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零八章 十五從軍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零八章 十五從軍徵

談起傷心事,喝至半醉,新降黃巾渠帥王路,堂堂一個七尺男兒,委屈的泣不成聲。

劉備一時也難以安慰,能說什麼?能幫著王路罵朝廷嗎?

王路對朝廷破口大罵,席間的劉備和關羽皆低眉。

在旁陪酒的李孟羲都替王路感到緊張了,你說你一個新降的黃巾將領,還敢辱罵朝廷,活的是不耐煩了?

李孟羲偷偷觀察,劉備和關羽這兩人面色不虞,卻並無動怒的徵兆。

好在是劉備軍,要是別處,這個酒後亂言的傢伙肯定沒了。

此時氣憤尷尬,李孟羲覺得有義務緩和下氣氛。

眉頭微皺,李孟羲稍作沉思,以手擊案,緩緩唱到,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李孟羲語調介乎誦讀和哼唱之間,他聲音雖顯稚嫩,但吐字清晰,抑揚頓挫,音韻優美。

一首詩罷,李孟羲打著節拍的手掌也停落在了矮幾之上。

降將王路眼角還掛著淚水,怔怔的抬頭看著李孟羲。

劉備關羽二人亦側目。

“都說好男兒志在四方,投身軍伍建功立業,方不負男兒七尺之軀。

可古來功業幾人?身埋百草,又誰人憐之?

孔聖亦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投身從軍,以致家不能保,如此之國,不必報之!”

李孟羲啪的一聲,一掌拍在矮幾之上,他語出如霹靂,語驚四座。

“國視民如草芥,民視國則如寇仇!將軍投身黃巾,無錯,卻也無對。

今百姓有倒懸之危,而黃巾軍勢囂囂,使時局更亂,黃巾非有滌盪天下之能、之力,黃巾一日不平,百姓一日不得安定。我義軍自涿郡起兵以來,一

為征討黃巾,二為救民於水火,將軍棄暗投明,我義軍正是將軍立身建功之所在也!”

李孟羲一番開導,效果卓著。

降將王路,今其方知,未曾負國,而國負其家,投賊無錯,錯在而黃巾非是寄身之處。心裡的包袱一朝消散,王路頓覺身心一輕,內心愁緒頓解,當場拍案而起,朝劉備抱拳躬身重禮,口稱願效犬馬之勞。

成了,這黃巾降將不罵朝廷了,不會再進一步加深和劉備關羽之間的嫌隙了。

矮幾對側,關羽看著李孟羲,眼神複雜。

李孟羲伶牙俐齒,關羽早領教過了,最早見李孟羲時,李孟羲直言漢失其德,關羽也領教過了,而今日聽李孟羲所言,士不必報國,此話衝擊了關羽的三觀。

關羽心中鬱悶,一言不發起身徑自離席。

李孟羲看著關羽走出帳外的背影,有些詫異。

帳中只剩劉備李孟羲和降將王路三人,喝酒不是為了別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寬王路的心,使其安心歸附。

劉備和李孟羲兩人都是人精,他們陪著王路,問起王路昔日在邊軍諸事,王路談到領立軍功之時,劉備和李孟羲這兩人忙露出佩服之極的表情,言語間好一番恭維,直讓王路有些飄飄然了。

又談到弓馬之術,觀察到王路面有自豪,李孟羲就知道此人對自己弓馬之術很有信心。

於是李孟羲故意挑起這個話題。

當王路說,可開一石強弓,三十步內,箭可穿甲而過,劉備和李孟羲這兩個傢伙,又面露佩服,又一陣恭維。

這人弓術,李孟羲早見了,力量是很大,能開強弓無疑了,但他射不準啊,箭都射飛了。

——

關羽在帳外,背著手,仰頭看著天邊如火雲霞,正看的入神,忽然聽到背後有腳步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腳步聲很輕,聲音不如大人走路那般沉重,一聽就知道是誰來了。

關羽一回頭,果然,是李孟羲。

李孟羲走到關羽身側站住,抬頭往天際看了一眼,“又快天黑了啊。”

“孟羲,怎不見你

今日飲酒?是嫌酒不好?”關羽笑問。

“不是。”李孟羲搖頭,“家師說過,喝酒傷腦,喝酒越多,人越蠢。我以後還得當大將軍帶兵打仗呢,可不能喝蠢了。”

李孟羲說的有趣,關羽手捋頜下長鬚,哈哈笑了。

笑完,關羽看著站沒個站相換著踢騰腿的李孟羲,關羽問,“孟羲,降將王路,其妻為豪強所侮殺,而官府不為其主持公道,官府確虧欠於他,其在邊疆苦戰,而其家不能保全,大漢亦虧欠於他。

然,你說此人不必報國,豈不聞,皮之不附,毛之焉存?國不存,如何有家?”

關羽終於忍不住了,把心裡的問題一併問了出來。

“關將軍,你是說,有國才有家?”李孟羲睜著眼睛,抬頭看著關羽。

“不錯。”關羽頷首。

“有國才有家,嗯,此話我也認同。”

“我另有一言,有家才有國,將軍以為如何?”李孟羲反問。

“這……”關羽語滯。

李孟羲看著天邊的雲霞,自顧自的說著,“國有暴秦之國,亦有西漢文景盛勢,民安居樂業之國。”

“若在文景之國,匈奴百萬控弦之士犯境,若大漢人人怕死,顧小家而不肯捨身禦敵。匈奴非我族類,若及匈奴破關,邊軍盡沒,大漢無人捨身遇敵,雖有億萬之眾,盡淪為胡人之羊也,彼時無國,家亦無也。

強族犯我,士不可惜身而求全,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故,有國才有家。”

“若國為暴秦之國。

雖有國,律法嚴苛,苛政猛如虎狼,五口之家,有男刑配,有女罰役,徒餘嗷嗷待哺之幼(喵)童,老邁將死之翁嫗,此家如何可謂家?

暴秦之國,雖有國,無家矣。此國之士,不必報國,可自伐其國。”

李孟羲說完,轉頭看著關羽。

關羽嘆息。

“此話不妥,國行錯策,士可投身廟堂,上下改之,可力挽狂瀾也,怎可自伐其國?此非正人所為也!”

李孟羲愣了下,然後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