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1981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開始大飛機的設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 開始大飛機的設計

聽完專家組的評估,我此時才深深的吸了口次冷氣。我本以為在安225的基礎上很容易就可以造出,A8那樣的大飛機,畢竟他們的尺寸大小差不多。可沒到,專家幾乎全盤否定了安-225的內部設計,外觀也要有大的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吳老對我說:“東強我們詳細論正過了,在安-225的基礎上改成客機不是不行,但跟本沒有航空公司買這麼個一執行起來就賠錢的飛機。重新設計的方案是在運十的基礎上模仿安-225的外部設計進行改進。這樣一是省去了部分的設計時間,二是可以很快在國內進行資源合,畢竟運十的設計生產平臺還在。上飛1985年-1994年國內共組裝了5架麥道82,其中返銷美國5架。1992年中美開始合作生產麥道9,機體的國產化程度達到7%。在製造民用大型飛機,必須要放在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和經濟性四項關鍵評價標準上。否則無法適應市場競爭。”

老貝(貝利亞科夫)說:“為保證研製的民用大型飛機具有國際競爭力,並達到適航標準,必須首先突破1項關鍵技術:民用大型飛機總體設計技術、現代民用飛機的氣動特性預測方法、民用大型飛機的噪聲預測和減噪措施、民用大型飛機載荷確定技術、高效結構和強度設計技術等技術。除此之外,民用大型飛機的設計還需解決發動機、飛機機載系統與飛機的綜合設計技術。我們預計以現在的情況,用最快速度大飛機也得1998年到2年能出產樣機,24年能進行運營。”

王浩是大飛機專案的副總工程師。今年已經7多歲了,他在建國前就曾留歐美,是現在我國國寶級的飛機設計師。他說道:“利用全球資源利用上海優勢,堅持自主創新是研製大型客機必須一以貫之的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深化國際國內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雙贏。在對外開放的條件下,我們不能關起門來研製大型客機,而要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充分利用上海的區域優勢,以及現有的設計、科研、試驗和生產等寶貴資源,建立以如意集團為主體,產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他指出,中國如意航空航天的大飛機必須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科技創新。透過自主創新、整合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突破一批制約大型客機發展的關鍵技術,使中國個客機事業向更高領域邁上一大步。要堅定不移地推進體制創新,努力把公司打造成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民機製造商。

聽了吳越、王浩、和貝利來科夫三人的論述,消除了我的不安;也就是說大飛面的製造還是有希望地!我給自已鼓鼓氣,站起來說:“各位,您們都是國際航空界站有一席之地的專家。我以漢順銀行董事長的名義來說幾句吧!不管有任何困難,大飛機一定要搞下去,而且還要搞好搞大。不要怕花錢!我能賺的起同樣也能虧的起。我信眾位一定造出世界最好最先進的民用客機。”——

大飛機的設計工作開始正式進行了。外觀是對安-225最大的模仿之處。把雙尾翼重新改回單尾翼。草圖和陶土模型進行風洞測試。我此時才瞭解到為什麼造飛機這麼麻煩,每一個細節都要經過反覆的測算,有時一個小失誤就可能重頭在來。

現在設計部門共有一千七百多人。分成多個小組。王老負責各個小組間的聯絡協調工作。而貝利亞科夫負責重點項目小組,如空氣動力組和飛機發動動機評審組。吳老負責和國內外各個公司聯絡訂購各種裝置和材料。

目前大部分設計人都集中在這個空軍基地進行設計。而空軍仿造安-225運輸機,的科研人也擠在這個基地。空軍的設計人看到我們這邊的設計人,把安225的雙尾翼改成單尾翼,便也出要把運輸機改成單尾翼的法。

我聽到後,起緊辦法阻止;奶奶地,客機改成單尾翼是什麼原因我說不清楚。可安-225運輸機最牛的地方就是能背東西飛行!雙尾翼的設計就是為了怕受背上太空梭的影響才改成這樣地。還要給改回去,腦袋怎麼地!說是仿造怎麼連個概念都沒有,說好聽了叫仿造;說難聽了就是造假!造假懂不懂,就是照葫蘆畫瓢——越像越好!

安-225這個後背可以駝太空梭,就不能駝火箭嗎?能駝火箭,是不是就能駝洲際導彈。應該還能在飛機背上發射火箭把小衛星送到太空近地軌道上去吧。安-225這麼大個後背可以安放上多大的預警雷達!

這麼牛X個設計要改有沒有腦子。我仗著是大股東的身份,把對這件事情的不滿和法跟王悍東說了。其它的我就不管了!沒到我的這些話傳到總裝部,戰略武器專家們的耳朵裡,他們竟然還真的設計出一套方案。空軍甚至加大的對安-225的仿製力度,派下來一個空軍的副司令在這蹲點。還帶著一個戰略武器小組,研究怎麼往上安裝武器和運用這個特殊的發射平臺。

當一些空軍的戰鬥機設計人聽說貝利亞科夫也在這裡,經常跑來向老貝請教,開始老貝還有點保留。漸漸的被這些科研人的求知精神感動了!最後是有問必答不說,還在工作之餘乾脆講起了課!

有次課上老貝對那些人說:“你們來我這真是多餘,米高楊設計局都讓如意航天航空集團收購了,你們還不如直接去找他們。然後你們到米格設計局直接接觸現代最新的戰鬥機成果。不比跟我這些過了氣的東西強,畢競航空知識更注重實際動手操作和堅定的夢信念!

這讓聽老貝上課的吃了一驚!漢順銀行收購米格公司的時情,雙方都沒有大張旗鼓的宣揚,反到都是十分低調;默默的交接完成後。只在俄政府內部召開了一個發部;一些報紙上也有發表,但情況也不具體。反到是讓看到的人當成個笑話!但是這事從貝利亞科夫嘴裡說出來,那可就有可信度了,要不然他怎麼到中國來呢!

當一些戰鬥機設計人要求到米格公司去習的事情傳到我的耳朵裡,使我腦中靈光一現!嘿,這主意來的正巧,我正犯愁怎麼把米格的飛機制造技術弄回國來哪!畢竟在俄羅斯不能正大光明的把米格搬到中國來。所以要採用迂迴的辦法!我派幾個懂飛機制造的人去自己公司習總沒毛病吧!呵呵什麼呢!米格144好像正在設計研製中;雅克141也在米格的實驗室中。而且這些都是半路停下過的專案,讓人來俄政府也說不出什麼來!

把軍方去米格公司的培訓人送走後。我告別了還在忙碌的設計團隊,帶著裝置採購組的人來到了上海。匯合紅姐,她正在上海等著和我一同去美國考察漢順銀行在美國的投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