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五章 漁營(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五章 漁營(二)

李孟羲但有所求,劉備無不應允。

要組建屠夫營,漁營,還有蒐集泥瓦匠和製陶匠人,就這三件事,劉備點了點頭,說明日一早,就把人給找夠,給李孟羲送過去。

自然,人送過去,人該如何安排全都是李孟羲負責處理。

人來了,怎麼處理,李孟羲已經很有經驗了,前邊木匠營怎麼安排,屠夫營和漁營就怎麼安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首先,這兩營的口糧劃到輜重營。

剛好,木工營又剛做好了兩輛新的板車,剛好,屠夫營和漁營一營一個板車,先配著。

需要屠宰牲口的時候,屠夫們需要的工具,除了吊牲口的三角木架,還有用於分肉剁骨的桌子,桌子木匠營已經在做了,要不了多久,就能做好一些方便剁肉的桌子。

桌子到底能有多好做呢——只用做一個木板,再在木板上掏四個洞,洞裡插上木棍,桌子就成桌子了。

車輛是價效比極高的運輸工具,有人力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屠夫所需的工具有桌子,木架,還有殺豬刀,斧頭之類的小工具。

有了車輛,桌子正好放在車上,搭建三腳架的木槓也可以放車上。

木杆好找,木匠營長木頭多的是,實在不行,紮營的時候,出去伐幾棵樹,多長的木槓都有了。

事實上,軍中幹木頭只有一車而已,這一車幹木頭如果全部用來做板車,做不了幾輛木頭就用沒了。

木頭從溼到陰乾,需要時日,脫去水分的幹木屬於沒辦法輕易補充的耗材。

所以,幹木頭木匠們只用來做車輪,車身車把等其他部件,是每日紮營時候出去砍伐的樹木,用溼木頭做的。

屠夫營所需的東西好湊,漁營,即,專門的捕魚隊,需要的工具就不太好弄了。

捕魚隊需要網,需要漁船,需要盛魚的簍子,需要刮魚鱗的刮刀。

網和簍子最好解決,漁船雖說第一版漁船下水沒兩分鍾就沉了,但做出堪用的漁船也就是幾天的事,只有刮魚鱗的刀具,刀具只有環首刀可選。

刮魚鱗這樣細微的工作來說,環首刀太笨重了一點,太影響效率。

李孟羲很清楚刮魚鱗用什麼刮比較快捷方便,在菜市場見過很多,人家刮魚鱗是用很小的水果刀那麼大小的小刀,再不行,用剪子刮鱗也是一樣的。

剪子算是比較稀缺的物資,因為把剪子借給繡娘柳氏用了,以至於現在李孟羲都沒辦法編扎甲了,編了半拉的扎甲放在那裡,好久都沒動了。

想到了刮魚鱗的工具,李孟羲突然又想到,處理魚的時候,魚腸魚鰓啥的,都直接扔河裡了。

一條魚,腸子內臟魚鰓啥的,佔據魚體重的三分之一,就拿今日來說,今日十幾張大網同時撈魚,估計網到的魚有百十斤,也就是說,百十斤魚,處理之後,有三十來斤的魚腸魚鰓之類的就丟掉了。

魚腸魚鰓人肯定是吃不得的,吃了說不定還壞肚子。

可是,這麼三十斤魚腸魚內臟,好歹也是很難得的蛋白質,在蛋白質稀缺的年代,扔了多少有點可惜。

要不,養個鴨子?或者養一隻下蛋母雞?

按照能夠捕魚的頻率,和捕魚的數量來看,捕到的魚宰魚剩下的腸子魚鰓之類的,再怎麼說也足夠喂一隻生蛋的雞鴨。

好吧。

可以不用消耗任何糧食,軍中可以多養三四只雞鴨鵝……鵝就算了,這玩意兒吃的多,還他喵的咬人,不養鵝。

此事可行。

雞籠鴨籠什麼的根本不成問題,那麼多木匠,做不出一個雞籠,見鬼了。

有了雞,就有了雞蛋,李孟羲看著弟弟消瘦的小臉,想到弟弟有雞蛋吃了,李孟羲臉上露出了笑意。

可是,行軍一月有餘了,就沒遇到多少村落,雞鳴聲更是一聲也無。

說漢末亂世,說千里無雞鳴,竟然不是誇張手法,而是真的,行軍千里,不聞一聲雞鳴。

但願,隨後行軍會遇到一些村落吧,然後順便買些雞鴨給養起來,養雞鴨下蛋給弟弟吃。

怕此事忘了,當晚李孟羲睡覺之前,拿刻刀在竹簡上備忘了一下。

至於為什麼不用毛筆呢,筆墨是輜重隊百夫長的,百夫長每日需要清點糧草,筆有大用,不好一直去借。

沒有筆,真是難為人。

下次遇到村莊,說什麼也得買點筆墨紙硯。

於是李孟羲又在竹簡背面備忘了一下,【記得買筆】,這四個字。

一夜安穩。

又是一天過去。

從那場大雨的雨夜開始算,雨夜之後,第一天,為了休整,全營停了一天;第二天,為了救治昏迷不醒的傷兵,又停了一天。

這是第三天,終於要拔營了。

一早,剛吃完飯,一群人就被劉備送來了。

這群人,有屠夫,有漁人,還有磚瓦匠。

然後,這群人中,李孟羲唯一認識的人,就是那個老屠戶,屠信。

“老人家,屠戶營,就由你暫任營正,如何?”李孟羲走上前跟老人攀談。

“敢情好!”老人很爽利的直接應下了。

隨後,由魯犁交付老人一輛板車。

李孟羲又稍微交代了下營規,諸如晚上同營之人,紮營一處,還有按十人一什,按什分配帳篷之類的。

隨後,是漁營,即,為了組建專門的捕魚隊,劉備把民夫營中老練的漁夫們找來了。

昨日新做好的板車,第二輛板車就配備給了漁營。

漁夫們捕魚的所有用具,漁網裝魚的簍子之類的,全部可以放在車上。

車是分給漁夫們了,李孟羲交代網可以放車上。

然後,拿著漁網的漁夫立刻就把漁網往車上就扔,李孟羲看的皺眉不已。

這樣扔垃圾一樣亂扔,網豈不是全纏在一起了,用的時候還得解,多麻煩。

這樣斷然不行。

李孟羲打眼一掃,看不出一群漁夫之中,有誰是出類拔萃的,這些人全都是一個模樣,全都是面目黝黑,一臉憨厚的農人模樣。

想來,在漢代的生產力條件下,大概是很少有專門以捕魚為生的專業漁人的,大多主業還是農民,捕魚不過是副業而已。