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七章 靈感突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七章 靈感突至

戰爭對人力的損耗是驚人的,再精銳的一支軍隊,當其老兵死完,補充的新兵要是都是民夫,那麼這支軍隊的戰力很快就跌落的跟民夫一樣了。

問題很嚴重,若不解決,戰爭不停進行,戰兵不停損耗,又不停補充新兵,那麼劉備義軍的整體戰力會一直被限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問題李孟羲找出來了,解決辦法,李孟羲也照搬前世軍隊的制度,找到了方法。

如果一線戰兵,訓練度是一百的話,那麼至少還要有一些訓練度八十的即將成型的預備兵員,還應當有訓練度六十左右的,訓練了一半的,還有訓練度二十的,剛開始訓練的。

一支戰兵,想要在戰鬥頻繁的環境中,又想保持數量,又想要保證戰力不滑坡,解決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有著龐大的成梯度的,並且不停在繼續訓練的預備兵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有這樣,有了完備的預備兵員體系,才能保證一支戰力彪悍的軍隊,一直保持著人數和戰鬥力。

李孟羲不由想起了,漢末第一強兵陷陣營,不知陷陣營八百人,有沒有預備兵員,若是沒有,預備兵員,那麼陷陣營的結局可能就是,要麼在戰爭不停失血,人越來越少,然後銷聲匿跡。

要麼就是,補充了低質兵員,戰力滑坡嚴重,不復往日威名,沒必要再保留其單獨編制。

原本的歷史中,呂布被曹操所擒,其部將張遼高順等也被曹操所擒,張遼降曹,高順不願降,被砍了。

高順被砍了,那麼陷陣營餘部為何從此銷聲匿跡了呢?

是全部已經戰死了,還是曹操收攏其餘部,然後再擴軍至八百人,想重現其昔日之威,然後新建的陷陣營大失曹操所望,被其裁撤了,到底是哪種原因呢?誰也不知道。

李孟羲更傾向於是後者,冷兵器時代,真的全殲一支部隊,殺的其一個不剩,很難。

就算是用槍打,也有沒打死的活下來,冷兵器刀砍矛戳的,縱然陷陣營全倒了,不可能是全被當場

戰死了,必然有倖存者。

既然有倖存者,要麼倖存的人太少了,不足再重建;要麼就是陷陣營的這些悍卒跟其主將高順親如兄弟,高順被曹操砍了,這些倖存之卒死都不降曹操,然後也被砍了;再要麼,陷陣營殘兵降了曹操,也被曹操重用,然後給了陷陣營舊部補充了很多不錯的兵員,但是因為陷陣營的殘存的步卒因為能力不足,因為殘卒們沒有掌握高順的練兵之法,訓練出的新的陷陣營,戰力還比不上普通精銳。

於是,陷陣營曾經有著的赫赫威名,其最好的結局還是銷聲匿跡為好。不然,戰力不堪的新建陷陣營,重現在戰場之上,然後不低敵軍普通精銳,被打的潰敗,一波葬送了陷陣營最後的尊嚴。

所以,陷陣營自高順之後,銷聲匿跡,或許是好事。

漢末第一強兵陷陣營原本歷史中,早早的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那劉備義軍,現在稱義軍,日後也必是天下有數的精銳,那麼義軍會銷聲匿跡嗎?

李孟羲覺得,不會了。

現在大軍之中,至少還能抽出三千精壯,這三千人若立刻開始操練,以成戰兵營後備兵員,那麼現在唯一的前鋒戰兵營就可以頂著高傷亡的同時,維持著很高的戰力。

青雲山一戰,兵力捉襟見肘,被迫調動民夫以虛張聲勢,迫降敵軍。

戰後,李孟羲認為民夫營可以從最基礎的操練起來的,只操練佇列,只能虛張聲勢,也能派上用場的。

劉備把操練民夫的事丟給了李孟羲,李孟羲還未開始著手進行。

現在關羽前鋒又遇到了兵員方面的問題,看來民夫的訓練得提上日程了。

李孟羲果然有辦法,關羽懷著心事而來,滿意而歸。

李孟羲說,民夫營少說一月,多說兩月,可初具氣象,關羽說願靜候佳音,然後縱馬離去。

事情是越來越多了,步人甲編了一半,因為事務繁雜,都沒空編了。

還有木匠營諸事,板車

,木盾牌,碗筷,還有讓魯犁等人試著做的車軸承,都需要李孟羲時時跟進。

還有醫師營,重傷員那麼多,有著遠超這個時代的諸多見識,李孟羲自覺能提供很多幫助。

正所謂蝨子多了不愁,反正事情夠多了,再多上那麼一兩件也無所謂。

“走,回去。”李孟羲左右晃了晃腦袋,招呼傳令兵把他帶回去。

“去哪?”少年王禮愣愣的。

“去輜重營啊。把我送回我的車上,把魯犁送去醫師營。”

——

難怪王禮會愣愣的問李孟羲要把李孟羲送去哪,原來王禮是忘了,李孟羲的車是在哪裡了,第一遍跑過去,李孟羲正想事,還以為王禮認得呢,於是也就沒在意,專心想事。

車伕老鐵看見了李孟羲和王禮路過,老鐵見慣了李孟羲經常到處亂跑,還以為李孟羲是有要務呢,於是就沒叫李孟羲。

而弟弟磚頭此時睡著了,不然他看見哥哥路過,會開心的叫哥哥的。

於是就這麼陰差陽錯的,王禮帶著李孟羲一直跑到了輜重隊隊尾,再向後,就沒車馬了。

“嘿!跑到頭了!”王禮勒馬,叫著後面一聲不吭的李孟羲。

李孟羲思路被打斷了,一抬頭,四處一看,嚯,眼見前方車隊的隊尾在漸漸遠去。

“跑這兒幹嘛?”李孟羲疑惑了。

最終,愣頭愣腦的少年王禮帶著李孟羲又拐回去了,找到了李孟羲的那輛馬車。

李孟羲指著平平無奇的馬車跟王禮說,認準這輛車,這輛車便是落腳的地點。

王禮大大咧咧的把馬車看了一眼,“一模一樣嘛,要不俺認不出來呢!”

王禮是說,李孟羲棲身的這輛馬車跟別的馬車沒太大區別,都是一輛車,一個拉車的牲口,車前一馬伕。

李孟羲正要說教一下這一點都不認真,工作態度極不端正的少年一年,嘴巴都張開了,然後李孟羲靈光閃現,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