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八章 箱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八章 箱籠

在就由渡河引出了船隻,又引出了浮橋,接著又引申到了掛山梯這一系列問題都討論完之後,李孟羲和關羽劉備三人回過神來,突然發現,原來木工營地,木匠們忙完了前半夜,已經回去睡覺去了。

魯犁見幾人還在聊軍務,難得聰明了一回,他把四周的幾個火把柱上,火把換了好幾次,因此,暢談的劉備等人,不覺四下漆黑。

李孟羲心疼的發現,弟弟不知什麼時候抱著自己的腿,站著睡著了。

聊的投入,把弟弟給忘了。

趕忙跟劉備關羽二人告別,李孟羲艱難的揹著弟弟回去休息了。

一直到李孟羲的把弟弟放好,被子蓋好,弟弟還是睡的很深,一點沒醒。

把弟弟安置好,李孟羲卻睡不著了,白日想事,晚上也也想事,到了夜深人靜之時,大腦依然活躍,遲遲難有睡意。

和關羽劉備兩人分別之前,最後討論的問題還是浮橋的問題。

最簡單的浮橋的搭建方式,用兩根長繩把一段一段足夠長的木板給綁起來,然後,由水性好的士兵拉著綁好的浮橋遊到對岸,再在對岸把繩子綁到樹上,於是,浮橋就可以走人走車馬了。

只用繩索搭成的浮橋太簡陋,關羽經驗老道,最後關羽說出了一種更晉級一點的搭浮橋的方法,可做一些能浮於水面的箱籠充當浮橋的橋墩,如此,浮橋架在箱籠之上,藉助浮力,浮橋的承載能力大增。

若無箱籠,浮橋受力點只有橋架本身和浮橋兩頭系在樹上的繩索,以兩根繩索要承受整架馬車的重量,繩索承受的拉力再加上浮橋本身的重量,拉力極大,浮橋極其容易被壓斷。

而若有箱籠浮在水面作為支撐,甚至浮橋兩頭都不怎麼用繩子綁就行,橋面所承受的力量被一個個浮於水面的箱籠所分擔了。

浮橋運載能力的問題,輕易可以解決了。

箱籠李孟羲不陌生,二戰中中甚至就有直接用箱籠支撐起的整座碼頭了。

所謂的箱籠,只

要是能浮在水面,能提供一些浮力的就可以稱為箱籠。

可就是因為要浮在水面,還要是箱形的,這讓李孟羲覺得技術上有些難做了。

為什麼非要箱形的漂浮物呢,因為箱形的漂浮物,排水量大,可提供的浮力就大,真要不講究,往水面扔個木板一樣能提供一些浮力。

馬馬虎虎差不多得了,這是別人,李孟羲自己無法在和軍事技術有關的細節上馬虎。

前世也不是什麼技術人員,可莫名其妙來到漢末三國,陰差陽錯的接觸到了諸多和技術相關的工作,並且一手促成了諸多技術以更好的效率推進,技術發揮作用之後帶來的反饋是如此真實,一輛輛板車,一具具攜行具被接連生產出來,一切盡在把握的感覺,令人著迷。

不覺之間,李孟羲越發的朝真正的技術人員那裡靠攏了。

在諸項能力之中,來自一個技術遠超漢末技術大爆發的時代,技術有關的確是李孟羲最具優勢的方面。

要說其他,要說智謀,其實除了穿越者未卜先知帶來的優勢以外,李孟羲並無突出智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再說軍事相關,這麼久以來,李孟羲提出的諸多建議,其實也是之前世諸多所見直接照抄過來而已。

論行軍打仗的實際經驗,李孟羲遠不如關雲長。

再說人際處理能力,種種事例都證明,劉玄德情商之高,難望其項背也。

至於說李孟羲一個人管理身兼數職,同時管理木匠營,婦孺營,醫師營等等,管的還不錯。

那這首先得明白一點,管的不錯,到底是多有管理能力的因素在內呢?

至今為止,李孟羲所管的諸多事務之中,沒有遇到任何一個刺頭,也就說沒有遇到任何一個不服管理的人。

搞笑呢,李孟羲身上加了多少buff,誰不知道李孟羲被劉備等人所看重,簡直就是軍中第四號人物,誰敢先不痛快。

李孟羲現在對諸多事務的管理很順暢,沾了身份的光,若拋開所有身份光

環,失去了劉備不計條件的物資供應,真讓李孟羲以普普通通一個百夫長的身份去負責管理,真要有刺頭不好管的人,李孟羲能否把桀驁不馴的人給管理好,還是兩可之間。

和劉備關羽以及其他漢末人傑比起來,智謀,軍略,人際處理,以及管理能力李孟羲其實並不具有多大優勢。

唯獨技術,天下巧匠有奇思兩石,李孟羲足可獨據八斗。

可傲視漢末群傑者,唯獨技術。

或許不懂相關技術細節,但知如何改進,如何投入力量研發升級,李孟羲清楚知道技術發展所有相關細節及整個系統。

放眼天下,因為見識過工業化而有了宏大的工業化眼光的人,能有幾人?

箱籠作為浮橋搭建過程中的橋墩,作用極其重要,有將箱籠做好當做常備軍用物資儲備起來的必有。

正如之前,李孟羲想到了如果攻城之時,需要做大型攻城椎,那麼攻城椎的輪子就要做的大一點,大型的輪子透過障礙的能力比較強,而且攻城椎推起來會快一些。

輪子是一架板車最耗費時間的部件,同樣也是一輛攻城椎最難打造的部件,攻城之時,時間緊迫,如果因為車輪打造比較費時間而拖延了攻城,很不值當。

所以,當時想到的方法時,先做幾隊巨型車輪,儲備下來,要是攻城的時候,直接用已有的車輪做大型攻城椎,豈不便利。

超出普通板車車輪兩倍大的巨型車輪,現在軍中足有十二個,剛好夠做三個大型攻城椎之用。

前邊做攻城椎車輪可以當做戰略物資保存起來,箱籠同樣也可以保存起來。

如果說,車輪做好只會佔地方,箱籠做好,不僅不會佔地方,還可以作為盛具來用。

正如讓民夫營編的樹條簍一樣,大簍子編好,不僅沒有給增加後勤壓力,反而,因為有了足夠多的簍子,什麼箭支斧頭什麼的不好存放的東西,一股腦放簍子裡,物資存放更有條理了一點,於是,反而能帶更多的物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