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攜行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二章 攜行具

經過前夜差點被刺殺的事,李孟羲現在已經知道,這個時代因為矛盾發生流血事件的可能性太大了。

缺乏監管,也沒辦法監管,並且合格低階管理者其實很缺乏。

木匠營是自己的地盤,為了讓木匠營更好的執行,李孟羲冥思苦想好久,終於想出了辦法,把最後的這一點不足給解決了。

既然幹雜活的木匠們幹活是輪換的——那負責分活人也每隔三五天輪換一次,這樣就避免了品行不堪的人長久在團體內部造成的矛盾引發更大的矛盾。

姑且稱之為——雙規輪換法吧。李孟羲如是想到。

輪換法只能用於木匠營,而不能用於戰兵營,因為木匠營輪換只是為了避免一些內部矛盾,而戰兵營的低階軍官,需要一定的能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能力不足士卒輪換當了什長,是對整支軍隊戰力的摧殘。

想到這裡,李孟羲突然想起了軍官輪換制度。

在前世,好像為了鍛鍊新兵讓每個新兵都有管理能力,部隊的新兵好像是每週輪換著當班長的。

這個方法或許還真的有可取之處。

然而,李孟羲細想了之後,認為現在透過輪換培養低階軍官的方法根本不可行。

因為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

把人輪換著來當班長,確是可以起到對所有人的鍛鍊作用,但是同時,讓每個人管理能力的成型,變慢了數倍。

義軍的伍長什長,管理能力普遍缺乏,正急需先把一批合格的低階軍官培養鍛鍊出來呢,拖慢成長速度,實屬得不償失。

輪換培養低階軍官的方法很好,有借鑑的地方,但這個方法使用的條件是,得有穩定的根據地,和平穩的外部環境,才可以從容的把新兵輪流培養。

從沒見過有哪國軍隊,陣地上打著仗呢,還想著輪流培養每一位士兵,簡直找死和蠢不可及。

現在義軍正是戰爭狀態,不可用輪流培養的方法。

李孟羲現在有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症狀,他能越來越投入到思考中,卻總是一不小心過

於投入而忘了周圍環境。

要不是關羽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李孟羲,李孟羲就朝火堆裡走過去了。

被關羽這麼一拉,李孟羲驚醒過來。

“孟羲,何事失神?”關羽一臉責備。

“奧,突然想起了幾件事。”

幾件事,關羽大感興趣。

關羽好不容易得空回來一趟,晚飯,李孟羲劉備和關羽,以及李孟羲小弟弟李磚,圍在一起吃晚飯,飯依然簡單無比,跟普通士卒一樣,劉備軍現在官兵一體,做的很好,也可能是因為窮,當將軍的也吃不上好東西。

熬的稠稠的小米粥,加了鹽,味道還行。

李孟羲早就不對漢末的吃食抱什麼希望了,餓不死就行。

儒家講究食不言寢不語,關乎禮節,嘴裡咬著飯,再跟人說話,很不禮貌,劉備不在飯時說話,關羽也如此,李孟羲也潛移默化的認了這種規矩。

劉備和關羽及李孟羲三人不約而同的匆匆把飯吃完,暢談起來。

首先,談起的自然是李孟羲在傍晚時新學到的畫地為牢之策,李孟羲總能用最簡單通俗的意思,把艱澀難懂的兵法,解析成絕大多數人,甚至販夫走卒都能聽懂意思,這是很重要的能力。

劉備理解能力稍欠缺,而關羽其實不太擅長教學,講解能力也有些欠缺,恰有李孟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中間關聯作用。

關羽所說,李孟羲能全然領悟,並且再由李孟羲由淺而深的講出來之後,劉備能完全聽懂。

關羽一策之妙,劉備也為之歎服。

“不想小小的木樁,竟有如此大用。”劉備感慨,“可惜翼德不在。”

劉備為張飛未能一起探討兵法而感到可惜,李孟羲有些想笑。

這麼久接觸以來,李孟羲覺得和張飛不太合得來,甚至有些不對付。

再說了,張飛好像就不是老老實實讀書的性格。

再之後,李孟羲說了要擴編木匠營,招些學徒的打算。

當聽到李孟羲所說的雙規輪換法,劉備拊

掌大贊。

當又說到,日後沒有戰事之時,練新兵可以讓新兵輪換著當伍長什長,如此,第一能更全面的發掘人才,第二,可使低階軍官的培養數量倍增。

這是統籌方法,方法一,新兵還沒怎麼訓練呢,或是訓練沒十來天,就從中選一個認為是不錯的士卒,擔任新兵什長。然後,半年一年的訓練之後,什長還是這個什長,也只有這一個什長。

方法二,新兵自訓練開始,先隨意指定一個什長,然後每十來天,換另一個新兵當什長,然後,半年一年的訓練之後,將能發現最合適當什長的人。而且,所有新兵都有過當什長的經歷,基本知道該怎麼管人,當踏上戰場,若什長不幸陣亡,其他絕大多數新兵都有能力接任。

並且還有一個附帶好處,吃東西的人會罵廚師上菜慢,廚師會罵食客催的太緊。把兩個都調換到對方的角色,然後廚師會發現確實等的時間長,而食客也能體諒到做菜不容易。

換到軍隊中,所有新兵都體驗過當普通士卒和當什長兩方面的角色,更容易相互體諒。

輪換法相比普通的練兵方法,可以說是優勢明顯。

李孟羲所提的輪換練兵之法,古兵書未有記載,簡直聞所未聞,關羽驚訝,繼而深思良久。

李孟羲的方法可行。

剛交給李孟羲【畫地為牢】之法,轉眼,關羽從李孟羲這裡也學到了東西。

這大概,就叫做教學相長吧。

李孟羲問起,日日操練奔襲之法,問練的如何了。

“孟羲,此事正需你襄助。”關羽笑著。

原來,在訓練長途奔襲的時候,關羽麾下的百夫長發現兵器水袋鋪蓋乾糧袋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很影響行進,一跑起來亂晃,還容易掉,特別是兵器,一天跑下來磕磕碰碰的,腿都能碰青了。

於是,那個聰明的百夫長就想到,能不能做些簍子什麼的,把乾糧水袋甚至鎧甲短刀盾牌什麼都全丟簍子裡,揹著走,省力多了。

“這是……攜行具?”李孟羲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