惜。父母以為他會傷心難過,他們安慰他很久,而他聽完關心後回房間繼續鑽研電腦。

十五歲時,李銘開始蒐集各類關於電腦的書,大半夜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看,像同寢室男生看小黃書那樣勤奮。學習儼然成為了課餘,他想盡辦法保持自己還算說得過去的學習水準,避免倒數的尷尬,然而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

十六歲,李銘恨不得一天四十八個小時。

十七歲,李銘恰巧就是那個與錄取分數線只差一分的倒黴蛋。他不願意復讀,父母想要動用財力幫助他上大學,但他拒絕了:“你們不明白,對我來說那張文憑只是廢紙。”

十八歲,李銘始終沉迷於各種與電腦有關,他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他拜了大名鼎鼎的駭客為師,加入了駭客組織。他決心透過自己的電腦技術,讓自己富裕,證明給父母看。

十九歲,由於常年的奔波,母親走了。在這個普通中年人的黃金時期。他靜靜佇立在床邊,看著她翕動著嘴,有千言萬語來不及說出口。的確,從小到大母子二人的關係並不是很親密,好多時間陪伴他的是沒有血緣的人。但她確確實實是他的母親,他身上流淌著她的血液。

二十歲,李銘談過不少女友,然而都嫌他窮,不了了之。

二十一歲,父親也開始為他的婚姻大事而忙碌,光是相親在李銘的日程表上就佔據了好大一塊位置。

二十二歲,每次和父親見面都感覺他很蒼老。他,也到了風燭殘年的地步嗎,明明是那麼年輕的身體。李銘摘下眼睛,眼前的世界不再清晰,他總感覺他也是會像父母一樣為了工作而死。

二十三歲,父親也走了,沒有帶著笑容。李銘清楚這是因為他。李銘理所當然繼承了大筆遺產,全部投入了電腦。

二十四歲,李銘和同伴們開發出了一個很了不起的程式,這幾乎花光了他所有積蓄。不幸的是,命運和他開了個巨大的玩笑,他的同伴們竊取了他的心血,他一無所有了。

二十五歲,他勉強度日,在一年即將結束的時候,製造出了一個類似於超級病毒的程式,經過幾番調式,效果令他十分滿意。

二十六歲,新的一年,萬家團圓,而他的父母早已不在了。他獨自坐在破舊的房子裡,回憶過往,他痛恨自己錯把那種人當做同伴。他們把他的心血賣出了很高的價格,高到他嫉妒得發狂,高到他無法容忍。他在鍵盤上敲擊最後幾下,將真正可怕的程式送進了網際網路。

連李銘都不知道這個系統將會如何毀滅這個世界,它有著他難以想象的能力,儘管他不知道細節。它會沉睡一段時間,甦醒後適應網路世界。

他靠在椅子上,望著天花板發了會呆,用開水沖服了半瓶安眠藥。

“李銘,男,26歲,無業遊民。死因是服用大量安眠藥,自殺。”

一生就此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