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有制之兵,不可以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四章 有制之兵,不可以敗

到底百夫長狗子低聲下氣的拉人,和其他百夫長板著臉拉人,兩者的區別有多大,而又會產生怎樣的實際效果呢?不妨可以極限假設一下。

極限情況是——黃巾降卒今日剛加入義軍隊伍,然後第二天就遇到戰事,戰兵營需要立刻上陣。

因為是新加入,黃巾降兵和隊伍還未磨合,並且降兵還缺乏集體感。

那麼,因為狗子招兵的時候,態度很好,黃巾降兵願意到其手下聽命,雖還未開始相處,但百夫長狗子和黃巾降兵關係較為融恰。

將有五德,智,信,仁,勇,言,狗子所行之事,將之仁也。

因狗子能服眾,縱然沒有磨合,縱然今日招募降兵,明日就是大戰,但到了戰場上,若狗子危難,黃巾降兵會因為覺得狗子人不錯,會主動扶他一把,因為主動扶了一把,狗子能活下來。

而其他各百夫長,一夜擴軍,半數人都是黃巾降兵,其他百夫長招兵時板著臉,被其招募的黃巾降兵,與之並無交情,哪裡會伸手扶一下?

因為沒有扶,所以,其他百夫長於是就掛了。

人和人的差別,就在這種細微的地方體現出來的。

若當真今日擴軍,明日就遇強敵,毫無疑問,狗子那一部步卒是最能戰的人。

士可為知己者死,如此而已。

“此可為永例也。”李孟羲目光炯炯,小聲嘀咕了一句。

一旁,關羽聞言笑問,“何事可為永例?”

於是,李孟羲就跟關羽商量了一下,降兵從招兵到入營這一段,或許有操作空間。

首先,是招兵。

是主將親自招兵,還是下面的百夫長,還是再下面的什長伍長,到底誰下場招兵為好?

主將下場是不合適的,一軍主將要忙的事太多了,一個一個挑選兵員,耗時太長。

所以,應該是下面百夫長,最好還是各個什長伍長自己挑。

誰挑中了人,就領到自己那一什去,這不就多了一點交情嗎?

兵的人員確定了,由什長伍長這兩個低階軍官挑兵最為合適。

然後,挑選兵員的方式又該是怎樣的?是什長們板著個臉挑,還是像狗子那樣,用十二分熱情,讓降兵們感到如回家一般的溫暖呢?

當然是狗子的挑兵方法更好。

或許還有更好的方法。

鄉勇們擠在一起站著,跟待售的蘿蔔一樣,呆呆地等人家去挑,宛若插標賣首般可憐。

而李孟羲突發奇想,是否可以換一下,讓降兵自己挑選去哪個營呢?

其一,降兵肯定都有自己熟悉的人,可以和熟人一起,自己決定去哪個營。

小朋友去幼兒園還想和玩伴一起呢,投身軍伍,死生相伴,有個同鄉之人同為一伍,豈不能安心很多?

而要是讓鄉勇這邊挑人吧,誰會問黃巾降兵有沒有親戚啥的,然後活生生的把人家同鄉甚至是親自關係的兩個降兵給拆散了,而降兵又不敢說,於是,不情不願的被招兵的將官給招走了。

其二,讓降兵自己決定去哪,就等於把挑人的市場,變成了降兵的市場。

降兵有了自主決定去哪的權利,有了主人公一般的參與感,能更好的融入軍隊。

李孟羲腦補了一下——鄉勇們各個什長伍長站在那,眼巴眼望的等著降兵過來,然後忐忑不安的降兵剛走過來,什長們熱情無比的招手,喊著要讓人家往他們什裡去。

忐忑不安的降軍,那麼一瞬間,感覺像是回到了家裡……

這多好啊。

“關將軍,你以為如何?”

關羽朗聲笑了,邊笑邊搖頭。“孟羲,大哥說你,一步之內,可有七謀,今日方知,此言不虛。

只招兵一事,你竟能想到如此多的問道,心思縝密如此,非關某能及也!”關羽徹底服了李孟羲了。

關羽很少夸人,被關羽誇讚,李孟羲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此可為永例?日後咱再招降兵,就這麼幹?”李孟羲抬頭問。

“就這麼幹!”關羽點

頭。

這次就罷了,降兵們已經被各百夫長挑完了,下一次就可以讓降兵自己想往哪一什,就往哪一什去。

好了,挑兵這個過程完善了,然後降兵入營,就比如今晚,降兵入營的第一晚,亦有文章可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孟羲想到前世,新兵到連隊去,連隊裡會有歡迎儀式,並且分到班裡之後,班裡還會開茶話會,聊聊天什麼的,相互介紹下彼此,然後再隨便聊一些別的東西,能很快拉近彼此的關係。

降兵雖然不是新兵,但比新兵其實更需要一個類似歡迎儀式的東西,無他,新兵下連,知道除了累一點,軍隊裡軍紀嚴明,不會有人明目張膽的欺負新人。

黃巾降兵可不一樣,漢末封建時代的軍隊,軍律能有多嚴格,軍隊裡欺負新人的事簡直不要太少見。所以黃巾降兵新入營第一個夜晚,會很煎熬,生怕被欺負。

這麼一想,李孟羲越發覺得今晚,得給什長們找點事做,茶話會李孟羲也不知道咋開,也沒瓜子糖果什麼的吃啊,那只聊聊天還是可以的吧。

李孟羲把想法再次告知關羽。

“此可為永例。”關羽又點頭。

這麼一會兒時間,兩條軍律便被制定了。

李孟羲能想到培養團隊之間的默契的重要性,而絕大多數什長伍長們,想不到這麼深。

用規章條例把這些東西規定下來,就等於強制讓基層軍官,也有了很智慧的行事方法。

智慧成果變成明文條例,明文條例再被低階軍官們執行,等於是智慧被繼承了。哪怕聰明如諸葛孔明想了三天三夜才想出來的方法呢,只要變成條例,就可以被一個平庸之輩,一下就能按照方法達到和諸葛孔明親自施展一樣的效果。

故,條例,規章制度,很重要。

故曰:

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以敗;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以勝。

天濛濛黑了,義軍大小什長伍長百夫長各級中下級軍官被單獨召集在了一起,關羽和李孟羲要訓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