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六章 集,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六章 集,散

古代招兵,重視地域,同一個地方從軍的人編為一伍之後,能更同仇敵愾。

因此,有憨比將領,第一天練兵,就砍了人家同鄉人中的一個人,威懾眾人的目的是達到了,可所有人都對此將暗恨在心,表面不敢說,內裡巴不得其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種情況下,將兵不合,是為隱患。

懲戒散漫之兵以儆效尤可以,但要把握好力度,幾鞭子足以威服餘眾,直接砍頭,就太過了。

執法軍士抽完了那幾個慢騰的新兵,李孟羲令其歸隊,“豎著耳朵聽某軍令,下次再犯,少不得再領軍法。”李孟羲告誡。

完了後,李孟羲重審集合要點,集合口令一下,立刻快步趕至集合點。

“聽清楚沒有?”李孟羲問。

“收到!”新兵們齊聲回覆。

聲音有力且整齊,李孟羲滿意的微微點頭。

“全體都有,解散!”

命令一經下達,新兵們有過兩次解散經驗之後,嘩啦一下散開,朝後跑去,生怕解散的慢了被人抽鞭子。

看人走遠,“集合!”李孟羲下達集合命令。

嘩啦一下散去的人,又譁啦一聲回來了,新兵們爭先恐後的往集合點跑,有前車之鑑,誰都不想因為慢了而被軍法懲治。

除去佇列復位出現問題,一列長一列短以外,單從集合速度這一點來看,訓練取得了效果。

新兵們熟悉了集合口令,並且知道集合應該快速,至此,集合口令響應這一點,沒什麼大問題了。

除此問題以外,剩下的問題依然麻煩。

新兵們都記不住站位,李孟羲眉頭緊皺,不得不得下場,把新兵們從高到矮從新拉了一遍。

以左為準,左側的人最高,然後從左至右,士兵的身高依次降低。

李孟羲把士兵們這樣排列是經過考慮後決定的,原因是關聯到下一個動作,對齊,是向左對齊,還是向右對齊。

配合軍官的動作,伸出右手,下令對齊,在軍官的角度看,向右手邊的人對齊最好檢視對齊效果。

軍官的右手,就是佇列中

士兵的左手,因為對著站立,成鏡面效果。

“現在看看,你們各自站在哪,站在第幾排,第幾個,好好記清。”

李孟羲下令到。

新兵們左右打量著,也不知他們到底記清了站位沒有。

片刻後,李孟羲走到第一列,左數第一個人面前,“你站哪?”李孟羲抬頭問。

“俺站這兒。”排頭的傻大個脫口一句,把李孟羲給噎的不行。

“咳,你站第一橫排,左數第一個,聽明白沒有?”

“明白了。”

“重複一遍。”李孟羲再問。

“第一排,左邊第一個。”

“是第一橫排,左數第一個。”李孟羲糾正。

軍隊中的用語,應該簡明扼要,並且沒有歧意的好。

“再說一遍,你站哪?”李孟羲繼續問。

“第一排……第……第一橫排,左數第一個。”排頭兵好算把話說利索了。

李孟羲點了點頭,左跨一步,站在了第二個人面前,“你站的是哪?”

“左數第二個,第一橫排!”第二個人有點機靈,在李孟羲問第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準備好了答案。

然而,有瑕疵。

李孟羲頓了一下,“先記橫排,再記位置。”

“你是第一排,左數第二個,記住沒有?重複一遍。”

“第一排,左數第二個。”新兵答到。

李孟羲點了點頭。

然後,到第三人面前。

“你,站位在哪?”李孟羲手裡拎著刀鞘,用刀鞘做教鞭使用,他做的越發熟練了。

“第一排,左數第三。”

“嗯。”李孟羲點頭,然後至下一人面前。

就這樣,李孟羲不辭辛苦,把整整四十人的佇列從頭到尾問了一遍,以確保每個人都記住自己的站位。問完最後一人之後,李孟羲從隊後繞至隊前,目光掃視眾人之後,“解散!”

李孟羲再次下令。

等人散開,“集合!”簡短的命令再次發出。

新兵們爭先恐後的跑到

集合點,然後按著之前記著的站位找位置,經過一些混亂之後,佇列才大致安定了。

新兵們對站位記得還不甚熟悉。

李孟羲於是就單練集合這一點,不停的集合解散,直到新兵們跑過來集合,能迅速找到站位站定。

訓練剛剛好,後軍遊騎來了,問是否拔營行軍。

劉備看向李孟羲,顯然是在問李孟羲的意思,“拔營吧。”李孟羲答到。

“拔營。”劉備向遊騎下令。

訓練比想象中的難,從昨夜到現在,正式訓練還沒能開始,只練了集合,彙報,站位,連左右前後對齊還沒練呢。

照這個速度,少說得十來天,才能基本把流程練一遍,而且不能太要求訓練質量。

速度雖然慢,但義軍現在的訓練時間是從行軍間隙擠出來的,訓練時間再短,每訓練一次,都相當於是賺了。

李孟羲可不覺得黃巾軍能做到趁夜練兵的事,黃巾不可能有這麼強大的自我建設的意識和能力。

哪怕是諸侯的軍隊,也少有如此高效率的做法。

隨著時間推移,劉備義軍雖然起點低,但是底蘊在快速形成。

李孟羲回到自己的車上,叫弟弟把鐵胄放下,不要玩了,開始寫字了。

“哥哥你怎麼那樣說話了?”弟弟奇怪的問李孟羲。

“怎麼怎麼樣了?”李孟羲疑惑。

“就是那樣說話嗎。”弟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歪著小腦袋想了半天都沒找到合適的描述。

好一會兒,李孟羲反應過來,嗓子啞了。

感覺到嗓子微微作痛,李孟羲輕咳了一下,這也太誇張了吧,也就昨晚和今早吼了一段時間,嗓子就給吼啞了。

實則是李孟羲吼的聲的確太大了。

至此,李孟羲算是明白了,前世軍訓的教官為什麼都喜歡咆哮著下令了,一是如果聲音太柔,沒有強制力,二是聲音太小,有人會聽不見,三是,聲音如不夠短促有力,穿透性不夠。

所以,聲音洪亮,短促有力的口令,負責訓練的和被訓練的雙方反饋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