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網文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經典斜形戰術的演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一章 經典斜形戰術的演繹

第十一章經典斜形戰術的演繹

雖然成為李小鷹的author後,艾斯特爾失去了吸收周圍的生命力的能力,觸手上也不再有極強的詛咒,然而她身體的強度本身並沒有改變。

然而,以防禦力著稱的觸手卻被輕易切斷了。

白天看到趙雲時感受到的他的強大絕不是錯覺,哪怕是這麼大的年紀仍有這樣的槍法,那他年輕的時候又是多麼強大的武將呢?

如果說艾斯特爾是惡靈形成的怪物的話,趙雲僅憑著自己的武藝,就已經達到了超越怪物的境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算幽靈不存在重量,但在這樣激烈的戰鬥中,也必須要用觸手抓住地面才行。

雖然對於艾斯特爾來說,觸手是最容易恢復的部分,但僅僅幾秒鐘的破綻還是有的。

看準了艾斯特爾下盤不穩,趙雲的鋼槍一抖,幾招強大的突刺讓艾斯特爾堅持不住,身體向後打滑。

而這一瞬間的破綻,在武者之間就已經是致命的了。

趙雲的鋼槍輕鬆撥開艾斯特爾用靈力變化而成的武器,襲向了艾斯特爾的胸口。

——不行,再不虛化的話!

作為幽靈,艾斯特爾可以讓自己虛化,在虛化狀態下,物理上的攻擊就不會起作用了,這也是艾斯特爾最後的保命手段。

然而——

“噗!”

鋼槍依舊插進了艾斯特爾的胸口,貫穿了她的心臟。

——好痛!!

作為幽靈的艾斯特爾,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犯下這麼大的失誤。

虛化確實成功了,然而鋼槍卻依舊破壞了她的心臟。

話說回來,虛化的設定是物理攻擊無效,但仍然可以被魔法攻擊擊中。

然而,究竟什麼是物理,什麼是非物理呢?

如果說火焰是非物理的話,那麼用柴火點著的火焰難道也對艾斯特爾有效嗎,那明明同樣是物理現象。

如果把物理解釋為世界上物體執行的常理的話,那麼非物理,想必就是超越這些常理。

——可是,難道沒有使用魔力,僅憑著武藝,就足以達到超越常理的境界嗎?

無論在自己的世界還是現實世界,艾斯特爾從未見過這樣的人。

大概這就是所謂戰場上的鬼神吧。

對於艾斯特爾來說,就算心臟被刺穿也不會立即致命,然而以趙雲作為對手的話,這就是致命的。

下一刻,一道刀光閃過,艾斯特爾的頭飛到了半空中。

趙雲就這樣,頭也不回地繼續向前衝去。

和那些以剛猛著稱的武將不同,他雖然驍勇善戰,但卻不愛好勇鬥狠,戰勝了艾斯特爾,他的表情也沒有任何變化。

之所以這把年紀仍舊在戰場上拼殺,只是為了幾十年的信念與先主對他的知遇之恩罷了。

“竟然殺了艾斯特爾——!”正在帶兵後撤的特蕾莎遠遠地看到艾斯特爾被斬首的場面,不禁握緊了手中的雷光槍。

連艾斯特爾都無法對付的敵人,特蕾莎也不覺得自己能夠對付。

不過,為了李小鷹,此時她也只能豁出去了。

而正在這時,趙雲軍的後方突然傳來了一陣騷亂。

“什麼?”

本以為勝券在握的趙雲,此時也頓時大驚失色。

按照魏軍的陣型,當村口的魏軍撤退時,基本都會認為魏軍整體都在向後撤退,然而實際上則並不是這樣。

魏軍右翼後撤,並向左翼的山丘收攏,而左翼則從山丘另一側沿著蜀軍視野的盲區包抄到趙雲不在的蜀軍右後方。

艾斯特爾不是林曦的對手,林曦當然也不是,不過對付普通的士兵,actor的力量已經綽綽有餘了。

魏軍雖然不如蜀軍精銳,但蜀軍一路急行,勞師遠徵,而魏軍則以逸待勞,騎兵幾度衝殺,打得蜀軍落荒而逃。

“砰!”

林曦利用手中以魔法作為源動力的手槍殺死敵軍。

在這個冷兵器的時代,林曦卻擁有著與時代不符的魔彈手槍。

當然,這種槍不用向普通的子彈一樣上膛,也沒什麼後坐力,如果只是打死一般的人類的程度,甚至可以當機槍來用。

只是在李小鷹所寫的魔法世界中,這種威力的子彈並不能對其他魔法師產生多大威脅,所以很少使用就是了。

林曦和李小鷹就這樣共騎著一匹馬,一邊衝鋒,一邊對那些完全暴露在己方射擊範圍內的敵軍展開了一場一邊倒的殺戮。

至於會騎一匹馬的原因,是因為李小鷹自己並不會騎馬,而林曦也一點也不放心把李小鷹一個人放在後面。

“話說回來,總覺得這種戰鬥方式有些殘忍。”

“我的actor還真是善良呢。”

“這都是拜你所賜哦,在我的故事裡,明明魔法戰爭打得那麼激烈,我好像一個人都沒殺過呢。

好像目前唯一被殺死的,還是作為主角的趙傑親自殺的。

這麼一想,是不是小鷹有意在小說裡避免讓我做這種事呢?”

“誰知道呢?”

“這是要搪塞過去嗎?作為作者的你還不知道?”

“我是說,現在不是聊天的時候吧。”

“我知道,可是——”

像是放棄追究這件事了一樣,林曦再次開始了射擊。

“因為這是臨時構造出的世界,所以因為戰爭而殺人也不用太過在意。”

“嗯,我知道。”

林曦不停地對敵軍們掃射著,敵軍的側翼完全暴露在自己的眼前,似乎沒有什麼比這個位置更好的射擊地點了。

而之所以能夠繞到這裡,則全是李小鷹一手策劃出來的。

“不過,真虧小鷹你頭一次指揮戰爭就能想出這種計策呢。”

“的確,我大概沒有諸葛亮聰明,也沒有趙雲那樣豐富的作戰經驗,不過僅僅是當成一個真實感極強的策略遊戲的話就是另一回事了。

人類的智慧是隨著歷史累計的,軍事思想也是不斷發展的。哪怕是諸葛亮,如果一上來就面對18世紀的線列陣也會束手無策吧。

哪怕這個世界的英雄不合常理,但只要他們還是當代人,就有當代人的局限性,這就是我的優勢。”

“也就是,現在我們的戰術就是這樣?”

“將右翼回收,集中左翼迂迴攻打敵方的右翼,透過擊潰一翼的迂迴以少打多,這時18世紀腓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軍隊在七年戰爭中廣泛使用的斜形戰術。

斜形戰術在漢尼拔時期也有使用,不過腓特烈大帝使用的斜形陣仍然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相比於傳統的正面迎敵,斜形戰術使當時步兵使用的槍和騎炮能對敵方形成大範圍的打擊面。

比如說七年戰爭中的羅斯巴赫戰役,和我這場戰爭的佈局幾乎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