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利器不可示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利器不可示人

劉備的關羽兩人,像是明白了馬蹄鐵為何能抓地更牢,又好像沒聽太明白。

這屬於物理學的知識,不用任何公式,用劉備和關羽兩人能聽明白的方式,把壓強定理講了一遍,遣詞造句讓李孟羲難為的不行。

總之,馬蹄鐵能極大的增強馬匹在惡劣路況的通行能力。

根據壓強定理,施加的力量等同,接觸面積越小,對被施力的物體的壓強就越大。

相比較整個馬掌,馬蹄鐵窄窄的一溜,馬蹄鐵的面積比馬掌的總面積,僅相當於馬掌和地面接觸面積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也就是說,小小的一個馬蹄鐵,就可讓馬蹄對地面的壓強增強四倍以上,於是抓地力強了四倍。

四倍之多的抓地力增強如果還不能有效減少馬匹夜雨失蹄的情況,那還能有什麼別的方法。

馬蹄鐵是神器,而且製造難度並不高,有空安定下來,找幾個鐵匠立刻就能把馬蹄鐵打造出了。

除了馬蹄鐵,騎兵三件套,另外兩件,高橋馬鞍和馬蹬,也都是能極大增強騎兵戰鬥力的法寶,而且,技術難度很低。

把騎兵三件套在軍中運用起來並不難,可如此軍國重器,如果被敵人知道,同樣也能極大增強敵人的戰鬥力。

想到二戰時,德國最先發明了雷達技術,德國把雷達技術發明之時,正處於德國跨海對英國本土空襲的關鍵時刻,為了防止雷達技術被間諜發現以致技術洩露,德軍高層把雷達技術暫時封存,為了保密,連德軍自己的部隊都不知道有雷達這回事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隨後英國也獨自研發了雷達技術,當英國撐住了德國空襲,開啟反攻空襲柏林,德國因為沒有推廣雷達,一開始損失慘重。

前世,李孟羲看到這段戰史,嘲笑過德軍愚蠢。

而今,當面臨了和德軍類似的情況,李孟羲多少明白了德軍為什麼會把雷達技術密藏不示了。

因為空襲倫敦的成敗,關係重大,不容有失,因此,雷達這種有強

大的遠途偵查預警能力的新技術,絕對不能讓英國人知曉。

假設,如果歷史以原來的軌跡發展,劉備還是困守了蜀中,那麼劉備的大敵,依然是曹操。

那麼,當漢末出現了不該出現的馬蹬高馬鞍以及馬蹬出現了並被普及了,那麼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影響自然是,擁有騎兵多的勢力,將會更為可怕。

當馬鞍馬蹬被普及之後,擁有的騎兵和產馬地越多的勢力實力被提升的也就越多。

自然,缺少騎兵的勢力,則承受更多的壓力。

真到天下三分,產馬地和馬匹最多的勢力是哪個?曹魏。

而產馬地和騎兵稀缺的,又是哪個?蜀地。

想到這裡,李孟羲自付,當騎兵沒有足夠規模之時,還是不要輕易把馬鞍之類的推廣開來,不然會是災難。

一想到日後如果出現缺馬的蜀軍,只能靠步兵硬扛有了馬蹬馬鞍衝擊力強大的虎豹精騎,李孟羲頓覺不妙了。

步兵靠兩條腿和有了馬蹬馬鞍的戰術成熟的騎兵作戰,將會成為宋軍和遼金戰爭的翻版。

宋軍下場如何,就不用說了。

沒有騎兵部隊,贏了無法擴大戰果,只能小勝,而一輸就是慘敗。

這麼折騰,如果國力強,依然能扛著巨大消耗,把遼金耗死。

可惜,狗宋朝廷無能,各種壓迫武人。各種自斷臂膀之舉,宋朝亡了,活他媽該。

想到了馬蹬諸物,李孟羲打定主意,騎兵規模不到千人,決計不能暴露騎兵三件套。

又想起,後三國時代天下三分的格局。

幸好穿越的時間早,要是穿越到後三國時代,馬鞍等物,藏到死也不能拿出來。

別說用馬鞍馬蹬來增強蜀軍騎兵戰鬥力了,這邊你組建了一千有馬鞍馬蹬的精銳騎兵,一戰過後,曹操那邊,得知了馬鞍,很快,一萬有馬鞍的曹軍騎兵起來了。

仗立刻就沒法打了。

騎兵投入到戰場上,馬蹬

馬鞍必然暴露,想隱藏,怎麼可能。

在後三國時代,想在蜀軍中推行騎兵三件套,是百分之百的取死行為。

因為體量差距太大,這邊蜀軍有了幾千個馬蹬騎兵,戰鬥力沒提高多少,那邊曹軍幾萬騎兵立刻全都有了馬蹬,立刻爆種。

假設如果處在一個有馬蹬馬鞍時代,缺少戰馬的蜀中,諸葛丞相還能不能六出祁山,還是兩可之間。

有騎兵的時代和沒有騎兵的時代,是兩個時代,騎兵戰術成熟,與騎兵戰術未成熟的時代,同樣也是兩個時代。

簡單的馬蹬三件套,足可輕而易舉的把冷兵器戰爭的烈度拔高半代。

——

雨整整下了一夜,義軍多少人,擠在帳篷中也一夜未睡。

關羽劉備兩人精力異於常人,湊在篝火旁,聊兵法聊了一夜,依然是關羽在教孫子兵法,劉備李孟羲兩個人默默背誦,李孟羲的記憶能力是強於劉備的,學習能力也強於劉備。

所以到最後,反而成了關羽和李孟羲指導劉備學習了,李孟羲思路開闊,往往能把艱澀難懂的兵法講解的別開生面,發人深思,於是三人就暢聊了一夜兵法,天亮了三人還有些意猶未盡之意。

一場大雨,毫不留情的把義軍後勤薄弱的本來面目暴露出來了。

本來吧,軍中數次繳獲,糧草多的拉不完,得讓人揹著,再加上李孟羲的諸多佈局,木匠營能生產板車了,還能生產碗筷了,更別提民夫們還能生產草鞋樹條筐之類的東西,怎麼看,義軍的後勤能力都遠超黃巾亂軍,甚至遠超同時代好多諸侯的軍隊。

可一場大雨,被雨水損毀的帳篷有十幾頂,因為缺少雨具,牲口放在外面沒空管,有牲口活活被雨淋死了,同樣因為缺少雨具,那麼多人擠在有限的帳篷裡,把帳篷都給擠破了,好多人的被褥衣服全溼了。

糧車雖然有備稿席蓋了數層,可雨水依然灌進了糧食袋中,麥子小米之類的,一經水就發芽,得趕緊把受雨的糧食先吃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