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一 紮營險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一 紮營險地

張飛很不忿,他說李孟羲黃口孺子,膽小如鼠,也敢置喙軍國大事?

李孟羲反駁,非是膽小,而是謹慎,未謀勝,當先謀敗。

眼看他兩個又要吵,劉備制止了兩人,“好了。依我看,我軍軍合一處,不給賊人可稱之機。明日一早,五更造飯,六更行軍,全速行進,爭取早日抵達文安縣城,早復城池。”

劉備結束了紛爭,話說的很中立,不偏不倚,即遵從李孟羲的建議,中軍後軍合為一處,又照顧了張飛的態度,說明日加速行軍,這樣讓兩人都挑不出毛病來。

劉備情商之高,常人難及。

果然,聽劉備這麼一說,張飛氣也消了。

其實劉備雖說是同時照顧了兩人的面子,但其實劉備更看重的是李孟羲的建議。

全速行軍,但以目前義軍的組織度,行軍肯定還是老樣子,拖拖拉拉前後拖的老長,於是就得緩緩慢行走走整整隊,反正縣城就在那,這就跟李孟羲所說的一樣,晚兩天攻城也沒區別。

又稍商討了細節,李孟羲哥劉關張三人告辭了,說弟弟一個人,他不太放心。

“孟羲,我送你。”關羽起身相送。

劉備也起身送出帳外,唯獨張飛不動。

目送關羽騎馬載著李孟羲離去,劉備回到帳中,看著張飛有些責怪的意思,“翼德,你為何處處和孟羲為難?”劉備不解的問。

張飛性格就是如此,演義中劉備拜諸葛亮為軍師,張飛最初也看諸葛亮事事不順眼,直到諸葛亮展露了才能之後,張飛才開始心服。

張飛十幾日未在軍中,對這十幾日軍中發生的事一概不知,自然也不知李孟羲有何本事。

——

關羽騎著馬,帶著李孟羲,馬跑的很慢,一顛一顛的載著李孟羲往回趕。

不一會兒,就至後軍。

磚頭扒著車攔眼巴巴在等哥哥,他遠遠的看到哥哥後,歡快蹦跳起來,揮舞著小手,大聲的叫哥哥。

見李孟羲走路一拐一拐的,一旁牽著馬步行的關羽好奇,問他是怎麼了。

“從馬上摔下來了,嘿嘿。”李孟羲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關羽搖頭,語重心長,“孟羲啊,我和你這麼大已會騎馬了。沙場之將,不會騎術怎麼能行,騎術可練起來了。”

“嗯!”李孟羲認真點頭,“現在軍中缺馬,再過些時日,馬夠了,不用將軍說,我也要學騎術的。”

說話間,李孟羲就走到了自己的車邊,和關羽揮手告別。

磚頭一見哥哥額頭臉上蹭出了好大一片蹭傷的痕跡,他很擔心,“哥你這裡怎麼了?”

磚頭伸出手指,指著自己的額頭問。

李孟羲:“從馬上掉下來了。”

磚頭:“奧。那哥你疼不疼?”

李孟羲:“有點。”

磚頭:“我給你吹吹就不疼了。”

李孟羲:“去去去!”

也不知這個習慣是怎麼流傳了兩千年的,小孩子磕著碰著,都喜歡說吹吹就不疼了,真有趣哎。

最多兩三天就要打仗了,李孟羲想抓緊把扎甲能多編一點出來就多編一點。

扎甲現在已經編到袖子那裡了,把兩個最難編的半袖編好,再往下就很好編了。

磚頭等回了哥哥,他就不再一個人害怕了,開始在車上這裡像小老鼠一樣這裡拱拱,那裡拱拱,忙的不亦樂乎。

不大一會兒,老鐵回來了,口說將軍下令,今日要快點趕路。

“鐵叔,這兩日就要有戰事。”正編甲的李孟羲抬頭跟老鐵提了一句,讓老鐵有個心理準備。

“曉得勒!”老鐵笑了聲,跳到了車頭,揚起鞭子,輕揮馬鞭,“駕。”騾子在驅趕之下,拉動著板車緩緩開動。

——

四日後,劉備大軍有驚無險的抵達文安縣城附近,這一路黃巾無有偷襲後路之舉,也未見黃巾哨騎打探,愣是讓劉備大軍安然抵達。

黃巾還依然縮在縣城裡,即不走,也不跟其他地方的黃巾聯絡,看來佔了縣城,就是黃巾將領所能想到的最高戰略目標。

農民起義,很多時候缺乏遠見,黃巾將領什麼也不做,困守孤城,自絕生路,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關張二人搶先一步,各率二百鄉勇圍堵住了縣城東西兩門,讓後隊大軍從容在城池附近安營紮寨,站穩腳跟。

到達文安縣時,已是中午。

李孟羲見車停下了,輜重隊的鄉勇們看樣子是開始紮營了,李孟羲從關羽那裡學到了一些安營紮寨的知識,他一看,附近竟然就是樹林。

正是秋日,落葉枯黃,萬一有人放火燒林,但凡有一個著火的樹葉飛起來落在了糧車上,就有可能引起一連串火災。

此地斷然不妥!

李孟羲趕忙叫過遠處的哨騎,讓他去叫劉玄德過來一談。

片刻後,披掛整齊,揹負雙劍的劉備匆匆騎馬來了。

見了劉備,“玄德公,這紮營地是你選的嗎?”李孟羲直接問到。

劉備四處一看,“是我選的。你看,正好,離樹林正近,可就近砍樹做攻城器械,怎麼了?”

果然是關羽二人先帶人圍城去了,劉備選的紮營地點。

空地那麼多,東西南北都空曠

,那麼多能紮營,臨大道也能紮營,劉備偏偏選了這小樹林附近。

劉備還意識不到問題在哪。

“玄德公稍等。”

說著,李孟羲朝放著火盆火種的車上,從火盆裡抽出了一根燒著的木頭。

再回來,當著劉備的面,李孟羲彎腰在地上抓了幾把樹葉之後,用火把點著樹葉,然後隨手一撒。

恰是時候,如有神助,突然一陣風來,燒著的樹葉被風高高的吹起,飄飄蕩蕩的朝不遠的糧車那裡飛去。

眼看樹葉就要落在車上,有看到的鄉勇伸手把樹葉掃落,一腳把火踩滅。

劉備看的分明,萬一樹葉落在了糧車上,全軍輜重,當真頃刻就被燒完。

想及後果,劉備一陣冷汗。

“玄德公且看——四下遍地落葉,不說有人火攻,但凡我軍萬一用火不慎引燃了這一林枯葉,稍有微風,我糧草後隊豈不瞬間焚燬?”李孟羲適時在旁提點。

“全軍聽令,快離開此地!”劉備趕忙下令,緊張的聲音都直了。

等輜重隊和中軍一起遠遠的離開樹林,擇地在平原上紮營之後,劉備猶驚魂未定。

“孟羲,若非你提醒,險釀成大錯也!”劉備感激的對李孟羲說到。

以人為鏡,可知己得失也,劉備幸感有李孟羲能直言其錯。

“【春不臨澤,秋不登高】,紮營要理,關將軍已教過你我二人。學歸學,當實用之。”李孟羲再建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備在馬上,認真朝李孟羲拱手一禮,“受教。”

李孟羲站定,認真攏手回了一禮。

他兩人不覺得一禮一回之間有什麼,在鄉勇們看來,他們舉止有儀,一副士人風範,跟凡俗之輩大有不同。

來漢末三國沒多久,最早李孟羲還不習慣拱手禮,現在他已經很習慣了。

後選的紮營地,一馬平川,前後無遮攔,不是很好的紮營地,但也沒有什麼要害處。

遠看一塊一塊的,都是在搭帳篷的人。

輜重隊還是單獨紮營,沒有和中軍一起。

雖然大興山一戰後,劉備從黃巾俘虜中招了三四百人的青壯,義軍擴軍至近千人,但是看守輜重的兩百多鄉勇,全是最早涿郡招的那些鄉勇。

糧草事大,劉備不放心讓俘虜兵去看糧草。

木匠營扛著斧頭鋸子去樹林那裡砍樹了,李孟羲見了,他也想看看攻城器械怎麼做的,反正無所事事,他想跟去看看。

“俺也要去!”磚頭怕哥哥丟下他不管,他又沒人玩,非要跟著哥哥也去。

“那走。”接著從板車上跳下來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