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章 甲與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四章 甲與刀

劉備所說的“小甲”,是一種單面甲。

小甲樣式類似嬰兒的肚兜,甲的防護面積較小,頸部至上半個胸口也沒有防護,甲片只從胸口的位置開始至腹部結束,能防護住半個身體正面。

甲的上方有兩個繫帶,可繞過左右肩膀,在後頸系著;左右也各有兩個繫帶,繞至身後,綁一個交叉形狀的十字繩結,甲就固定在了身體上。

李孟羲拿著一副甲左看右看,越看越皺眉。他把小甲放在自己胸口比了一下,剛好能把自己頸部以下包括喉嚨腹部上完全遮住。

李孟羲還是個小孩子,甲的大小能剛好把他身體擋住,而對於成年人來說,甲就太小了,堪堪能護住胸口和腹部,只比護心鏡略大。

而且,甲還是單面的,只能防護前方,甲片也只是一層。

穿這玩意兒,還不如套兩層厚皮衣有用。

數了手中單面甲的甲片,甲片共六十一枚,單個甲片較大,顏色為灰黑色,用手指彈在甲片上,聲音清脆;李孟羲用手去掰甲片,沒能掰彎,甲片比指甲略厚,目測大概一毫米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從質量上看,這些從大漢武庫扒拉出來的甲片質地堅硬,還做過防鏽處理,表面疑似滲碳硬化,質量相當不錯。

漢甲絕大多數都是扎甲,劉備軍裝備的單面甲,勉強算的上是乞丐版的扎甲。

每一片扎甲片上下左右都打有小孔,然後用麻繩或者牛皮繩穿過甲片的空洞,把甲片按需要一片片連接起來,過程和拼接樂高積木差不多。

李孟羲仔細檢查了手中的單面扎甲,甲片編織的很緊湊,編甲用的繩子是結實的牛皮繩,會很耐磨。

用手去量,小甲寬不過兩拃(zha,大拇指和食指張開後的距離為一拃),長不過兩拃半,真是夠小的。

“小甲”這名字應該是劉備自己起的,名字起的很萌……

扎甲的防禦力主要取決於甲片,像劉備軍裝備的小甲,甲片是無重疊的單層甲片,防禦力就更加依賴甲片本身。

所幸,劉備軍中裝備的小甲,甲片質量不錯。

關羽陪李孟羲前來檢視兵器甲冑,關羽看到李孟羲對著鎧甲翻來覆去的看,還用手去彈甲片試試甲片的彈性,指甲去摳甲片看沒有鏽跡,口中時不時嘖嘖有聲,儼然一副行家的做派。

“我軍甲冑如何?”關羽出言詢問。

“我軍人人有甲,比黃巾軍好太多。但是甲太單薄了。”李孟羲搖頭。

都是扎甲,扎甲和扎甲也有天壤之別。

千百年後,大宋的步人甲也是扎甲。甲片一千五百餘,重五十餘斤,除了眼睛露在外面,其餘部位皆有厚厚甲片防護的步人甲,是冷兵器時代甲冑登峰造極之作。

和步人甲比起來,劉備軍的鎧甲簡陋的令人髮指。

李孟羲說甲冑單薄,關羽沒有反駁他的話,因為確實單薄。

前幾日和黃巾作戰,雖說是黃巾一敗塗地,義軍追殺而已,可仍有數人為流矢所傷,若有全甲,何必再給麾下士卒穿小甲。

“關將軍,我軍甲冑可有剩餘?”李孟羲問到。

“我軍大破黃巾,繳獲甲冑甚多。然黃巾甲冑多疏於打理,破舊不堪,再加上大哥從俘虜中募兵數百,因此甲冑依然不足。”關羽對軍中事務很熟悉,立刻就回答了李孟羲的話。

從涿郡募集的鄉勇,只有五百人,招募這五百人所耗費的錢財全是張飛出的,只因劉備和關羽兩個窮鬼,而張飛頗有家資。

等抓了數千俘虜之後,劉備決定擴軍,輕鬆擴軍至八百多人,多出來的三百人自然是從俘虜中挑選出的精壯,缺的三百副甲,也只有從繳獲的物資中挑。

能挑出三百副破爛,已經算是差強人意,因此,一副剩下的甲都沒了。

李孟羲沉默片刻,“有用不到的甲片嗎?我想要一些。”

關羽不知李孟羲為什麼要甲片,難道他還能自己修甲不成?關羽疑惑的看了李孟羲一眼,此子多有非常之舉。

“甲片倒是不缺。”關羽點了點頭,“軍中缺兵甲工匠,殘甲堆積一處,甲片成堆。你若是想要,都給你。”

關羽大手一揮,就把殘甲全給了李孟羲

“多謝關將軍!”李孟羲大喜過望,有甲片,就意味著可以攢一副質量不錯的甲出來。

前世混跡漢服圈,學了半吊子的編扎甲的技術,而今,有了用武之地。

鎧甲沒什麼好看的,除了“小甲”,更豪華的甲也就是關羽身上穿的筒袖鎧,關羽的甲還是從程遠志和鄧茂身上扒拉下來的高檔甲。

筒袖鎧屬於高配扎甲,頸部有盆狀的甲領可以防護頸部。筒袖鎧外形近似現代的T恤,對胸腹部有百分之百的防護面積。

而在手臂處,筒袖鎧是半袖,可防護住整個肩膀,和半個後半臂。

李孟羲想看看關羽身上的甲,卻不好意思讓人家脫下來,只能作罷。

甲看完了,還有兵器。

漢環首刀,為後來唐刀的直系鼻祖,環首刀造型實用簡約,刀身筆直,一面開刃,刀首為大角度的刀尖,刀尖厚重不易折斷。

和刀身一體的刀柄尾端,通常有一圓環狀金屬環,這就是環首刀的由來與其最顯著的特徵。

使用時,環首上可綁上短繩,短繩繫於環首,使用者手套進繩環中,然後手握刀柄,這樣以來,刀在和敵人兵器磕碰之時,不易脫手。

環首還有另一個巧妙的作用,環首結合短繩,組成了柔性緩衝,其作用類似於建築工地上的軟柄鐵錘。

工地上時常需要用重錘去砸東西,如果錘柄是硬木,錘不了兩下,反震的力量就會讓讓人手掌發麻,手臂被震傷。用橡膠或其他柔性材料代替硬木錘柄之後,有限緩衝了反震的力量,保護了使用者的手臂。

漢環首和短繩組成的柔性緩衝結構,在兵器碰撞時,人不需要完全實握刀柄,手可以虛握,手掌和刀柄留有間隙。

漢環首和短繩組成的柔性緩衝結構,在兵器碰撞時,人不需要完全實握刀柄,手可以和刀柄留有間隙,反震的力量因此被環首上的短繩所削減。

若是騎兵,環首的作用更加明顯。

因為環首和短繩也起到了遏制手掌向前滑動的問題,環首刀大多是沒有護手與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