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民夫生存狀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七章 民夫生存狀況

李孟羲目送著要回到縣城安居的文安縣的人越走越遠,他撓了撓頭。

片刻之後,李孟羲追上了人群。

小跑著往前邊跑,李孟羲找到了女孩兒,在外邊朝女孩兒招了招手,示意她出來一步說話。

女孩兒很害怕,抱著席子往人群另一邊躲。

正當李孟羲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前邊的張飛注意到了李孟羲,他瞪著眼睛大步走來,“幹甚?”張飛不滿的問。

李孟羲指了指人群中的小女孩兒。

“出來!”張飛喝了一聲。

張翼德嗓門極大,長相又可怕,他這一喝,女孩兒嚇的脖子一縮。

被嚇到的女孩兒緊張兮兮的抱著草蓆出來了。

“你應該不是文安縣的人吧?”李孟羲走上前疑惑的問。

“你家又沒大人了,你一個孩子,混進縣城也沒活路的。”

“還是跟我們義軍走吧,劉玄德為人仁義,有你一口飯吃,餓不著。

跟我們義軍走吧。”

女孩兒低著頭,也不說話,抱著草蓆稍微朝李孟羲這裡走了一下,站的離李孟羲好幾步遠站著。

女孩兒認為李孟羲說的有道理,又想跟李孟羲回義軍去,又因為李孟羲是生人,不敢靠近,所以站了那麼遠。

李孟羲上下把女孩兒打量了一下,他看著女孩兒亂糟糟的頭髮,跟個乞丐差不多,女孩兒一張臉藏著草蓆後,看不到她的表情。

女孩兒身上穿著一件大了點不合身的麻衣,腳上是一雙一大一小都很大的破草鞋踩在腳上,腳趾不安的摳弄著。

鞋太大了。

李孟羲心想。

這時,跑的氣喘吁吁的弟弟終於追來了,“哥哥,掉了。”

磚頭赤著一隻腳,他手裡一手掂著草鞋袢,一手掂起只剩了半個的鞋底給哥哥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草鞋僅剩的半個底也掉了,終於壽終正寢了。

“走,找新鞋!”李孟羲看了一眼女孩兒,像是跟弟弟在說,也是像跟女孩兒說。

李孟羲朝弟弟走去,女孩兒低著頭,抱著草蓆,遠遠的跟了上去。

張飛張翼德瞪著眼睛看著三個小屁孩走遠,他把頭一轉,“看甚?走啊!要耽誤了老子拔營,剁了你們!”

張飛一聲吼,文安縣百姓趕忙趕路。

女孩兒不是文安縣人,卻假冒成了文安縣人。

這讓負責甄別黃巾還是百姓的張飛大為不滿,本想吼女孩兒幾聲,但聽到李孟羲誇大哥,說劉玄德仁義,張飛嘴裡不說,心裡很受用,便沒有訓斥女孩兒。

劉備在中軍營招呼著士兵們幫百姓收帳篷,李孟羲來了。

“玄德公,可還有小點的草鞋?我弟弟的鞋壞了。”

劉備聞言回頭,看到李孟羲身後跟著人,小人兒躲在李孟羲身後看不到臉,劉備好奇,斜了下身體去看,看到像是個女孩兒。

女孩兒怕生,偷偷看了劉備一眼,往李孟羲身後又藏了藏。

果然是個女孩兒,劉備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行,我這就去給你找鞋。”劉備看著李孟羲大笑,笑得李孟羲莫名其妙。

不一會兒,劉備拿著鞋回來了。

兩雙小號草鞋扔在了地上。

“來,試試看。”

磚頭跟劉備很熟,他不怕劉備,見了鞋子,磚頭忙去把赤著的腳往鞋裡伸。

“哥哥你看。”磚頭穿好了新鞋子,開心的讓哥哥看。

磚頭穿上的草鞋,草鞋不很合腳,但是夠不錯了。

“說謝謝。”李孟羲要弟弟道謝。

“謝謝!”弟弟開心的大聲說著謝謝。

謝謝說完,弟弟迫不及待的就把地上還剩的三隻草鞋全撿起抱在了懷裡。

李孟羲見弟弟把鞋全拿走了,他把鞋從弟弟懷裡又拽過來兩隻。

啪的一聲,兩隻草鞋丟在了女孩兒腳下。

“試試合腳不?”李孟羲面無表情,甚至有點想打哈欠。

女孩兒偷偷抬頭看了李孟羲一眼,然後趕緊又把頭低下了。

見女孩兒不動,“鞋給你了。”李孟羲說著。

女孩兒換好了草鞋,那兩隻又大又破的大草鞋她還要拿著。

“扔了得了?你拿著不累嗎?”李孟羲皺眉。

女孩兒好像很願意聽李孟羲的話,她趕忙把手裡的草鞋丟了。

“你回去好了,馬上拔營了。”李孟羲朝中軍營指了指。

女孩兒抱著草蓆和鋪蓋向大營走去,沒走兩步,她偷偷回頭看李孟羲一眼,當發現李孟羲也在看她是,女孩兒連忙轉過了頭。

目送著女孩兒走入民夫大隊之中,跟著大隊走,前後有哨騎照應,不會掉隊的。

李孟羲這才把目光移開了。

“孟羲,這小姑娘是誰啊?”劉備臉上的笑意就沒停過。

“我不認識啊。她爹被你的義軍拿槍捅死了,人家沒爹了成孤兒了,你不得養著人家嗎?”李孟羲聽出了劉備話裡的挪輿,反駁了劉備一下。

“成,養著!”劉備看著李孟羲,笑的更開心了。

此時文安縣城,張飛超人群吼到,“好好過活,安分守己,要是讓老子知道誰去投了黃巾,俺老張殺回來,一矛捅死一個,聽著沒?”張飛豹眼大瞪。

文安縣百姓唯唯諾諾,說都是良善百

姓,怎敢從賊?

張飛冷哼一聲,縱馬而去。

文安縣城大小官員被黃巾殺了個乾淨,一個也不剩了。

劉備收復了縣城,把縣城留給了文安縣的百姓。

大軍拔營,揮軍南向。

——

意外的接觸到了女孩兒,李孟羲突然想到自己忽略了一些事,那就是和俘虜相關的事。

從投劉玄德以來,李孟羲要麼在練兵,要麼在輜重後隊,他跟俘虜少有接觸。

黃巾軍俘虜有其特殊性,不同於真正邦國交戰的俘虜,有很強的反抗性和管理難度,大多數黃巾,都是窮苦百姓,活不下去為了混口飯吃才投了黃巾。

劉備軍強,加之有糧,在劉備軍中吃的比在黃巾軍中還好一點,再加上劉備手段柔和,無有殺俘強制俘虜攻城等事,黃巾軍的俘虜反抗性幾乎沒有。

也正因如此,劉備採取的管理方式跟放羊差不多。

願意跟義軍走那就跟著,管一天兩頓稀飯;不願跟著走,想跑,那自便。

義軍自涿郡出發,最早的鄉勇只五百人而已,現在兩戰俘虜加起來,近萬人,五百人再減去傷亡,實在是找不到人手去管理了,只能粗放管理。

劉備能管兩頓飯,很仁義了,可也正因為力量有限粗放管理,很多問題未能顧及的到。

李孟羲不瞭解俘虜們的生存狀況,於是他讓關羽帶他前前後後的看過一番。

長長的行軍隊伍,拖拉了數里。

在馬背上,李孟羲認真觀察著前黃巾軍,現在的義軍俘虜,或者說是民夫。

民夫們有老有少,但是竟然,青壯佔了很大比例,並不是大多老弱病殘的模樣。

一想大致明白為什麼了,天災人禍的,老弱病殘生存能力弱,肯定是最先被淘汰掉了,剩下的肯定是青壯多。

按觀察的結果來看,一萬人,估計有三千年輕人,只是年輕人,稱不上是青壯,就沒幾個壯實的。

民夫們大多是衣衫襤褸的,手裡拿著根棍,背後揹著席,或是抱著,除了鋪蓋卷,大多身無長物。

本以為,再怎麼狼狽,至少也有雙鞋吧。

李孟羲特意觀察了之後發現,一路行來,腳上沒鞋,或者缺了一隻鞋的人時不時都能看到。

民夫們縱然雙腳都有鞋,草鞋狀態也是極差的。

草鞋不難生產,可是黃巾軍就沒有任何生產的意識。

能搶到東西就罷了,搶不到東西就沒有任何補充。

“關將軍,一日行軍三十裡,一雙草鞋,多久磨壞?”

“半個月?”

也就是說,義軍即將要缺上萬雙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