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名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五章 名字

劉玄德在極短時間之內,表情經歷諸多變化,由悲切,變為愕然,繼而震驚。

“再立德行,再立德行……”

劉玄德喃喃自語個不停,如同魔怔了一般。

李孟羲告訴劉玄德的是再立德行,再奪天命。

劉玄德彷彿只聽到了前一句,喃喃自語之時,只說德行,未提及半點天命。

劉玄德打心底就排斥做什麼亂臣賊子,奪天命一說,他或許不願為之。

“對!那便再立德行!”劉玄德長舒了一口氣,意氣風發,眼睛中已重新煥發出比以往更甚的色彩。

在一番夾刀帶棍的犀利言辭的轟擊中終於回過神來的劉玄德,看到面前的少年正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

劉備趕忙施以大禮,李孟羲趕忙回禮。

一旁,磚頭不知該怎麼辦好,他學著哥哥的樣子,也回了劉玄德一禮。

一禮完畢,“先生一席話,令備茅塞頓開。”

“先生雖年幼,以備視之,當絕非尋常之人。”

“若非先生點醒,備不知何時才能幡然醒悟。備愚鈍,必有人在側時時提點勸警一二才好,斗膽想請先生留於軍中,共創偉業。請先生切不可推辭,若無先生,大事萬不可成……”

劉備起了招攬之意,這也正是李孟羲所期待的。

“某早有此意。”李孟羲笑著應到。

劉備一時未反應過來,聽到少年的回答時,他愣了一秒,然後劉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實在是太興奮了,就像是一個窮小子突然中了一億彩票一樣那種炸裂般的興奮。

劉備仰頭哈哈大笑,笑聲爽朗,酣暢淋漓的十幾聲大笑後,自知失態,劉備趕忙憋住了笑。

劉備緩了緩情緒,正色問到,“相談許久,某還不知先生該如何稱呼?”

這一句話,把李孟羲難住了。

李孟羲張了張嘴巴,然後轉頭看著一旁的弟弟,“磚頭,二哥我叫什麼名字來的?”

“二哥就叫老二啊。”磚頭天真的說著。

“老二?”

“對啊,娘就是這麼叫的。”

好吧。

李孟羲無奈,弟弟只記得娘老二老二的叫,根本不知道

他二哥到底叫什麼名字。

連名字都沒有,這是個問題。

沉思片刻,抬起頭,“我叫李孟羲,孟子的孟,伏羲的羲。”

這是前世的名字,從這一刻開始,也是這一世的名字。

“孟子,伏羲。”劉備頷首,“好啊,一名兩聖人,好啊,好名字。”劉備恭維。

“看先生年紀,不知……”劉玄德打量了少年一番,欲言又止,不細看不知道,一細看才發現,這個小先生,年齡真的是太小了。

“磚頭。”李孟羲迫不得已又向弟弟求助了,“你二哥我今年多大來的?”

磚頭瞪著迷茫的大眼睛,茫然搖了搖頭。

李孟羲無奈,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他只能確定一件事,就是自己還是個孩子。

“玄德公以你觀之,我年歲幾何?十歲?”李孟羲不確定的問。

“頂多……八九歲吧。”劉備臉皮直抽抽,他的謀臣大人,是個很小很小的孩子啊,小的簡直沒眼看了。

“那行,就九歲吧。”李孟羲親自拍板,定下了自己的年齡。

一日之內,少年完成了兩件對他自己來說意義重大的事,有了名字,也有了年齡。

劉備和李孟羲兩人,一個有心,一個有意,事情的發展對雙方來講都很順利。

劉備欲招攬李孟羲,而李孟羲迫切需要抱上劉備的大腿吃上飽飯,兩人一拍即合。

劉備不知該給李孟羲何職,給低了劉備怕怠慢人才,給高了,若把義軍全給李孟羲統領,劉備也下不去決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實在是李孟羲太小了,儘管他好像很厲害,但怕他過於幼小的年齡,無法於軍中服眾。

思來想去,劉備遲遲拿不定主意,索性,把問題丟給了李孟羲。

“不知孟羲師從何人?所學為何?若軍中任職,孟羲欲任何職?”

師從好多老師,單單幼兒園老師就有十幾個,學過數學語文英語地理化學生物計算機音樂美術……

但是,這些不能說。

李孟羲沉吟片刻,“某師承不便告訴他人;至於所學,天文,地理,數算,包括兵學,醫藥,詩詞歌賦,機關造物等等,所學甚雜。至於軍中任職,我倒是無意任職,至少短

時間內無意。”

“奧?”劉備連忙問,“為何?”

“我曾聽聞,讀萬卷書,尚需行萬里路,如此,才能知行合一,方可學為所用。”

“我雖讀過書,卻未曾行萬里路,實務更是一概不通。”李孟羲有些汗顏,“軍中之事,糧草,紮營,觀山望水,查勘地形,還有排兵佈陣,恰是老師沒教我的,我也沒學過的。”

說完,不管劉玄德在作何感想,少年對劉備重施一禮,“孟羲有一不情之請。軍中之事,願玄德公多多教我,不吝賜教!”

劉備心情變得復雜了,自家軍師慧眼如炬能洞察天下大勢,卻不知兵機。

一個八九歲的孩子而已,不知軍伍之事好像也很正常。

也罷。

“那好。”劉備點了點頭。“但我兄弟三人能教你的,我等必不私藏。”

聽到劉備的保證,李孟羲松了口氣。

幸好沒有頭腦一時發熱,去要求自己能力達不到的職位。

軍隊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單單糧草一項,就包括運輸,調配,規劃,監管等方面。

士兵一日所需口糧多少,騾馬一日所需草料又是多少,還有一輛馬車的運載力多少,步兵負重的運載力是多少,步兵車輛騎兵移動速度又各是多快,這些,少年很有自知之明,這些他通通不知道。

若有兩隻軍隊交給李孟羲指揮,一隻是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部隊,而敵人也是現代化部隊;另一只是東漢末年的義軍,敵人也是東漢末年同時代的軍隊。

那麼李孟羲指揮現代部隊作戰比指揮古代軍隊作戰更具勝算,為什麼?時代帶來的割裂產生了巨大的認知鴻溝。

因為是現代人,儘管李孟羲儘管可能對現代軍隊瞭解不是很清楚,但他卻知道,現代軍隊可以依靠鐵路公路等便利交通方式運輸物資,還有無線電通訊什麼的。瞭解這些只是常識,甚至不需要主動去學習。

而東漢末年,處處違反前世日積月累下的根深蒂固積的常識。

前世感冒不會死人,東漢末年感冒很容易死人。若前世養成的根深蒂固的習慣不及時改正,比如感冒不吃藥自己也會好嚴重了去診所就行了,在東漢末年,再像前世那樣不把感冒當回事,很容易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