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八章 穩步展開的研發工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八章 穩步展開的研發工作

攜行具的製作進度快的出乎李孟羲的意料,過了中午,太陽稍斜,魯犁揹著個什麼東西,跑的滿頭大汗的追上來了。

“鐵叔,停下車。”李孟羲慌忙讓駕車的老鐵把車停在路邊。

魯犁來了,揹著一個奇怪的木架子來了。

木架子是成L型的兩根方木,然後兩根方木中間用橫槓連起來,就成了類似一個帶靠背的椅子的形狀。

李孟羲一看是如此結構,就大概明白是幹什麼用的。

這是一個簡易的支撐結構,包袱和卷成筒的草蓆之類的,可以放在架子上,下邊被L型的下橫槓拖住,然後稍微用繩子一綁,就可以把物品固定住。

魯犁還是有些聰明才智的,李孟羲見到這個結構,突然想起前世的登山客和一些驢友,他們就時常揹著一種承負式的背具,外形和魯犁做的這個木架類似。

想來很合理。

既然攜行具的骨架已經做出來了,好不好用應當立刻試一下。

於是,李孟羲把自己的被子,疊成了豆腐塊,然後,用編甲剩的細麻繩把被子死死的扎牢,扎的瓷實的跟炸藥包一樣。

因為細麻繩太細了,被子綁好,李孟羲手被勒紅了。

然後,是把老鐵的稿席給卷了起來捲成了筒。

稿席和被子,是行軍途中所帶的最大的物件了。

李孟羲就是生活技能再差勁,也知道大的東西放下面更穩當。

所以,稿席放在L型木架的最下方,然後稿席上放疊好的被子,被子上再把盾牌和短環首刀放上,還有槍,槍該放哪,李孟羲一想,乾脆把槍插進席筒裡好了。

剩下的小物件,比如糧袋,筷子,木碗,水袋,這些東西還真不好固定,用繩子綁也綁不著,只有等簍子做好了,這些小物件丟進簍子裡,然後用換洗衣服塞實,再用繩子把衣服栓緊,就能綁的很嚴實了。

一堆東西全綁在架子上,上下堆列整齊層次分明,佈局整齊,就是不知道背起來什麼效果。

最好的檢驗方法,就是按行軍之

時的奔襲速度揹著跑,看哪裡有問題。

“魯犁,你要不揹著跑兩圈,跑到前面再跑回來,看好不好用?”李孟羲不好意思的說到。

“好。”憨厚的魯犁想都不想就答應了,絲毫不想大太陽下,揹著死沉的東西,傻子一般跑前邊再跑回來,有多累。

東西已經綁好了,魯犁蹲下身體,把架子往身上一靠,然後從架子上上向上拉起兩根繩子,往肩膀上一拉,從架子左右兩邊也拉出兩根繩子,往左右一拉。

接著四個繩子頭,從肩膀上,和左右肋骨兩側拉到胸前,在胸前綁了一個x型的活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此,架子就牢牢的系在了身上。

“營正,我先去了。”魯犁綁好了攜行架,原地站著蹦了一下,試了試牢固程度,然後還沒等李孟羲反應過來,噔噔噔噔撒開腿就跑了。

李孟羲嘴巴張了張,跑這麼快,一會兒體力就沒了。

李孟羲自知自己的體力無法背的動那麼重的東西,只好拜託魯犁揹著東西試試。

李孟羲本意是讓魯犁稍微跑個一會兒,試試哪裡不舒服,然後再改。

魯犁這人太實在了,讓他跑前邊再拐回來,魯犁當真以為是必須跑到行軍隊伍的最前才行,行軍的隊伍拖拖拉拉的好幾裡長,跑到頭得累死。

於是,魯犁就一去不復返了。

李孟羲等了大半個下午,不見魯犁人影。

終於,李孟羲看到前方管道上,魯犁一瘸一拐的回來了。

李孟羲正和弟弟在玩鬧,一見魯犁如此,忙從車上跳下來,迎了上去。

走近一看,魯犁灰頭土臉的,額頭上還被磕到了,狼狽不堪。

一問才知道,原來魯犁跑出去沒多久就跑累了,越跑越累,到最後速度跟走差不多了,可行軍隊伍自依然在前進,魯犁愣是咬牙堅持,一點一點硬是磨到了中軍前鋒超過了所有人之後魯犁才松了一口氣,慢慢的往回走。

這一去一回,便是大半個下午。

“真是辛苦你了魯犁。這東西用著如何?”李

孟羲迫不及待的問。

“沒綁緊,亂晃,繩子勒的疼,還有老往下邊墜。”

揹著攜行架跑了一下午,哪裡差勁,魯犁有著切身感觸。

沒綁緊亂晃,那就是綁法有問題,繩子勒的疼,李孟羲一看繩子,小指粗細的繩子,這麼細的繩子,肯定勒著疼啊。

跟車輪一個原理,車輪寬一點對地面的壓強小,更容易通行複雜路況。

李孟羲想到,前世的書包旅行包之類的,揹帶做的特別的寬,因為受力面積大,所以對肩部的壓強小,肩部不會勒的太疼。

這個好辦,找人縫製一批寬揹帶就解決了。

至於魯犁說的最後一個問題,攜行架往後邊墜,李孟羲看了攜行架,這L型的攜行架,只有下託,沒有上掛,可以再改進一下,做成z型的攜行架,攜行架上邊多一個短槓,擔在肩膀上,就可以更穩定,不容易掉了。

“魯犁,你看這樣,把架子上邊再加個槓,好不好使?”

正蹲在地上歇息的魯犁撓了撓頭,“不知道。”魯犁耿直的回答到。

第一代攜行架已經能滿足關羽所說的,方便攜行這一個需求了,但是李孟羲認為太差勁,還有很多能改進的地方。

於是,開始改進第二代,魯犁做木架很快的,比其他兩個編筐的和縫袋子的快的多。

——

上官吩咐下差事了,柳氏不敢稍耽擱,行軍一停,大軍開始紮營,柳氏忙開始縫袋子。

柳氏不捨的剪下一大塊絲綢,還沒開始縫,就見李孟羲來了。

“俺今夜加快縫,不會誤了事的。”柳氏還以為李孟羲是來問袋子好了沒,有些慌亂的解釋著。

“不急著用,慢慢縫就是。”李孟羲出言安慰。

“是有新活兒來勞煩姨姨了,現在需要縫一些寬揹帶,越寬越好,最少半掌寬,姨姨有空,把揹帶一塊縫出來吧,至少得四條才夠用。”

半掌寬的揹帶,夠寬了,再寬的話,對肩部壓強不夠,抓力不足,容易向一邊滑,反而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