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虞待不虞者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虞待不虞者勝

“孟羲,你要不也去先睡?”劉備看李孟羲站著到處亂看,便出言問他要不要休息。

“不,我不用,我不瞌睡。”李孟羲回到。

雖然,李孟羲年齡不大,但是精力異於常人,大人們好多都困了,李孟羲反而精神奕奕的。

就這麼一會兒時間,李孟羲又想到了一點東西。

新發現的問題是,就是士兵們的物資該怎麼放才好。

就像剛剛,劉備的親兵很聰明的把槍戳在地上,使槍桿與槍桿之間形成交叉的形狀,然後稿席被子什麼的就往槍桿組成的架子上放,這樣就不用再抱著浪費體力了。

見此一幕,李孟羲不由聯想到,要是普通士兵要放東西,能放哪裡?

比如下暴雨了,床鋪還未來的及收拾就要立刻出帳禦敵,這時,被子來不及收拾,要是不收拾好,水把被褥淹了該怎麼辦?

最簡單的方法,也不用架子,用幾根槍往地上一插,就能做出簡易的支架,可是這個方法不好。

一是,隨意用槍桿支撐起的支架,承重能力極其有限,要承擔的起一床鋪蓋的重量,至少得用三四根槍。

一帳十人,每人需要三四根槍,急切哪裡有那麼多槍可供使用。

再或者,就專門做一些用來放東西的架子,比如矮桌什麼的,如此,就又涉及到運載力的問題了,每什就需要一個放東西的矮幾,就要多幾十斤的重物要背,有那幾十斤的運力,多運些糧食不好嗎。

要是士兵們晚上睡覺,鎧甲衣服沒地方放,沒雨的時候,鎧甲隨意放在床邊的地下就行,而要是有雨,鎧甲再隨意放地上就不怎麼好了,會被雨水弄的溼漉漉的。

鎧甲溼了會鏽,加快軍備的損耗,溼鎧甲穿在身上,還易生病。

所以,放士兵私人物品的架子或是其他東西還是很有必要的。

穿著鎧甲,合衣而睡,鎧甲邦硬,太影響睡眠質量了。

而要把鎧甲脫了,沒有合適的地方放,隨手往地上一扔,突然遇敵急切間找不到鎧甲,也是不妥的。

最終,李孟羲想到了不增加其他東西而讓士兵擁有放雜物的平臺的方法了。

答案是,攜行具。

關羽央李孟羲做的攜行架,攜行架形制已經確定了,李孟羲本以為,用極有限的材料做出的最終版本的攜行具已經很完美了,最終版本的攜行具是經過數次改進之後定型的。

最終版的攜行具,有能鍥合人肩膀的z形木架,和可以降低肩膀壓力的寬揹帶,以及以十字編法編出的鏤空形制的儲物簍,簍子的茬是纏在外邊的,防止樹枝尖銳的部分刺破簍裡的布袋。

最關鍵的袋子部分,儲物袋是用廢棄的帳篷的布料縫製的,布料上塗了桐油,能夠很好的防水,為了進一步防雨,布袋的縫痕縫到了袋子下部,能有效避免雨水的滲漏。

在防雨袋的上方,袋口上,特意有縫了一塊遮蓋袋口的布料,如此,用來裝怕雨的被褥的的儲物袋方方面面都有考慮到,達到了李孟羲認為的完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今一想,看似完美的攜行具,還是有不足的。

李孟羲想到了用攜行具當做放雜物的桌子,晚上士兵們夜宿,簍子就就放在床頭,鎧甲衣物什麼的就丟在簍子上就行。

既然是要求能當桌子來用,那麼攜行具放在地上就要能夠放穩當,而且軍用品要求皮實耐用,平展的地面上簍子能放的穩當,不平的地面,簍子也能放的穩當。

李孟羲一細想攜行具的細節,發現好像還真沒考慮過簍子放地上能不能放穩當。

這一個小細節,說不重要,真的不重要。

說重要,其實也算的上重要。

情景設定在雨天,揹著攜行具的士兵突然遭遇敵軍,士兵們需要立刻卸下身上的揹簍,把揹簍就地放在地上,然後上前結陣禦敵。

簍子要是放不穩當,就倒在地上了,簍子一倒,雨水就順著布袋的口流進儲物袋中,被子就溼了。

而蓋著溼被子睡覺,士兵必然多有生病者,因為很多士兵生病,軍隊戰鬥力必然被削弱。

小小的一個細節,不去處理,可

能就會導致軍中多上千百個生病的人,而要處理好,軍中就少千百個生病的人,這一來一去,差別就大了去了。

細節決定成敗,軍爭之事,尤其如此。

想赤壁大戰,曹操有八十萬大軍,佔據優勢,可是因為疏忽了士兵們會因為異地作戰水土不服,而沒有準備足夠的軍醫,致使瘟疫在軍中擴散至不可收拾,又因為周瑜和諸葛亮火燒連船,曹軍的水面攻勢大為受挫,再加上瘟疫橫行,曹操不得不敗退。

未來劉備軍會不會因為裝被子的簍子放在地上放不穩當,而導致被褥進水,從而導致士兵蓋著潮溼的被子普遍生病,又因為大量士兵生病而減弱的戰鬥力,最終因此落敗,會不會發生這樣的事,還是兩可之間。

戰場上可能會出現一萬種情況,很多情況,可能一千場仗都不會遇到了,可萬一遇到,有所準備和沒有準備,將是巨大的差別。

《孫子》兵法談何以為勝,言曰,【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以虞待不虞者勝】,即有所準備的將打敗沒有準備的,有備者勝。

攜行具能不能放穩當,可能影響到一場戰役的勝負,但日後,因為簍子放不穩而讓被子進水的情況,應該不會發生了,既然已經想到了,李孟羲會著手想辦法改進攜行具的細節的。

又不是造諸葛連弩,想辦法讓簍子能放的更穩當一些,很簡單。

讓匠人們再編簍子的時候,把簍子底部編的平一點,或者想辦法,在往簍子裡放東西的時候,把重的物品,比如糧袋放在下面,這樣,簍子重心會較低,更平穩,再不行,乾脆在簍子用線綁一個削尖小棍就是。

簍子放在地上的的時候,把小棍戳在地上,這樣,簍子被小棍上的線系住了,簍子往棍的方向倒,會被棍子支著,往其他方向倒,會被繩子扯住,看,倒不了了吧。

——

明天週一就上架了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