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五章 軍制改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五章 軍制改進

漢代的軍制,一伍五人,一什十人,很科學。

但到了伯長,一下變成了一個伯長要管十個什長,李孟羲認為是不太科學的。

正巧,今時想到了技術兵士,同時想到讓技術兵士不管是作戰時,還是平時,都歸到百夫長手下管理。

李孟羲無有軍旅生活的經歷,他參考的是前世軍隊的編成當式,而經驗來源於《士兵突擊》之類的貼近真實的軍旅影視。

一個百人隊,人數不少了,管理起來有一定難度了。

前世的軍隊,一個連隊中,有連長,有指導員,好像還有文書。

連長假設等同百夫長,百夫長主抓訓練和作戰,指導員的話,主管生活,放在漢代,也就是,可以讓百夫長的副官,負責管理全營的後勤工作。

如此,加上親兵,抓鉤兵等技術軍士,再加上負責後勤管理的專人,再加上可能需要跟百夫長編在一起的神射手,那麼這一眾人,人數差不多有十來人了,剛好單編一什。

剩下的九什,如果什長之上,每三什設一個高半級的上一級軍官,那麼正好,百夫長直接管三個高出什長半級的軍官,這三個軍官,每人手下管三個什長,剛好符合三三制。

李孟羲把想法一股腦告訴劉備關羽二人,他問,管三什人的,該以什麼官職來稱呼為好。

李孟羲是想要在大漢軍制的基礎上,做出改進。

良久,關羽認真思索,認為李孟羲或許說的有道理。

以普通士卒的能力,同時指揮三個人,確實差不多是極限。

“我大漢軍制,每百人為一伯,設一百夫長,或成伯長,亦稱都伯。孟羲,你看如此可好,以轄三什之官為伯長,以都百人者,為都伯,你看如何?”關羽沉吟說到。

也就是說,把大漢軍制變了一下,在百夫長和什長之間,加了一個中間官職。

舊有的軍制,百夫長又稱伯長,或稱都伯。

而新的軍制,什長之上,是伯長。伯長管三什人,三個伯長之上,是都伯,管三個

伯長。

完美,李孟羲撫掌,“如此甚好!”李孟羲贊到。

站在大河邊已經聊了很久的三人,回過神來,才突然想起,是在河邊站著的。

李孟羲好奇,問劉備關羽二人因何而來。

關羽笑到,“營中找不見你,聽人說,你去河邊了,大哥放心不下,於是我倆便找來了。”關羽拂鬚笑到。

聽關羽如此說,李孟羲朝劉玄德笑了一下,李孟羲心裡還是有些感動的。

李孟羲又問,“關將軍,你是從何處知道,我是到河邊來了?”

“你的傳令兵,那個王禮少年。”關羽答覆。

李孟羲點了點頭。

果然,把一個人形留言板放在那裡是有用的。

又何止李孟羲需要一個傳令兵時時留在駐地,即,插著“神機”大旗的板車旁,等著若有人來找,就把對方的事記下,等李孟羲回來處理。或者告訴來訪的人李孟羲的去向。

軍中其他各部,也應有井井有條的交流規範,總不能需要立刻召集和百夫長戰前商議戰策,主帥的傳令兵去找人了,百夫長暫時不在,又沒人知道百夫長去哪了,傳令兵找了許久不見人,豈不誤事。

此時,應對此種情況,應有補救手段。

百夫長不在,就由副官或者隨便一個什長前去與會就行,不能因為找不到人,一群人真個就非要等百夫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若是像李孟羲這樣,一個人就是一個特殊團體,沒人能代替李孟羲去商談軍策,所以就應有人實時能掌握李孟羲的動向。

藍色的上繡“神機”二字的大旗就是標識李孟羲所在的標識物。

二傳留令兵王禮在大旗之下,則是更有效的手段。

眾人就要一起離開,“哥哥,不是找魚的嗎?”弟弟跑過來,拉著李孟羲的手,指著河面,對哥哥沒找到魚這件事,弟弟很不甘心。

眾人都笑了。

李孟羲笑著摸了摸弟弟的腦袋,“咱回去,找個網子,或著找個釣鉤,再來看看有魚沒得。”李孟

羲回頭看了一眼大河。

“小哥,俺把牛腸也洗好了。”稍遠,老鐵舉了舉手中的筐子,邀功似的說到。

李孟羲直到此時才突然一拍腦袋的想起,來河邊是幹嘛來的,是洗牛腸來的。

劉備關羽二人也注意到了老鐵筐中裝著的一些腸狀物。

自然,不明所以的劉備關羽二人又問李孟羲筐中何物。

“牛腸,淘洗乾淨之後,能吃。煮熟之後,味道應該,尚可。”李孟羲答到。

眾人隨後,一起回營了。

李孟羲依然是徒步跟著回去的,沒有乘關羽的馬,也沒有乘劉備的馬。

迴轉軍營,關羽先一步拿著一個瓦罐來了。

從筐裡,拿了一把洗的非常乾淨的牛腸,關羽揮手,“拿回去,跟眾人分煮了吃。”關羽把剩的很多的牛腸給了老鐵。

老鐵連聲道謝。

若牛腸真的能吃,這筐裡的剩的腸豈不還有十好幾斤?跟李家小哥出來一趟,就得了十幾斤肉,老鐵歡喜不已。

瓦罐裡裝了有七八段腸,關羽問如何煮。

李孟羲略做沉思,“用水煮就行。嗯,或許可稍加些酒,去去腥氣。若有姜蒜花椒,更好。最後再撒些鹽巴。”

關羽聽完,點了點頭,“某去拿酒。”

現在軍中酒水管制,因為酒可蒸餾出烈酒,烈酒可救命之用,李孟羲跟劉備建議,酒水可以全留著蒸烈酒用,而劉備同意了。

也就是說,除了之前兩次戰事,有功之士被賞的酒以外,其他人沒機會再喝到酒了,哪怕嗜酒如命的張飛,一罈酒也弄不到的。

關羽不一會兒,抱著半壇酒回來了,這半壇酒就是之前賞給關羽的酒,而關羽沒喝完剩下的。

劉備關羽以及李孟羲和弟弟磚頭圍在一堆篝火旁,瓦罐吊在篝火之上,開始烹飪,關羽把半壇酒全部倒進了瓦罐中。

蔥姜蒜是沒有的,調味品只有鹽巴。

倒完了酒,關羽從衣服裡掏出了一個疊好的布包,包裡即鹽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